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79)
- 收藏
- 关注
原创 C语言(根据阿辉学长的课程)-(1~4节)
为了有效的管理和使用计算机的内存,我们就把内存空间划分成了一个个小的内存单元, 每个内存单元的大小是1字节,为了能够方便访问到内存的每个单元,我们就给内存单元进行了编号, 这些编号也就是内存单元的地址。(要明白,比特是最小的数据单位,字节是最小的存储单位,故字节跳动的公司名字的由来)变量相当于内存中一个数据存储空间的表示,你可以把变量看做是一个房间的门牌号,通过门牌号我们可以找到房间,从而通过变量名可以访问到变量值。注释的作用:通俗的讲,注释是我们能看到,而计算机 看不到的部分。2.尽量不要用拼音命名。
2025-03-22 15:21:32
615
原创 python爬虫的学习流程(1-前提准备)
Python基本的语法知识,如注释、缩进、变量定义Python中6大基础数据类型(可以回忆下是哪些),Python中基本的条件、循环、函数相关知识这些基本的知识是Python编程的核心基石,有了它们基本可以编写Python程序,但如果要编写一个比较完善的爬虫程序,还需要了解一些更深入的特性,所以接下来我们将前面的知识融会贯通下,顺便学习下Python中一些高级的用法。假设有个文件p2.py代码如下:envpythonprint(s)用def指令,可以定义一个函数/方法。冒号。
2025-01-20 15:35:03
1406
原创 二战-从头开始
但我不会立马二战,我估计会到4、5月进行,我应该是准备再学一些我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必然一直想学没时间的汇编语言和编译原理,还有正式从头再过一遍C语言,打打力扣给自己换换脑子,认认真真把每一个案例都实际敲一遍(偏偏备战的时候,自己很奇怪,在学习的时候,不喜欢敲代码,感觉好麻烦,真的是为以后的失败埋下伏笔)。虽然失败,但我不认为我是一个失败者,相反,我认为我有很多的提升空间,在断断续续备战过程中,我也是体会到了考研的苦,但是我确实不甘心,也确实。
2024-12-25 00:51:32
430
1
原创 第六章应用层
当客户需要域名解析时,通过本机的DNS客户构造一个DNS请求报文,以UDP数据报方式发送本地域名服务器。通常是客户机向本地的查询通常是采用递归查询,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的查询通常是采用迭代查询。TCP控制连接(端口21)时始终打开,并且是传请求,先与传文件的数据(端口20)。发送人发送时间和地址是系统自动生成的,收信人的地址和邮件主题是发送人自己填的。权限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负责一个区的域名服务器(网址)根域名服务器知道所有的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域名和IP地址。
2024-11-25 02:11:39
796
原创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6局域网)
如果收到异常帧,就直接 丢弃 3. 需要根据接⼊的局域⽹类型,双绞线以太网(集线器连接):物理上是“星形”拓扑结构、逻辑上是总线形拓扑结构,存在“信道争用”问题。注:关于“将IP数 据报(IP分组)封装成帧”,有些系统由主机实现,有些系统由⽹络适配器负责。双绞线以太网(交换机连接):物理上、逻辑上都是“星形”拓扑结构。1.4⽹络适配器(⼜名:⽹络接⼝卡、⽹卡)记忆口诀:6 6 2 N 4,收发协数验。记忆口诀:6 6 2 N 4,收发长数验。没有“信道争用”的问题。注: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的概念。
2024-11-03 12:22:52
387
原创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5介质访问控制)
Tips:光信号的频带范围(带宽)非常大,因此很适合采用波分复用技 术,将一根光纤在逻辑上拆分为多个子信道。优点:属于CD1-坚持CSMA、非坚持 CSMA 的折中方案,降低冲突概率的同时,提升信道利用率。缺点:当多个节点都已准备好数据时,一旦信道空闲, 会有多个节点同时发送数据,冲突概率大。ALOHA协议——一群无礼匹夫的对话,有话就说,完全不管别人是不是在说话。优点:当多个节点都已准备好数据时,如果信道不空闲, 则各节点会。优点:信道利用率高,信道一旦空闲,就可以被下一 个节点使用。
