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19)
- 收藏
- 关注
原创 单相逆变控制技术(SPWM是单相逆变的主流控制技术)
基波是指频率最低的正弦波分量(任何一个周期的非正弦波信号可以通过傅里叶级数分解成,一系列不同频率,幅值,相位的正弦波叠加,其中频率最低的是基波其余的是谐波,几次谐波是指对基波频率的倍数,畸变越严重谐波占比越大)当控制信号比较简单时,比如方波控制信号(或是含死区时间的方波控制信号)逆变电路工作方式简单,但是输出含有很多谐波,与理想正弦波相差较大。逆变电路开关器件的控制信号是一组等幅,等距,不等宽的脉冲序列,从而在逆变器输出端也能获得按照正弦规率变化的脉冲序列,(脉冲宽度指高电平持续时间)
2025-03-06 10:33:10
404
原创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
二是零序电流也可以在三角形接线形成环流,因为主变高压侧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防止低压侧发生故障时,零序电流窜入高压侧,使上级电网零序保护误动作。上面为共阴基接法,下面为共阳极接法(上面晶闸管阴极接在一起),共阴极(阳极谁的电压最大谁就导通),共阳极(阴极谁最小谁导通)5 .在整流电路导通时或电流断续时,为了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需要保证同时导通的两个晶闸管均有脉冲(否则输出无电流)6 .a=0°时即用二极管替代晶闸管承受的电压波形与三相半波时相同,晶闸管承受最大正,反向电压的关系也一样。
2025-03-04 22:03:21
427
原创 逆变电路笔记学习
交流输出电压幅值为二分之Ud,且直流侧要串联两电容控制电压平衡,多应用于几千瓦以下的小功率逆变电路,VD1、VD2为续流二极管,由阻感负载向直流侧反馈能量。在t1时刻触发了VT2,VT3使其开通负载电压通过VT2VT3分别加到VT1,VT4上使承受反向电压而关断,电流从VT1,VT4转移到VT2,VT3。电压带阻感负载(电压变0点超前电流),t2时刻给V1关断信号,给V2开通信号,则V1关断,单感性负载中的电流i0不能立即改变方向,所以VD2导通续流。
2025-01-19 17:43:51
927
原创 整流电路学习
变压器T起到隔离和放大或缩小电压作用,其一次侧和二次侧电压瞬时值用u1,u2表示。有效值用U1,U2表示,其中U2大小根据需要的直流输出电压ud的平均值Ud确定。电感的存在延迟了VT的关断时间使ud出现了负部分,使其与只带电阻负载时的ud相比平均值下降。u2由正变负的过0点处,id处于减小的过程,但是仍没有降到0,所以VT处于通态。电路中采用可控元器件晶体管且交流输出为单相,所以为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按变压器二次侧电流的方向是单向或双向分为单拍电路和双拍电路。按电路结构分为桥式电路和0式电路。
2025-01-17 17:05:02
220
原创 全桥电路笔记(隔离型DCDC)
所以在晶体管承受相同峰值电压和电流情况下,全桥变化器输出功率是半桥变化器输出功率的两倍,由于全桥变换器变压器初级承受相当于半桥变换器变压器初级两倍的输入电压,所以全桥变压器的匝数是半桥变压器匝数的两倍,但当输出功率和输入直流电压完全相同时,全桥变换器初级电流峰值和有效值只有半桥的一半,所以在相同功率下两种变换器的变压器的大小是一样的。状态三:t2~t3,S1、S4断开,S2、S3导通,这个状态和状态一类似,变压器副边→二极管VD3→电感L→负载R→二极管VD2,电感进行充能。
2024-12-19 20:29:56
741
原创 同步整流与异步整流
