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串口下载内核和文件系统(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网口不可用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串口使用超级终端下载内核和文件系统,并指导如何将下载的数据写入NAND闪存。同时,分享了使用lrz命令行工具在Windows与Linux之间实现跨平台文件传输的方法,包括安装与使用步骤,简化了文件传输流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本人中午的时候发帖子询问网口不通的情况下怎样下载内核和文件系统,到现在也没人回应,还好经过一个下午的摸索,问题终于解决了,煎熬,串口下载一个10M的文件系统,居然2个多小时,周立功给的串口工具下的快,经测试丢包,所以只能用超级终端来实现网口不通的情况下下载内核和文件系统。
1:打开XP下的超级终端
2:启动u-boot如下:
u-boot#_
3:load 0x80008000(loadaddr)此地址根据自己的开发板确定,S3C2410的是0x30008000.
    u-boot#loadb 0x80008000
##Ready for binary (kermit) download to 0x80008000 at 115200bps ...
4:在超级终端的菜单选择,传送->发送文件,选择好协议和文件名后,按发送
协议要选择kermit
   
5:设置好协议和文件后,按发送。
6:把下载到内存中的数据写到nandflash中。(下面的命令要依据自己开发板uboot设置决定)
u_boot#  nand erase clean $(kerneladdr) $(filesize);
nand write.jffs2 $(loadaddr) $(kerneladdr) $(filesize);
setenv kernelsize $(filesize);
saveenv
7:重新启动开发板,内核解压成功,说明内核以写到nandflash中
Startingkernel...
UncompressingLinux.............................................................
.........................................done,bootingthekernel.

8:用同样的方法,串口下载文件系统,还时把文件下载在内存0x80008000处
u_boot#loadb 0x80008000

9:把内存中的数据写到nandflash中(下面的命令一句自己开发板中的具体设置决定。和我这个不一样,我这是LPC3250)
u_boot# uprootfs=mtdparts default;
nand erase rootfs;
ubi part rootfs;
ubi create  rootfs;
ubi write $(loadaddr) rootfs $(filesize)

10:重启开发板,挂载成功,进入linux命令模式


还有就是下载好文件系统和内核以后,可执行程序的下载通过:



用windows和linux之间交互,可以用WinScp软件进行友好的带有windows界面的文件传输,下面介绍一种用命令行实现linux与windows的跨平台的文件传输。

1.安装lrz
(lrz下载地址 http://www.ohse.de/uwe/releases/lrzsz-0.12.20.tar.gz)
首先设置安装路径:
cd /usr/local/apps
下载安装文件的压缩包:
wget http://www.ohse.de/uwe/releases/lrzsz-0.12.20.tar.gz
解压文件:
tar zxvf lrzsz-0.12.20.tar.gz
(rm -f lrzsz-0.12.20.tar.gz)----可选
进入安装文件目录:
cd lrzsz-0.12.20/
具体安装操作: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链接操作:
ln /usr/local/bin/lrz rz
...
完成安装

2.lrz的使用方法
lrz与ssh有关的两个命令可以提供很方便的操作:
      sz:将选定的文件发送(send)到本地机器
      rz:运行该命令会弹出一个文件选择窗口,从本地选择文件上传到服务器(receive)
当然,还可以设置一下目录了:
设置一下上传和下载的默认目录
options–>session options–>X/Y/Zmoderm 下可以设置上传和下载的目录
剩下的你只要在用SecureCRT登陆linux终端的时候:
发送文件到客户端:sz filename
zmodem接收可以自行启动.
从客户端上传文件到linux服务端:
只要服务端执行 : rz
然后在 SecureCRT 里选文件发送,协议 zmodem
简单吧,如果你以前一直使用ssh,而又没有对外开放ftp服务,你就直接使用这种方式来传输你的文件

工作比较忙,图就不传了。
本人中午的时候发帖子询问网口不通的情况下怎样下载内核和文件系统,到现在也没人回应,还好经过一个下午的摸索,问题终于解决了,煎熬,串口下载一个10M的文件系统,居然2个多小时,周立功给的串口工具下的快,经测试丢包,所以只能用超级终端来实现网口不通的情况下下载内核和文件系统。
1:打开XP下的超级终端
2:启动u-boot如下:
u-boot#_
3:load 0x80008000(loadaddr)此地址根据自己的开发板确定,S3C2410的是0x30008000.
    u-boot#loadb 0x80008000
##Ready for binary (kermit) download to 0x80008000 at 115200bps ...
4:在超级终端的菜单选择,传送->发送文件,选择好协议和文件名后,按发送
协议要选择kermit
   