2024-11-03 10:58:07
675
原创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4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
主动请求发送方重传5号帧,在计时器超时前即可收到5号 “否认帧” ,可立即触发重传(相当于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收到 NAK_i,就立即重传 i 号帧,并重置计时器,当5号数据帧未检测出差错,就表示可以接收。接收方收到重复帧,就会做帧序号落在接收窗口外: 第一步:丢弃重复帧 ,第二步:返回重复帧的ACK,这时发送方就会在计时器超时之前接受到确认桢。解决办法:利用超时重传的协议,判别是否收到重复桢(判断是否在接受窗口之外),收到1号、3号两个重复帧,则再发送对应的确认桢。接受方可以“累积确认”。
2024-11-03 09:01:54
896
原创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3差错控制)
K个信息位,R个校验位,若生成多项式选择得当,且 2R≥K+R+1,则CRC码可纠正1位错。原理是:如果约定是奇校验码,当接受方检验数据是否为奇数个,如果是奇数就认为没有问题。判断方法:接受方收到数据后,就用除法进行膜2除,余数为R个0就代表没有错。偶校验的硬件实现:各信息进行异或(模2加)运算,得到的结果即为偶校验位。奇校验码:整个校验码(有效信息位和校验位)中“1”的个数为奇数。偶校验码:整个校验码(有效信息位和校验位)中“1”的个数为偶数。因为太复杂了,还没有考过,可以看下面自己做的总结,进行复习。
2024-11-01 20:38:53
239
原创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2组桢)
如果帧的数据部分包含“特殊字符” ,则发送方需要在这些“特殊字符。原理:01111110作为开始,01111110作为比特串结束。若数据部分有转义字符,解决办法是在这个前面再插入转义字符。缺点:任何一个计数字段出错,都会导致后续所有帧无法定界。问题:当数据中还有这两个字符是,则采取以下的解决办法。问题是:如果数据部分中有等于控制字符的,就会产生误解。HDLC协议和PPP协议用的就是零比特填充法。原理:在每个帧开头,用一个定长计数字段表示帧长。为了消除这个,就在数据与控制字符一样的前面。
2024-11-01 19:15:21
287
原创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数据链路层 使用 物理层 提供的“比特传输”服务 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提供服务,将网络层的 IP数据报(分组) 封装成帧,传输给下一个相邻结点。逻辑链路:数据链路层需要基于“物理链路” ,实现相邻结点之间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逻辑链路)”物理链路:传输介质(0层)+物理层(1层) 实现了相邻结点之间的“物理链路”
2024-11-01 18:38:31
285
原创 操作系统-第五章I/O设备-(5.3设备独立性软件)
这些缓冲区按使用状况可以分为:空缓冲队列、装满输入数 据的缓冲队列(输入队列)、装满输出数据的缓冲队列(输出队列)。进程发出I/O请求后,系统为其分配I/O设备,进程可继续执行,之后还可以发出 新的I/O请求。“设备、控制器、通道”之间的关系:个通道可控制多个设备控制器,每个设备控制器可控制多个设备。当缓冲区为空时, 可以往缓冲区冲入数据,但必须把缓冲区充满以后,才能从缓冲区把数据传出。③若进程请求的物理设备正在忙碌,则即使系统中还有同类型 的设备,进程也必须阻塞等待。若采用双缓冲的策略,
2024-11-01 14:53:38
860
原创 操作系统-第五章-(5.2I/O管理概述)
