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电路(21)-LDO基础知识

一、概述

        LDO即Low Dropout Regulator,是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传统的线性稳压器如78xx系列的芯片都要求输入电压要比输出电压高出2V~3V以上,否则就不能正常工作,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条件显然是太苛刻了,如5V转3.3V,输入与输出的压差只有1.7V,显然是不满足条件的,针对这种情况,才有了LDO类的电源转换芯片。

二、基本组成

        LDO的基本电路如下图所示,该电路由串联调整管VT、取样电阻R1和R2、比较放大器A、基准电压源组成。

http://img.hqew.com/file/tech2/circuit/2010/0201/43e8099b643313c34b8e49582c0f8b732011051800404822212.jpg

 ​​​​​

三、工作原理

串联型稳压电源

        LDO是在串联型稳压电源演变而来,为了深入了解LDO先简单介绍串联型稳压电源,功能框图如下图所示:

        其中Q是晶体管,DZ是基准电压源,R是限流电阻,Ro是负载。晶体管Q在电路中起电压调整作用,故称调整管,因它与负载Ro是串联联接的,故称串联型稳压电路。图中DZ与R组成稳压管稳压电路,给晶体管基极提供一个稳定的电压,叫基准电压UZ。R又是晶体管的偏流电阻,使晶体管工作于合适的工作状态,由电路可知输出电压Uo=UDZ-UBE。假设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输出电压Uo降低,即Q的发射极电压E降低,由于UDZ保持不变,从而造成Q发射结电压UBE上升,引起Q基极电流IB上升,从而造成Q发射极电流IE被放大β倍上升,由晶体管的负载特性可知,这时Q导通更加充分管压降UCE将迅速减小,输入电压Uin更多的加到负载上,UO得到快速回升。这个调整过程可以使用下面的变化关系图表示:

Uo↓→E↓→UDZ恒定→UBE↑→IB↑→IE↑→UCE↓→Uo↑

当输出电压上升时,整个分析过程与上面过程的变化相反,这里我们就不再重复,只是简单的用下面的变化关系图表示:

Uo↑→E↑→UDZ恒定→UBE↓→IB↓→IE↓→UCE↑→Uo↓

从电路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稳压的关键有两点:一是稳压管DZ的稳压值UDZ要保持稳定;二是调整管Q要工作在放大区且工作特性要好。

串联型稳压电源稳由于直接用输出电压的微小变化量去控制调整管,其控制作用较小,所以,稳压效果不好。如果在电路中增加一级直流放大电路,把输出电压的微小变化加以放大,再去控制调整管,其稳压性能便可大大提高,这就是带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带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其中晶体管Q1为调整管,起电压调整作用。电阻R1与R2,组成分压电路,输出电压变化量△UL通过R1、R2分压,取出一部分,加到三极管Q2的基极,所以把R1 、R2组成的电路叫取样电路。稳压管DZ与R3组成稳压管稳压电路,提供基准电压UZ。晶体管Q2起比较与放大信号的作用,R4为Q2的集电极负载电阻,Q2的集电极输出信号加至Q1管的基极,用放大了的“变化量”去控制调整管,调整输出电压的变化,故Q2构成比较放大级。

该电路的稳压过程如下:当输入电压Ui增加,或负载电流减小时,将会引起输出电压UL增加。UL的增加量通过R1、R2分压取样,使Q2的基极电压UB2升高,由于Q2的射极电压Ue2=Uz基本不变,所以Ube2(Ube2=Ub2-Uz)增加Ic2增加,使Uc2Uc2Ub1)下降,Ube1减小,导致Ic1减小,而Uce1增大,使UL基本上维持稳定。上述稳压过程可表示为:

Ui↑(或IL↓)→UL ↑→UBE2↑→IC2↑→UC2↓(UB1↓)→UBE1↓→IC1↓→UCE1↑→UL↓

同理,当Ui减小或IL增大时,Uo降低,通过上述调整过程叉会使Uo上升,也维持Uo基本稳定。

LDO工作原理

http://img.hqew.com/file/tech2/circuit/2010/0201/43e8099b643313c34b8e49582c0f8b732011051800404822212.jpg

