最近互联网大厂陆续开始发布2026校招计划。阿里要招7000多人,六成以上都是AI岗,像阿里云、钉钉这些部门,AI岗比例直接飙到80%。腾讯也在“AI+”领域加码招人,字节跳动一口气招5000人,研发岗比去年多了23%。
这波抢人有多夸张?有猎头透露,今年招清北算法博士实习生时,字节直接开出日薪5000元的价码。正式岗位更不用说,AI研发岗月薪普遍10万起步,不少高薪岗甚至不公开薪资,只和候选人“面谈”。一位脉脉高管说得直白:大厂抢顶尖AI人才已到“不计成本”的地步。
根据某人才智库2025年3月发布的报告,新发岗位量高薪TOP3技术岗数据如下:
|
排名 |
岗位名称 |
平均月薪(元) |
薪资特点 |
|---|---|---|---|
|
🥇 1 |
大模型算法 |
68,051 |
数据开发为核心能力要求 |
|
🥈 2 |
人工智能工程师 |
60,768 |
人才来源跨界幅度大 |
|
🥉 3 |
算法工程师 |
52,381 |
岗位需求增速超60%:cite[2] |
补充说明:
1薪资对比:
•大模型算法岗月薪≈其他技术岗1.3倍,AI岗位整体薪资优势显著
2非技术岗领跑者:
AI产品经理以平均月薪49,785元位居非技术岗首位
3行业趋势:
算法工程师岗位需求同比增速超60%,人才紧缺度持续攀升
但狂欢背后藏着残酷现实——全国顶尖高校每年输出的AI毕业生才几百人,而人才缺口已高达数百万。一边是塔尖人才被疯抢,手握多个天价offer;另一边却是普通毕业生海投简历却石沉大海。更扎心的是,尽管全国621所高校开了AI课,但很多学校教的东西和企业需求严重脱节,学生学了一堆理论,上手还是懵的……
普通大学生如何应对?三招让你站稳脚跟
1. 别再只盯着“专业”
大厂招AI人才早已不是“只要程序员”。阿里国际招的AI岗位里,既有算法工程师,也有AI产品经理;腾讯专门为AI产品经理开了培训生项目。这意味着——懂商业的产品经理、会AI工具的设计师、能用数据说话的运营,全成了香饽饽。
👉 贴士:文科生别慌!现在就去学用AI工具。比如用ChatGPT写文案、Midjourney做设计、DeepSeek分析数据。大厂HR明确说了:非技术岗也优先录取会用AI工具的应届生。
2. 实习比学历更重要
一位hr透露:有大厂实习经历的985本科生,比没实习的清北硕士更吃香。腾讯的“青云计划”、字节的“Seed计划”,让技术大牛亲自带实习生;阿里的实习生更是直接参与数字人、医疗AI等前沿项目。
👉 贴士:大厂实习抢不到?试试“曲线救国”。像贵州电商职院学生给华为盘古大模型、讯飞星火做数据标注,既练技术又攒项目背书。中小企业AI项目、高校实验室助手、甚至公益组织的数字化改造,都是加分项。
3. 证书再多不如一个落地项目
全国推的AI教材今秋进校园了,广西还要建大中小学一体化AI培养体系——但课本永远追不上技术迭代。真正管用的是动手解决真问题。
👉 贴士:还在上学的普通大学生在校期间干三件事:
•参加算法赛(Kaggle、天池都行),名次不好也能写进简历;
•用开源大模型(比如阿里通义、DeepSeek)做个小应用,比如帮学校食堂优化订餐流程;
•死磕一个行业(医疗/教育/电商),成为既懂AI又懂业务的“两栖人”——贵州电商职院学生玩转“AI+东盟跨境直播”,还没毕业就被企业盯上。
🌍 别慌,再看这些地方,找到新赛道
高校在破局:华东师大出了全国首套AI通识教材,小学到大学全覆盖;广西要和东盟国家合办“人工智能+东盟语种”特色班,既教技术又练小语种——这种复合技能,就是普通学生的护城河。
职校在探路:贵州电商职院直接拉来华为、小米共建实训基地,学生边学边给企业做数据标注、模型训练。别小看这工作——接触真实数据,比闭门造车强十倍。
企业开新路:腾讯、阿里全年开放实习和项目,先到先得;美团“北斗计划”、阿里“阿里星”都在提前锁定人才。没挤进校招?盯紧这类专项计划,门槛可能更低。
大厂疯抢AI精英的剧情不会停,但普通人绝不是旁观者。技术会变,机会会变,唯有一点不变——主动把AI变成“副驾驶”的人,永远比等待被碾压的人跑得快。 下次面试时甩出一个你自己训练的行业小模型,比解释“我专业课90分”有力得多。
一位参与阿里校招的技术负责人私下说:“我们想要的是能跟着问题跑的人,不是背着知识点走路的人。”
89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