当输出电流大时同步整流效率要比异步整流高(同步整流在负载是一安时效率能到百分之95,异步整流只能在80%左右)因为异步整流外部二极管压降一般在0.3左右,在上部mos管关闭时异步整流的损耗大于同步整流。异步整流是一个MOS管加一个二极管。在轻负载时异步整流效率大于同步整流。同步整流是两个MOS管。
2024-12-17 19:45:25
237
原创 pcb放置规则之晶振
晶振和IC之间的连线就变成了接收天线,它越长,接收的信号就强,产生的电能量就越强,直到接收到的电信号强度超过或接近晶振产生的信号强度时,IC内的放大电路输出的将不再是固定频率的方波了,而是乱七八糟的信号,将会导致数字电路无法同步工作而出错。晶振是通过电激励来产生固定频率的机械振动,而振动又会产生电流反馈给电路,电路接到反馈 后进行信号放大,再次用放大的电信号来激励晶振机械振动,晶振再将振动产生的电流反馈给电路,如此这般。当电路中的激励电信号和晶振的标称频率相同时,电路就能输出信号强大,频率稳定的正弦波。
2024-12-17 19:42:41
310
原创 PCB之电容放置
另外从自谐振频率点分析来看:我们知道自谐振频率点是区分电容器是容性还是感性的分界点,低于谐振频率时电容表现为电容特性,高于谐振频率是电容表现为电感特性,只有在自谐振频率点附近电容阻抗较低,因此,实际去耦电容都有一定的工作频率范围,只有在其自谐振频率点附近频段内,电容才具有很好的去耦作用,如果放置太远,超过其去耦半径,便会失去去耦作用。因此,实际电容器都有一定的工作频率范围,只有在其工作频率范围内,电容才具有很好的退耦作用,使用电容进行电源退耦时要特别关注这一点。容值最小的电容,有最高的。
2024-12-17 19:40:58
313
原创 半桥开关电源
半桥和全桥拓扑晶体管的电压应力等于直流输入电压,而不像推挽,正激,反激那样等于输入电压的两倍,所以桥式拓扑广泛运用于那些直流供电电压高于晶体管的安全耐压值的离线式变换器中,输入网压为220v或以上的常用桥式拓扑,同时可以将变压器初级侧的漏感尖峰电压(状态二:t1~t2,S1、S2均断开,此时变压器原边线圈电流为0,而电感L中的电流不能突变,为保持变压器的磁势平衡,变压器下绕组将分担一半电感电流,方向与上绕组电流方向相反,此时二极管VD1、VD2均导通,电感L放能。当s1,s2闭合或断开时(电流方向)
2024-12-16 20:11:00
1003
原创 正激变换器学习(隔离形)
而副边次级绕组与二极管之间形成短路负载回路,从而导致原边产生大量电流从而烧坏器件。所以需要在次级绕组与二极管之间在增加一个二极管使电流朝负载方向运行。但是变压器初级会很快饱和使次级无法产生一个感应电动势从而无法产生电流所以将后级三极管移至电源回路中。但是由于电感电流不能突变所以要在电源回路中增加一个续流回路(即增加一个复位绕组)电容参数设置:电容工作时承受的高电压即为输出电压,可以选择额定电压。如果要该为隔离型可以在电源和后级之间加个变压器。正激变换器由Buck电路变换而来。推出电感最大平均电流。
2024-12-14 22:54:12
154
原创 有关反激电源的计算
首先假设我们已知输入电压Uin输出电压Uout输出电流Iout输入电压频率Fin开关管频率Fsw辅助绕组供电电压U辅输出功率Pout电源效率n效首先我们要知道占空比(D)(注意占空比不能大于0.5)占空比(D)可以由伏秒平衡公式得出Uin*D=Uback*(1-D)=n*Uout*(1-D)(n为匝数比)(Uback是反射电压=mos管的耐压-输入电压-电压毛刺等)(注意当伏秒平衡占空比最大时Uin最小,当D=0.4几最好(mos管发热少所以效率高)) 易得平均电流等于Ipk/2 所以Iin(avg)=Ip
2024-12-13 10:54:27
972
原创 伏秒平衡理解(服务于开关电路)