取样电压加在比较器A的同相输入端,与加在反相输入端的基准电压Uref相比较,两者的差值经放大器A放大后,控制串联调整管的压降,从而稳定输出电压。当输出电压Uout降低时,基准电压与取样电压的差值增加,比较放大器输出的驱动电流增加,串联调整管压降减小,从而使输出电压升高。相反,若输出电压Uout超过所需要的设定值,比较放大器输出的前驱动电流减小,从而使输出电压降低。供电过程中,输出电压校正连续进行,调整时间只受比较放大器和输出晶体管回路反应速度的限制。

PNP这种晶体管允许饱和,所以稳压器可以有一个非常低的压降电压,通常为200mV左右;与之相比,使用NPN复合电源晶体管的传统线性稳压器的压降为2V左右。最新的LDO电路中使用MOS功率晶体管,它能够提供最低的压降电压。使用功率MOS,通过稳压器的唯一电压压降是电源设备负载电流的导通电阻造成的。如果负载较小,这种方式产生的压降只有几十毫伏。P沟道的场效应管不需要基极电流驱动,所以大大降低了器件本身的电源电流;另一方面,在采用PNP管的结构中,为了防止PNP晶体管进入饱和状态降低输出能力,必须保证较大的输入输出压差;而P沟道场效应管的压差大致等于输出电流与其导通电阻的乘积,极小的导通电阻使其压差非常低。

LDO与串联型稳压电源的区别是LDO中的调整管工作在饱和状态,运放控制的是饱和程度的高低,而串联型稳压电源,调整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参考信息链接:

[组图]带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 电源设计应用 - 电子发烧友网

https://wenku.baidu.com/view/d5a6a0825022aaea998f0f71.html

三种串联型稳压电源原理介绍

 PCB布板

LDO在PCB板上的工艺走线十分重要,当工艺走线不良和靠近RF线时降噪性能会受影响。滤波电容器汇入地节点选择不良时,由负载返回地的电流中,噪音和纹波都会增加。在通常的布线设计中常常遇到此类情况。

Vin和Vout的输入和输出滤波电容器,应当选用宽范围的、低等效串联电阻(ESR)、低价陶瓷电容器,使LDO在零到满负荷的全部量程范围内稳压效果稳定。

在LDO使用电路的设计中,陶瓷电容器是最好的选择,因为陶瓷电容器无极性和具有低的ESR,典型值<100mΩ,电容器的ESR对输出纹波有重大影响。

ESR受电容器的类型、容量、电介质材料和外壳尺寸影响,如常用的贴片电容器X7R 电介质是最好的,但使用成本略高,X5R电介质较好,性能/价格比适宜,而Y5V电介质较差,但成本较低。

LDO在PCB板上的工艺走线十分重要,当工艺走线不良和靠近RF线时降噪性能会受影响。滤波电容器汇入地节点选择不良时,由负载返回地的电流中,噪音和纹波都会增加。新一代的LDO都是用CMOS工艺生产的,它和使用Bipolar工艺生产的LDO功能上没有多大的区别,可是静态电流、压降、噪音和成本等的内在性能有很大的提高。

四、主要参数

1、输出电压(OutputVoltage)

输出电压是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最重要的参数,也是电子设备设计者选用稳压器时首先应考虑的参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有固定输出电压和可调输出电压两种类型。固定输出电压稳压器使用比较方便,而且由于输出电压是经过厂家精密调整的,所以稳压器精度很高。但是其设定的输出电压数值均为常用电压值,不可能满足所有的应用要求,但是外接元件数值的变化将影响稳定精度。

2、最大输出电流(MaximumOutputCurrent)

用电设备的功率不同,要求稳压器输出的最大电流也不相同。通常,输出电流越大的稳压器成本越高。为了降低成本,在多只稳压器组成的供电系统中,应根据各部分所需的电流值选择适当的稳压器。

3、输入输出电压差(DropoutVoltage)

输入输出电压差是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最重要的参数。在保证输出电压稳定的条件下,该电压压差越低,线性稳压器的性能就越好。比如5.0V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只要输入5.5V电压,就能使输出电压稳定在5.0V。

4、接地电流(GroundPinCurrent)

接地电路IGND是指串联调整管输出电流为零时,输入电源提供的稳压器工作电流。该电流有时也称为静态电流,但是采用PNP晶体管作串联调整管元件时,这种习惯叫法是不正确的。通常较理想的低压差稳压器的接地电流很小。

5、负载调整率(LoadRegulaTIon)

