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开发规范:包命名规范

文章目录

  • 简介

  • PBL(Package By Layer)

    • PBL优点
  • PBL缺点

  • PBF(Package By Feature)

    • PBF优点

简介

============================================================

android包目录的命名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app工程后期的开发效率和扩展性。

所以在创建项目的初期,建立一个好的包目录的命名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android包命名的方式有两种:PBL和PBF。

我们现在分别来介绍下这两种命名规则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PBL(Package By Layer)

===============================================================================

字面意思是按层次划分,实际上就是按照职能划分,比如app里面分为activity、fragment、view、service、db、net、util、base等。

顾名思义,activity的职能是管理所有的activity类,只要这个类是extends Activity的,都放到这个目录下面;以此类推,fragment目录放所有extends Fragment的类。view放置自定义的View,net放置管理网络相关的,bean放置

bean对象。

参考如下目录结构:

└—src

└—com

└—android

└—demo

├—activity

│ LoginActivity.java

│ SettingActivity.java

├—bean

│ UserBean.java

├—db

│ DBManager.java

├—fragment

│ NewsFragment.java

│ PictureFragment.java

├—net

│ RetrofitManager.java

└—service

BackgroundService.java

这也是我们以前开发项目常用的包目录结构。

PBL优点


项目结构简洁明了,上手快;

适合开发人员不多,后期变动不大的项目;

PBL缺点


低内聚

同一个包下会是各种功能模块的集合。比如activity包,下面放置了登录、设置等功能模块;这几个模块本身并没有很强的关联性,却放在了一起,聚合性降低。

高耦合

这里讲的高耦合是指package之间的关联性,比如activity包内的类往往引用到了fragment或者view里面的类,package之间的关联性比较紧密。

开发效率

开发一个功能模块,往往需要到不同的package里面来回切换。比如登录模块,需要到activity里面开发LoginActivity,Activity往往包含了fragment,这时又需要去fragment里面找到对应的fragment来开发。package之间相互切换确实会影响开发效率。同样,修改、调试一个功能也需要这样的操作。如果后期项目功能和代码增多,会大大降低开发效率。

PBF(Package By Feature)

=================================================================================

PBL的意思是:按照功能划分包名。就是app里面有什么功能模块,就以这个功能模块作为包名,所有这个功能模块的开发都在这个包名下进行。

我们看一个很经典的google iosched app的包结构,相信大家对比PBL很容易看出差别。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AxhmzzfHNOgoXi7caccdw

提取码:re5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