I/O系统概述、I/O接口、I/O控制的四种方式(程序直接控制方式、程序中断方式、DMA方式、通道方式)、中断处理程序在计组最后一章已经介绍过了。在操作系统这里只补充I/O软件层次结构、应用程序与I/O接口越接近上层,越接近用户,越接近下面的层次越接近硬件。每一层会利用其下层提供的服务,实现某些功能,并屏蔽实现的具体细节,向高层提供服务(“封装思想”)->计网会专门讲这种思想用户层软件实现了与用户交互的接口,用户可直接使用该层提供的、与I/O操作相关的库函数对设备进行操作向上为用户提供与I/O操作相关的库函
2024-11-01 12:44:17
773
原创 操作系统-第五章-(5.1)外部存储器管理
设磁盘转速为 r (单位:转/秒,或 转/分),则 平均所需的延迟时间 TR = (1/2)*(1/r) = 1/2r。是将多个独立的物理磁盘组成一个独立的逻辑盘,数据在多个物理盘上分割交叉存储、并行访问,具有更好的存储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磁盘会转起来,让目标扇区从磁头下面划过,才能完成对扇区的读/写操作。:从磁盘读出或向磁盘写入数据所经历的时间,假设磁盘转速为 r,此次读/写的字节数为 b,每个磁道上的字节数为 N。寻找时间(寻道时间)TS:在读/写数据前,将磁头移动到指定磁道所花的时间。
2024-11-01 11:50:12
893
原创 操作系统-第四章(4.3文件系统)
Window或MAC操作系统自动挂载创建的文件系统,Linux需要手动挂载,或者配置系统后自动挂载(编辑/etc/fstab文件)mount:VFS的挂载描述符;位示图一般用连续的“字”来表示,如本例中一 个字的字长是16位,字中的每一位对应一个盘块。③将相应位设置为“1”。特点:③每打开一个文件,VFS就在主 存中新建一个 vnode,用统一的 数据结构表示文件,无论该文件存储在哪个文件系统。空闲盘区链和空闲盘块链相比:在文件分配多个盘块效率更高,空闲盘块链只能一个一个取,空闲盘区链可以一次多个。
2024-11-01 10:17:21
1021
原创 操作系统-第四章-(4.2目录)
实现方法:在创建一个文件时,需要先检查目录表中有没有重名 文件,确定不重名后才能允许建立文件,并将新文件 对应的目录项插入目录表中。在共享文件中,由于各用户指向的是同一个文件,因此只要其中一个 用户修改了文件数据,那么所有用户都可以看到文件数据的变化。在共享文件中,由于各用户指向的是同一个文件,因此只要其中一个 用户修改了文件数据,那么所有用户都可以看到文件数据的变化。计算机中除了要存储各种数据文件外,还要存储目录(文件),用于实现目录管理,即“按名存取”、对访问文件的控制等功能。
2024-11-01 00:25:42
684
原创 第二章-物理层-(2.3物理层设备)
如果两台主机同时发送数据会导致“冲突” (如上图如果四个同时向主机发送数据就会导致冲突),则这两台主机处于同一个“冲突域”。中继器:仅支持半双工通信(两段连接的结点不可同时发送数据,会导致冲突)注:单独说中继器只能是数字信号再生,单独说放大器只能是模拟信号放大。:使用集线器(或中继器)连接10Base5网段时,最多只能。例如:带宽为10Mbps的集线器,连接8台主机每台主机。为解决若传输距离太长,数字信号会失真,可以。从物理上是星型拓扑,在逻辑上是总线型拓扑。处于同一冲突域的主机在。台集线器(或中继器)
2024-10-31 20:44:08
231
原创 第二章-物理层-(2.2传输介质)
提高绞合度、增加屏蔽层可以使: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信道噪声功率低、信道极限速率高。电磁波的公式:C=λF ,C为光速,λ为波长,F为频率。Baseband,基带传输, 即传输数字信号(采用 曼彻斯特编码)的某一电平表示何种意义:数据线上的电压+11V表示二进制1,就属于。导向型(有线,信号朝固定方向):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波长越短, “信号指向性”越强,信号越趋于直线传播。• 波长越长, “绕射性”越好,也就是信号。的电压范围,以及电缆长度的限制,属于。特点:纤芯更细,直径小于一个波长,
2024-10-31 20:24:27
405
原创 第二章-物理层-(2.1通信基础)