负载调整率可以通过图2-1和式2-1来定义,LDO的负载调整率越小,说明LDO抑制负载干扰的能力越强。

http://www.elecfans.com/uploads/allimg/161124/2160275-161124115451L3.png

△Vload—负载调整率

Imax—LDO最大输出电流

Vt—输出电流为Imax时,LDO的输出电压

Vo—输出电流为0.1mA时,LDO的输出电压

△V—负载电流分别为0.1mA和Imax时的输出电压之差

6、线性调整率(LineRegulaTIon)

线性调整率可以通过图2-2和式2-2来定义,LDO的线性调整率越小,输入电压变化对输出电压影响越小,LDO的性能越好。 

http://www.elecfans.com/uploads/allimg/161124/2160275-161124115525D5.png

五、 应用场合

  1. 对电源转换效率要求不高的场合;
  2. 对电源波动比较敏感的场合;
  3. 低噪音、高纹波抑制;
  4. 占用PCB板面积小(如手机、手持电子产品);
  5. 电路电源不允许使用电感器(如手机);
  6. 电源需要具有瞬时校准和输出状态自检功能;
  7. 要求稳压器低压降、自身低功耗;
  8. 线路要求低成本的方案;
DC-DC转换器是一种用于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和医疗设备等领域。其核心功能是通过电力电子技术实现电压的升降压转换,以满足不同负载对电压的需求。DC-DC转换器主要包括线性稳压器(如LDO)和开关型稳压器(如Buck、Boost、Buck-Boost等拓扑结构)。 在硬件电路设计中,电感和电容是DC-DC转换器中不可或缺的储能元件。它们在电路中的位置决定了电路的功能。例如,在升压电路(Boost)中,电感位于开关之前,用于储存能量并在开关断开时释放能量以提升电压;而在降压电路(Buck)中,电感位于开关之后,与负载串联,用于平滑输出电压并分压降压。电容则主要用于滤波,以减少输出电压的纹波和噪声,使输出波形更加稳定。 此外,DC-DC转换器的设计还需考虑开关频率的选择,高频工作可以减小电感和电容的体积,但会增加开关损耗和电磁干扰(EMI)。因此,在设计中需要权衡效率、体积和热管理之间的关系。保护电路(如过流保护、过压保护、欠压锁定等)也是确保系统可靠运行的重要部分。在PCB设计中,应合理布局电源路径和信号路径,减少寄生电感和电容,提升电磁兼容性[^1]。 ### 硬件电路设计要点总结: 1. **电感与电容的配置**: - 电感在升压电路中位于开关前,用于能量存储和提升电压。 - 在降压电路中,电感位于开关后,与负载串联,起到分压和滤波作用。 - 电容用于输出滤波,降低电压纹波,提升输出稳定性。 2. **开关频率选择**: - 高频可减小磁性元件和电容的体积,但会增加开关损耗和EMI。 - 低频则有助于降低损耗,但需更大的电感和电容。 3. **PCB布局注意事项**: - 输入输出电容应尽可能靠近芯片,减少引线电感。 - 功率路径与信号路径应分离,避免干扰。 - 使用宽走线以降低电阻和电感,提高效率。 4. **保护机制设计**: - 过流保护(OCP)防止负载短路或过载。 - 过压保护(OVP)防止输出电压过高损坏负载。 - 欠压锁定(UVLO)确保输入电压稳定后才启动。 5. **电磁兼容性(EMC)设计**: - 采用屏蔽电感、合理布局、使用滤波电路等方式减少电磁干扰。 - 控制开关边沿的陡度,降低高频谐波成分。 6. **散热管理**: - 选择低导通电阻的MOSFET以减少导通损耗。 - 合理设计散热焊盘和散热过孔,提升热传导效率。 ### 示例电路设计(基于MP1484DN芯片): MP1484DN是一款常用的同步整流降压转换器芯片,适用于中等功率的DC-DC转换应用。其典型应用电路包括以下关键元件: ```c // 典型外围电路设计 VIN ----+---- L1 ----+---- VOUT | | CIN COUT | | GND GND // 元件参数示例 VIN = 12V VOUT = 5V L1 = 10μH CIN = 100μF (陶瓷电容) COUT = 220μF (陶瓷电容 + 电解电容组合) ``` 在PCB设计中,建议将输入输出电容尽量靠近芯片的VIN和VOUT引脚,减少高频噪声的传播路径。同时,GND引脚应连接到大面积的铜箔,以增强散热性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剑藏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