当开关元件关闭时,电感中的电流不能突变,电感会阻碍电流变小,试图让电流大小保持,产生反电动势(楞次定律)。这个电压维持电流流动一段时间,从而将电感存储的能量释放出来。电感电流降到零为断续导通(到下一个电流周期有一段电流为0的时间)即电感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电感的电流变化率成正比,这种特性决定了电感在开关电源中的两个作用:能量的存储,释放,以及滤波。电感电流总是大于零为连续导通。电感的电感量(L)决定了它存储能量的能力,电感量越大,存储的能量越多。即:当DC-DC电路处于稳态时,流过电感的电流是周期性的。
2024-12-12 20:59:19
227
原创 反激开关电路笔记(隔离式)
当mos管导通时:初级绕组上端为正下端为负极,电流从次级绕组下方流出,电流被D1二极管截至,变压器初级绕组储存能量,负载由电容提供能量。当mos管截至时:初级绕组储存的能量需要释放上端为负极下端为正极,电流从次级绕组上方流出,为电容充电,同时对负载供电。电感电流不联系工作模式指的是在开关关断期间,次级线圈的电流会下降到0。反激电路(是隔离式DCDC电路)其实是由buck—boost电路演变而来。电源不能满足需求,选择反激,小家电用反激了。1.DCM(电感电流不连续工作模式)反激是初级工作,次级不工作。
2024-12-12 20:36:22
453
原创 推挽输出电路学习
电流路径:初级绕组 Npi 和 Np₂ 均无电流通过。在高频变压器次级侧,因电感中的电流不能突变,输出滤波电感 L 上产生左“—”右“+”的感应电压,使整流二极管 VD₁ 和 VD₂ 导通,产生电流 IF₁ 和 IF₂。初级侧:在 VT₁ 导通期间,初级电流 Ip₁ 线性增加,VT₂ 导通期间,初级电流 Ip₂ 线性增加。此时,VT₁ 导通,相当于开关 S₁ 闭合,VT₂ 关断,相当于开关 S₂ 断开。次级侧:在 VT₁ 导通期间,次级电流 Is₂ 线性增加,VT₂ 导通期间,次级电流 Isi 线性增加。
2024-12-11 22:01:27
474
原创 LayOut放置原理学习
一个电源环路的面积越小越好,因为每一个电流环路可以看成是一个环路天线,会产生辐射,引起emi问题也会干扰板上其他电路,而辐射大小与环路面积成正比。输入,输出的地一定要和芯片的地一定要靠近,开关电源关闭时输出电流通过电感放电,二极管构成回路。所以二极管一定要靠近电感让地和输出的地靠近。输入电容和二极管在与ic相同的面,尽可能在ic最近处。补偿电路等小信号电阻要远离前面大的电路回路,远离电感。电感靠近芯片的sw,输出电容靠近电感放置。反馈回路远离电感,sw和二极管等噪声源。小信号的要远离干扰大的器件。
2024-12-11 21:59:46
247
原创 boost电路理解
控制理论:Boost在连续模式下,系统产生180度的相移,小信号传递函数里产生一个右半平面0点(导致不稳定),固有的补偿网络不能改变这种属性。第一个波形体现的是Vea(EA是误差放大器)与参考电压Vref进行比较后传入PWM,与PWM方波信号进行比较后输出方波信号驱动Q1,产生原因:电感Q1在再次导通前没有足够的条件(时间长短,电流大小,负荷轻重)把储存的能量释放完。当Q1关断时Q1上的电流为0,D1上的电流从最高到最低下降。工作模式有两种:不连续模式,连续模式(针对与电感而言)(1/2)Ip为平均电流。
2024-12-11 21:57:57
332
原创 buck电路理解
PWM电压比较器产生矩形波脉冲,即图1.4(c)中的Vwm,它从锯齿波起点开始到锯齿波与误差放大器输出电压的交点结束。其逻辑关系是:若输入电压Vdc稍升高,则EA输出电压Vea将降低,使锯齿波与Vea交点提前,Q1导通时间Ton将缩短,使输出电压V0=Vdc*Ton/T保持不变。功率器件的导通时间Ton是可调的,而整个开关周期是固定的所以开关频率也是固定的。滤波器一般采用电感和输出电容,通过调整占空比,可以控制输出电容滤波的电压平均值,方波脉冲通过低通滤波器滤波后得到的直流输入电压等于方波的平均值。
2024-12-11 21:57:07
388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