在一个“信号周期”内,可能出现4种信号,每种信号对应一个4进制数(2bit)-注意题目中如果提到了4种信号,也就是说对应4进制数。波特和比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在数量上波特率和比特率的内在联系,关键在一个码元携带几个比特。注:若一个码元携带 n 比特的信息量,则波特率 M Baud 对应的比特率为 Mn b/s。= 2W (单位:波特,即码元/秒)W是指:是信道的频率带宽(单位:Hz)-作为题目的隐含条件。W 是信道的频率带 宽(单位:Hz)S/N 信噪比。信噪比:一个是没有单位的,一个是以分贝为单位。
2024-10-31 19:40:55
588
原创 操作系统-第三章(3.2虚拟内存)
如果是1,则将它置为0,暂不换出,继续检查下一个页面,若第一轮扫描中所有页面都是1,则将这些页面的访问位依次置为0后,再进行第二轮扫描(第二轮扫描中一定会有访问位为0的页面,因此。事实上,在一个时间段内,只需要访问作业的一小部分数据即可正常运行,这就导致了内存中会驻留大量的、暂时用不到的数据,浪费了宝贵的内存资源。有的页面修改过,就需要将外存中的旧数据覆盖,因此,操作系统也需要记录各个页面是否被修改的信息。是因为当前执行的指令想要访问的目标页面未调入内存而产生的,因此属于内中断一条指令在执行期间,
2024-10-31 16:13:19
907
原创 操作系统-第三章(3.1内存管理概念)
但是这种规则也决定了当低地址部分有更小的分区可以满足需求时, 会更有可能用到低地址部分的小分区,也会更有可能把高地址部分的 大分区保留下来(最佳适应算法的优点)缺点:邻近适应算法的规则可能会导致无论低地址、高地址部分的空闲分区都有相同的概率被使用,也就导致了高地址部分的大分区更可能被使用,划分为小分区,最后导致无大分区可用(最大适应算法的缺点)堆的数据(也就是malloc分配的),取决于读/写数据、只读代码/数据和未使用区,将分别的1GB减去这些区占用的空间,也就是堆可分配的空间。
2024-10-31 11:31:13
727
原创 操作系统-第二章进程与线程(2.4死锁)
1)在资源分配图中,找出既不阻塞又不是孤点的进程 Pi(即找出一条有向边与它相连,且该有 向边对应资源的申请数量小于等于系统中已有空闲资源数量。若所有的连接该进程的边均满足上述条件,则这个进程能继续运行直至完成,然 后释放它所占有的所有资源)。特别注意:发生死锁一定有循环等待,而发生循环等待,不一定死锁,如图,开始3号进行死锁,对应4号可以把手中的资源给三号,使之破坏死锁状态。2)进程 Pi 所释放的资源,可以唤醒某些因等待这些资源而阻塞的进程,原来的阻塞进程可能变 为非阻塞进程。死循环是可以进行运行态。
2024-10-30 18:02:48
919
原创 操作系统第二章-(2.1进程与线程)
首先说:在最开始的时候,有两个程序,QQ聊天和QQ音乐,当没有引入进程时,两者不能同时运行,当引入进程时,就可以边进行QQ聊天和边听QQ音乐。平时的程序是存放硬盘的,当我们想执行就要将可执行文件调入内存,同时操作系统为他建立一个PCB,操作系统操作就是CPU从内存中取指令。缺点:一个用户进程会占用多个内核级线程, 线程切换由操作系统内核完成,需要切换到 核心态,因此线程管理的成本高,开销大。优点:用户级线程的切换在用户空间即可完 成,不需要切换到核心态,线程管理的系统 开销小,效率高。
2024-10-30 16:31:08
985
1
原创 操作系统-第二章(2.3下同步互斥问题)
若希望写进程优先,即当有读进程正在读共享文件时,有写进程请求访问,这时应禁止后续读进程的请求,等到已在共享文件的读进程执行完毕,立即让写进程执行,只有在无写进程执行的情况下才允许读进程再次运行。当一个写进程访问文件时,若先有一些读进程要求访问文件,后有另一个写进程要求访问文件,则当前访问文件的进程结束对文件的写操作时,会是一个读进程而不是一个写进程占用文件(:在上面的算法中,读进程是优先的,即当存在读进程时,写操作将被延迟,且只要有一个读进程活跃,随后而。来的读进程都将被允许访问文件。
2024-10-05 01:49:49
705
原创 第七章-输入输出系统(二)I/O接口
1.I/O接口的作用数据缓冲:通过数据缓冲寄存器(DBR)达到主机和外设工作速度的匹配 错误或状态监测:通过状态寄存器反馈设备的各种错误、状态信息,供CPU查用 控制和定时:接收从控制总线发来的控制信号、时钟信号 数据格式转换:串-并、并-串 等格式转换 与主机和设备通信:实现 主机—I/O接口—I/O设备之间的通信2.I/O接口内部接口:内部接口与系统总线相连,实质上是与内存、CPU相 连。外部接口:外部接口通过接口电缆与外设相连,外部接口的数据传输可能是串行方式,因此I
2024-09-26 00:22:14
562
原创 第七章-输入/输出系统(一)输入输出系统和控制方式
