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上流传着一种令人哭笑不得的说法:“AI越来越不好用了,是不是被恶意投喂了有毒信息?”这种声音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所谓“AI被污染”“故意变傻”的荒唐推论。对此,我想用事实和逻辑给大众补上一课,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
一、大模型“越用越笨”?根本不懂技术原理
大语言模型(LLM)如ChatGPT、DeepSeek、Claude等,一旦训练完毕,其参数即定型,所谓“知识”已固化。普通用户提问再多,也不会改变模型的推理结构和表现能力。
AI不是人,不会因为你问了些糟糕的问题就“受影响”。除非你有权限去微调(Fine-tune)或增量训练,否则它只是静态响应系统,不具备“越用越傻”的可能。
如果你觉得答案变差,那更大的可能是你:问题问得不清晰、任务定义不明确、目标感不强。
二、真正的危机不在AI,而在互联网上的“数据粪坑”
当模型开启联网搜索功能,它会综合网上的内容生成回答。这时候,互联网上的数据质量决定了你能不能得到高质量结果。
问题是——今天的互联网早已不是那个知识严谨、专家把关的空间。SEO软文、机器洗稿、自媒体谣言充斥其间,连“知乎十万赞”也不过是AI互抄。
于是,我们看到了“吃屎-拉屎-再吃-再拉”的恶性循环:AI吃进低质内容,用户看见胡言乱语,又去复制传播,然后AI再学到这些内容,继续输出更多低质回应。
可问题的根源,不是AI,而是你正在用垃圾堆作为知识库。
三、AI“变差”的假象,是人类知识结构的塌陷
我们不妨问一句:你最近一次读书是什么时候?最近一次追踪权威资料、学术成果、行业标准是什么时候?你是否把AI当成“搜索引擎+保姆”的混合体?
AI“越来越差”根本不是模型能力下降,而是使用者的期待变得低质、需求变得浮躁、判断力严重下滑。
AI是镜子,它照出你思维的深浅;它是扩音器,它放大你认知的局限。
四、警醒:别把人类的愚蠢归咎于AI的冷漠
AI没有情绪、没有立场,它不会搞“阴谋”,更不会“自我投毒”。真正的问题,是人类自己:
• 不分辨真假,却沉迷快感;
• 不追问源头,却信口开河;
• 不懂AI逻辑,却妄言AI堕落。
AI永远不会背叛你,但你的认知懒惰、判断失能,才是未来最大危机。
结语
别再拿“AI不好用了”当借口了。问问自己,是不是越来越依赖“听个大概就满足”?是不是开始放弃主动思考?是不是早已被垃圾信息污染了判断?
AI不是越来越差,只是你越来越盲目。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值得一读,请转发、评论、收藏。让更多人看清真相,让信息污染链条在我们这一代断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