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对话策略与多模态输出管理解析
1. 对话策略中的关键问题
在人机对话里,系统是否要打断用户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般而言,系统打断用户并非必要。然而,当系统不是要进行口头表达,而是开启多媒体信息展示时,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即便用户正在说话,系统纯粹的视觉动作也是可以考虑的,特别是当这个视觉动作能提供有助于交互推进的快速信息时。
1.1 对话系统能否说谎
任务在对话管理中极为重要,以行程询问的对话为例,当用户询问 “这条看起来更短的行程需要多长时间” 时,系统会依据自身优先级呈现不同行为,甚至涉及 “说谎” 这一有趣行为。
- 情况一:行程是最短但时间长 :若行程时长为 2 小时,系统认为这时间较长且可能无法让用户满意,但此行程是最短的。系统可能因某些原因不确认用户的评论,也可能不敢建议用户坐出租车,因为这超出了其专业范畴。
- 情况二:行程不是最短但差异小 :若另一个可能的行程只短 10 分钟且需额外换乘,系统会选择直接回答问题而忽略用户关于最短行程的评论,避免浪费时间解释各行程的利弊。
- 情况三:有更快行程但优先简短回答 :若存在一个不到 1 小时的更快行程,基于实用优先级,系统会认为先回答用户的直接问题更重要,会给出最简短的回答。若用户不满意,可再询问其他行程。
- 情况四:更快且更便宜行程但优先售票 :若另一个行程更快且便宜,系统为了优先销售更有利可图的车票,可能选择不提及,期望用户专注当前行程。
在这些情况下,像 “两小时,这是最短的行程”、“两小时,另一个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29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