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
1.1局域网的特点
1.覆盖较小得到地理范围
2.较低的时延和误码率
3.局域网内的各节点之间以“桢”为单位进行传输
4.支持单播、广播、多播。
1.2局域网的分类
关注三要素(出题点): ①拓扑结构 ②传输介质 ③介质访问控制⽅式
集线器是半双工的
双绞线以太网(集线器连接):物理上是“星形”拓扑结构、逻辑上是总线形拓扑结构,存在“信道争用”问题。
双绞线以太网(交换机连接):物理上、逻辑上都是“星形”拓扑结构
交换机:全双工和半双工两种
光纤:全双工。没有“信道争用”的问题
1.3局域网的硬件架构
WiFi网络适配器一定是有的
以太网适配器不一定有
1.4⽹络适配器(⼜名:⽹络接⼝卡、⽹卡)
1. 负责把帧发送到局域⽹。注:关于“将IP数 据报(IP分组)封装成帧”,有些系统由主机实现,有些系统由⽹络适配器负责。
2. 负责从局域⽹接收帧。如果收到正确帧,就 ⽤“中断”通知CPU;如果收到异常帧,就直接 丢弃 3. 需要根据接⼊的局域⽹类型,按照标准实现 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功能
4. 需要完成数据的串/并⾏转换
5. 需要⽀持帧缓冲
2.以太网与IEEE802.3
2.1关注通信方式-(物理层)
在全双工方式下就不需要使用CSDM/CD协议
同轴电缆只能半双工
双绞线
• 速率 < 2.5Gbps可支持
半双工or全双工(节点连接时协商)
• 速率 ≥ 2.5Gbps仅支持支全双工
光纤只支持全双工
注1:做题时默认交换机连接的终端节点都可以全双工
注2:用集线器连接的节点,仅支持半双工模式
2.2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记忆口诀:6 6 2 N 4,收发协数验
2表示的是协议
IP网络层、MAC是数据链路层
注: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的概念。
路由器、交换机都有MAC地址,而集线器没有MAC地址
V2标准
802.3标准
记忆口诀:6 6 2 N 4,收发长数验
2表示的是长度
2.2.1重点:单播帧、广播帧如何传播?
2.2.1冲突域和广播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