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AEKF)的二阶RC模型电池SOC估计

1. 问题背景与挑战

SOC反映了电池剩余电量,但其直接测量不可行,需通过端电压、电流等参数间接估计。传统方法(如安时积分法)易受噪声和初始误差影响,而卡尔曼滤波类算法通过状态空间建模显著提升了精度。然而,二阶RC模型的参数随温度、老化等因素变化,且传统EKF需手动调整噪声协方差矩阵(Q和R),限制了其适用性

2. 方法原理

2.1 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

模型由开路电压(OCV)、欧姆内阻(R₀)及两个RC网络(R₁C₁、R₂C₂)组成,动态方程如下:

 

其中,V1​,V2​为极化电压,R1,R2,C1,C2需通过HPPC实验或优化算法(如粒子群算法)辨识

 

2.2 AEKF算法框架

AEKF在EKF基础上引入噪声协方差自适应修正,步骤如下:

  1. 预测阶段
  2. 更新阶段
  3. 噪声自适应
  4. 动态调整Q和R矩阵,抑制模型误差累积

 

3. 实现步骤与关键代码

3.1 参数初始化

3.2 参数插值与动态更新

通过插值函数实时获取不同温度下的模型参数:

3.3 AEKF核心循环

4. 实验结果与优化建议

4.1 精度对比
  • 初始误差鲁棒性:即使初始SOC误差达30%,AEKF可在200秒内收敛至真实值 
4.2 关键优化点
  1. SOC-OCV曲线精度:使用高分辨率充放电实验标定OCV,避免插值误差 
     
  2. 参数在线辨识:结合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FFRLS),实时更新R0、R1等参数 
     
  3. 温度补偿:通过多温度参数表或热模型补偿温度漂移 

5. 总结与展望

AEKF结合二阶RC模型在SOC估计中展现了高精度与强适应性,尤其适用于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未来研究方向包括:

  1. 多状态联合估计:SOC与SOH(健康状态)、SOP(功率状态)协同优化 
  2. 深度学习融合:利用RBF神经网络等非线性模型增强对复杂工况的适应性 
  3. 边缘计算部署:基于低功耗SoC芯片实现实时嵌入式BM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