5:设置好协议和文件后,按发送。
6:把下载到内存中的数据写到nandflash中。(下面的命令要依据自己开发板uboot设置决定)
u_boot#  nand erase clean $(kerneladdr) $(filesize);
nand write.jffs2 $(loadaddr) $(kerneladdr) $(filesize);
setenv kernelsize $(filesize);
saveenv
7:重新启动开发板,内核解压成功,说明内核以写到nandflash中
Startingkernel...
UncompressingLinux.............................................................
.........................................done,bootingthekernel.

8:用同样的方法,串口下载文件系统,还时把文件下载在内存0x80008000处
u_boot#loadb 0x80008000

9:把内存中的数据写到nandflash中(下面的命令一句自己开发板中的具体设置决定。和我这个不一样,我这是LPC3250)
u_boot# uprootfs=mtdparts default;
nand erase rootfs;
ubi part rootfs;
ubi create  rootfs;
ubi write $(loadaddr) rootfs $(filesize)

10:重启开发板,挂载成功,进入linux命令模式


还有就是下载好文件系统和内核以后,可执行程序的下载通过:



用windows和linux之间交互,可以用WinScp软件进行友好的带有windows界面的文件传输,下面介绍一种用命令行实现linux与windows的跨平台的文件传输。

1.安装lrz
(lrz下载地址 http://www.ohse.de/uwe/releases/lrzsz-0.12.20.tar.gz)
首先设置安装路径:
cd /usr/local/apps
下载安装文件的压缩包:
wget http://www.ohse.de/uwe/releases/lrzsz-0.12.20.tar.gz
解压文件:
tar zxvf lrzsz-0.12.20.tar.gz
(rm -f lrzsz-0.12.20.tar.gz)----可选
进入安装文件目录:
cd lrzsz-0.12.20/
具体安装操作: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链接操作:
ln /usr/local/bin/lrz rz
...
完成安装

2.lrz的使用方法
lrz与ssh有关的两个命令可以提供很方便的操作:
      sz:将选定的文件发送(send)到本地机器
      rz:运行该命令会弹出一个文件选择窗口,从本地选择文件上传到服务器(receive)
当然,还可以设置一下目录了:
设置一下上传和下载的默认目录
options–>session options–>X/Y/Zmoderm 下可以设置上传和下载的目录
剩下的你只要在用SecureCRT登陆linux终端的时候:
发送文件到客户端:sz filename
zmodem接收可以自行启动.
从客户端上传文件到linux服务端:
只要服务端执行 : rz
然后在 SecureCRT 里选文件发送,协议 zmodem
简单吧,如果你以前一直使用ssh,而又没有对外开放ftp服务,你就直接使用这种方式来传输你的文件

工作比较忙,图就不传了。
本人中午的时候发帖子询问网口不通的情况下怎样下载内核和文件系统,到现在也没人回应,还好经过一个下午的摸索,问题终于解决了,煎熬,串口下载一个10M的文件系统,居然2个多小时,周立功给的串口工具下的快,经测试丢包,所以只能用超级终端来实现网口不通的情况下下载内核和文件系统。
1:打开XP下的超级终端
2:启动u-boot如下:
u-boot#_
3:load 0x80008000(loadaddr)此地址根据自己的开发板确定,S3C2410的是0x30008000.
    u-boot#loadb 0x80008000
##Ready for binary (kermit) download to 0x80008000 at 115200bps ...
4:在超级终端的菜单选择,传送->发送文件,选择好协议和文件名后,按发送
协议要选择kermit
   
5:设置好协议和文件后,按发送。
6:把下载到内存中的数据写到nandflash中。(下面的命令要依据自己开发板uboot设置决定)
u_boot#  nand erase clean $(kerneladdr) $(filesize);
nand write.jffs2 $(loadaddr) $(kerneladdr) $(filesize);
setenv kernelsize $(filesize);
saveenv
7:重新启动开发板,内核解压成功,说明内核以写到nandflash中
Startingkernel...
UncompressingLinux.............................................................
.........................................done,bootingthekernel.