通常采用I/O指令和通道指令实现主机和I/O设备的信息交换I/O 硬件:包括外部设备、I/O接口 、I/O总线等。I/O接口:又称I/O控制器(I/O Controller)、设备控制器,负责协调主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但遇到有的商用中型机、大型机可能会接上超多的I/O设备,就明显不适合DMA控制器,故此时采用通道控制方式。等待键盘I/O时CPU可以先去执行 其他程序,键盘I/O完成后I/O控制器向CPU发出。由于每时每刻要CPU进行检查I/O控制器,使CPU忙等的时间太久了。
2024-09-25 23:33:38
483
原创 第六章-总线(二)总线事务和定时
总线周期长度可变,能保证两个工作速度相差很大的部件或设备之间可靠地进行 信息交换,自动适应时间的配合。请求信号的撤销工作搜到回答的制约,回答信号的撤销工作不收到回答的制约。比同步控制方式稍复杂一些,速度比同步定时方式慢。,这种控制称为总线定时,它的实质是一种。是指总线在双方交换数据的过程中。1.总线传输的四个阶段。1.总线传输的四个阶段。
2024-09-25 20:28:14
465
原创 第六章-总线(一)总线概述
用来指出数据总线上的源数据或目的数据所在的主存单元或I/O端口的地址, 它是单向传输总线,地址总线的位数与主存地址空间的大小有关。片内总线是芯片内部的总线。为了更好地解决I/O设备和主机之间连接的灵活性问题,计算机的结构从分散连接 发展为总线连接。用来传输各功能部件之间的数据信息,它是双向传输总线,其位数与机器 字长、存储字长有关。传输的是控制信息,包括CPU送出的控制命令和主存(或外设)返回CPU的 反馈信号。系统总线是计算机系统内各功能部件(CPU、主存、I/O接口)之间相互连接的总线。
2024-09-25 13:39:00
741
原创 第五章-中央处理器(五)指令流水线
1.指令流水的定义1.指令流水的定义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可以分成。根据计算机的不同,具体的分法也不同。执行:根据操作码字段,完成指令规定的功能,即把运算结果写到通 用寄存器或主存中。2.执行方式2.1顺序执行方式2.2一次重叠执行方式2.3二次重叠执行方式总耗时T = 3t + (n-1)×t = (2+n)t3.流水线的表示方法4.性能指标2.加速比3.效率5.指令流水线影响因素分类每个功能段的时间保持一致,以。
2024-09-25 02:53:00
1525
原创 第五章-中央处理器(三)控制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根据控制器产生微操作控制信号的方式不同,控制器可分为硬布线控制器和微操作控制器,两类控制器中的PC和IR是相同的,但确定和表示指令执行步骤的方法以及给出控制各部件运行所需要的控制信号的方案不同。一个微程序包含一个指令的所有微指令,一个机器指令的功能由一段微程序实现。硬件不由微程序直接控制,而是通过存放在第二级控制存储器中的毫微程序来解释的,这个第二级控制存储器就称为毫微存储器,直接控制硬件的是毫微微指令。回答上面的问题:对与所有指令的取指周期、间址周期和后继微地址都是可以共享的。
2024-09-25 01:15:17
1589
原创 第五章-中央处理器(二)指令执行过程与数据通路
注意这里取指时间不等于取指周期,一个指令的取指周期可能包括两次取指(当指令字长等于存储字长的2倍时),只有当指令字长等于存储字长时,取指周期等于机器周期。存储器进行一次“读”或“写”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存储器的访问时间(或读写时间),而连续启动两次独立的“读”或“写”操作(如连续的两次“读”操作)所需的最短时间,称为存取周期(或存储周期)。时钟周期(节拍、T周期):时钟周期是计算机中最小的时间单位,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仅完成一个最基本的动作。指令周期取决于执行时间最长的指令的执行时间。
2024-09-24 01:36:09
1129