8:用同样的方法,串口下载文件系统,还时把文件下载在内存0x80008000处
u_boot#loadb 0x80008000

9:把内存中的数据写到nandflash中(下面的命令一句自己开发板中的具体设置决定。和我这个不一样,我这是LPC3250)
u_boot# uprootfs=mtdparts default;
nand erase rootfs;
ubi part rootfs;
ubi create  rootfs;
ubi write $(loadaddr) rootfs $(filesize)

10:重启开发板,挂载成功,进入linux命令模式


还有就是下载好文件系统和内核以后,可执行程序的下载通过:



用windows和linux之间交互,可以用WinScp软件进行友好的带有windows界面的文件传输,下面介绍一种用命令行实现linux与windows的跨平台的文件传输。

1.安装lrz
(lrz下载地址 http://www.ohse.de/uwe/releases/lrzsz-0.12.20.tar.gz)
首先设置安装路径:
cd /usr/local/apps
下载安装文件的压缩包:
wget http://www.ohse.de/uwe/releases/lrzsz-0.12.20.tar.gz
解压文件:
tar zxvf lrzsz-0.12.20.tar.gz
(rm -f lrzsz-0.12.20.tar.gz)----可选
进入安装文件目录:
cd lrzsz-0.12.20/
具体安装操作: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链接操作:
ln /usr/local/bin/lrz rz
...
完成安装

2.lrz的使用方法
lrz与ssh有关的两个命令可以提供很方便的操作:
      sz:将选定的文件发送(send)到本地机器
      rz:运行该命令会弹出一个文件选择窗口,从本地选择文件上传到服务器(receive)
当然,还可以设置一下目录了:
设置一下上传和下载的默认目录
options–>session options–>X/Y/Zmoderm 下可以设置上传和下载的目录
剩下的你只要在用SecureCRT登陆linux终端的时候:
发送文件到客户端:sz filename
zmodem接收可以自行启动.
从客户端上传文件到linux服务端:
只要服务端执行 : rz
然后在 SecureCRT 里选文件发送,协议 zmodem
简单吧,如果你以前一直使用ssh,而又没有对外开放ftp服务,你就直接使用这种方式来传输你的文件

工作比较忙,图就不传了。
本人中午的时候发帖子询问网口不通的情况下怎样下载内核和文件系统,到现在也没人回应,还好经过一个下午的摸索,问题终于解决了,煎熬,串口下载一个10M的文件系统,居然2个多小时,周立功给的串口工具下的快,经测试丢包,所以只能用超级终端来实现网口不通的情况下下载内核和文件系统。
1:打开XP下的超级终端
2:启动u-boot如下:
u-boot#_
3:load 0x80008000(loadaddr)此地址根据自己的开发板确定,S3C2410的是0x30008000.
    u-boot#loadb 0x80008000
##Ready for binary (kermit) download to 0x80008000 at 115200bps ...
4:在超级终端的菜单选择,传送->发送文件,选择好协议和文件名后,按发送
协议要选择kermit
   
5:设置好协议和文件后,按发送。
6:把下载到内存中的数据写到nandflash中。(下面的命令要依据自己开发板uboot设置决定)
u_boot#  nand erase clean $(kerneladdr) $(filesize);
nand write.jffs2 $(loadaddr) $(kerneladdr) $(filesize);
setenv kernelsize $(filesize);
saveenv
7:重新启动开发板,内核解压成功,说明内核以写到nandflash中
Startingkernel...
UncompressingLinux.............................................................
.........................................done,bootingthekernel.

8:用同样的方法,串口下载文件系统,还时把文件下载在内存0x80008000处
u_boot#loadb 0x80008000

9:把内存中的数据写到nandflash中(下面的命令一句自己开发板中的具体设置决定。和我这个不一样,我这是LPC3250)
u_boot# uprootfs=mtdparts default;
nand erase rootfs;
ubi part rootfs;
ubi create  rootfs;
ubi write $(loadaddr) rootfs $(filesize)

10:重启开发板,挂载成功,进入linux命令模式


还有就是下载好文件系统和内核以后,可执行程序的下载通过:



用windows和linux之间交互,可以用WinScp软件进行友好的带有windows界面的文件传输,下面介绍一种用命令行实现linux与windows的跨平台的文件传输。