原创 第五章-中央处理器(一)CPU 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CPU管 理并产生由内存取出的每条指令的操作信号,把各种操作信号送往相应的部件, 从而控制这些部件按指令的要求进行动作。如:两个操作数分别来自主存和R$,最后结果存回R$, 那么从主存中取来的操作数直接放入暂存器,就不会 破坏运算前R$的内容。PSW中的这些位参与并决定微操作的形成。如:R0out为1时R$中的数据输出到A端,R0out为0时R$中的数据无法输出到A端。特点:性能较高,基本不存在数据冲突现象,但结构复杂,硬件量大,不易实现。特点: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但数据传输存在较多冲突的现象,性能较低。
2024-09-24 01:23:03
573
原创 第四章-指令系统(一)指令格式与寻址方式
操作码是识别指令、了解指令功能与区分操作数地址内容的组成和使用方法等的关键信息。对使用频率较低的指令,分配较长的操作码,从而尽可能减少指令译码和分析的时间。这里的1为相隔一个指令的具体地址增量,与指令长度和编址方式有关。根据地址码数目不同,可以将指令分为 零地址指令、一地址指令、二地址指令…注:一台计算机只能执行自己指令系 统中的指令,不能执行其他系统的指令。:全部指令的操作码字段的位数不固定,且分散地放在指令字的不同位置上。一台计算机的所有指令的集合构成该机的指令系统,也称为指令集。
2024-09-23 09:55:54
1573
原创 第三章-存储系统(六)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空间局部性:在最近的未来要用到的信息(指令和数据),很可能与现在正在使用的信息在存储空间上是邻近的时间局部性:在最近的未来要用到的信息,很可能是现在正在使用的信息基于局部性原理,不难想到,可 以把CPU目前访问的地址“周围” 的部分数据放到Cache中(使下次访问的速度更快)设tc为访问一次Cache所需时间,tm为访问一次主存所需时间命中率H:CPU欲访问的信息已在Cache中的比率1.先访问Cache,若Cache未命中再访问主存Cache—主存系统的平均访问时间t为:2.同时访问Cache和主存,若C
2024-09-23 01:50:07
1057
原创 第三章-存储系统(五)外部存储器
是将多个独立的物理磁盘组成一个独立的逻辑盘,数据在多个物理盘上分割交叉存储、并行访问,具有更好的存储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也就是在某一个块上磨损太多了,可以利用闪存翻译层的映射关系,将逻辑块号映射转移到其他地方。记录密度是指盘片单位面积上记录的二进制的信息量,通常以道密度、位密度和面密度表示。:核心部件是磁头组件和盘片组件,温彻斯特盘是一种可移动头固定盘片的硬盘存储器。是硬盘存储器和主机的接口,主流的标准有IDE、SCSI、SATA等。:磁盘存储器在单位时间内向主机传送数据的字节数,称为数据传输率。
2024-09-20 16:03:52
1779
原创 第三章-存储系统(四)主储存器
3.1多模块主存储器3.1多模块主存储器这一节直接用的是学长总结的。多模块是一种空间并行技术,利用多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存储模块的并行工作来提高存储器的吞吐率。常用的有单体多字存储器和多体低位交叉存储器。这是一个内存条和下面的内存条插槽,我们将多个内存条并行工作来增加存储器的。存储器读写数据时,除了存取数据本身的时间之外,存取完还需要一段恢复时间。(这非常重要,芯片的工作可不是无缝衔接的)。存取周期=存取时间+恢复时间。所以我们并行工作时可以跳过某个内存条的恢复时间去利用下一个内存条存取。
2024-09-20 09:30:28
1123
原创 第三章-存储系统(二)主存储器的基本组成
对于MOS管而言,当MOS这段的电频为高电平时(1)时,对应就会使之通路,如果电容为此时有电,则就是读出(相对于读出操作),若没有电时,则是写入操作。控制电路:由于只能在译码器只能在稳定的时候才能表示。MAR对于的二进制就对应存储字长,决定在哪一行进行读入。这一节应该是在(二)之前学的,注意一下。片选线的作用:确定此时的电信号是否可用。从出题的角度,将会从判断这里出题。2.1基本的半导体元件及原理。2.1基本的半导体元件及原理。驱动器的作用:把电信号放大。2.2存储芯片的基本原理。选择读入那一个字的数据。
2024-09-20 09:13:46
537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