1.安装lrz
(lrz下载地址 http://www.ohse.de/uwe/releases/lrzsz-0.12.20.tar.gz)
首先设置安装路径:
cd /usr/local/apps
下载安装文件的压缩包:
wget http://www.ohse.de/uwe/releases/lrzsz-0.12.20.tar.gz
解压文件:
tar zxvf lrzsz-0.12.20.tar.gz
(rm -f lrzsz-0.12.20.tar.gz)----可选
进入安装文件目录:
cd lrzsz-0.12.20/
具体安装操作: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链接操作:
ln /usr/local/bin/lrz rz
...
完成安装

2.lrz的使用方法
lrz与ssh有关的两个命令可以提供很方便的操作:
      sz:将选定的文件发送(send)到本地机器
      rz:运行该命令会弹出一个文件选择窗口,从本地选择文件上传到服务器(receive)
当然,还可以设置一下目录了:
设置一下上传和下载的默认目录
options–>session options–>X/Y/Zmoderm 下可以设置上传和下载的目录
剩下的你只要在用SecureCRT登陆linux终端的时候:
发送文件到客户端:sz filename
zmodem接收可以自行启动.
从客户端上传文件到linux服务端:
只要服务端执行 : rz
然后在 SecureCRT 里选文件发送,协议 zmodem
简单吧,如果你以前一直使用ssh,而又没有对外开放ftp服务,你就直接使用这种方式来传输你的文件

工作比较忙,图就不传了。
本人中午的时候发帖子询问网口不通的情况下怎样下载内核和文件系统,到现在也没人回应,还好经过一个下午的摸索,问题终于解决了,煎熬,串口下载一个10M的文件系统,居然2个多小时,周立功给的串口工具下的快,经测试丢包,所以只能用超级终端来实现网口不通的情况下下载内核和文件系统。
1:打开XP下的超级终端
2:启动u-boot如下:
u-boot#_
3:load 0x80008000(loadaddr)此地址根据自己的开发板确定,S3C2410的是0x30008000.
    u-boot#loadb 0x80008000
##Ready for binary (kermit) download to 0x80008000 at 115200bps ...
4:在超级终端的菜单选择,传送->发送文件,选择好协议和文件名后,按发送
协议要选择kermit
   
5:设置好协议和文件后,按发送。
6:把下载到内存中的数据写到nandflash中。(下面的命令要依据自己开发板uboot设置决定)
u_boot#  nand erase clean $(kerneladdr) $(filesize);
nand write.jffs2 $(loadaddr) $(kerneladdr) $(filesize);
setenv kernelsize $(filesize);
saveenv
7:重新启动开发板,内核解压成功,说明内核以写到nandflash中
Startingkernel...
UncompressingLinux.............................................................
.........................................done,bootingthekernel.

8:用同样的方法,串口下载文件系统,还时把文件下载在内存0x80008000处
u_boot#loadb 0x80008000

9:把内存中的数据写到nandflash中(下面的命令一句自己开发板中的具体设置决定。和我这个不一样,我这是LPC3250)
u_boot# uprootfs=mtdparts default;
nand erase rootfs;
ubi part rootfs;
ubi create  rootfs;
ubi write $(loadaddr) rootfs $(filesize)

10:重启开发板,挂载成功,进入linux命令模式


还有就是下载好文件系统和内核以后,可执行程序的下载通过:

 

用windows和linux之间交互,可以用WinScp软件进行友好的带有windows界面的文件传输,下面介绍一种用命令行实现linux与windows的跨平台的文件传输。

1.安装lrz
(lrz下载地址 http://www.ohse.de/uwe/releases/lrzsz-0.12.20.tar.gz)
首先设置安装路径:
cd /usr/local/apps
下载安装文件的压缩包:
wget http://www.ohse.de/uwe/releases/lrzsz-0.12.20.tar.gz
解压文件:
tar zxvf lrzsz-0.12.20.tar.gz
(rm -f lrzsz-0.12.20.tar.gz)----可选
进入安装文件目录:
cd lrzsz-0.12.20/
具体安装操作: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链接操作:
ln /usr/local/bin/lrz rz
...
完成安装

2.lrz的使用方法
lrz与ssh有关的两个命令可以提供很方便的操作:
      sz:将选定的文件发送(send)到本地机器
      rz:运行该命令会弹出一个文件选择窗口,从本地选择文件上传到服务器(receive)
当然,还可以设置一下目录了:
设置一下上传和下载的默认目录
options–>session options–>X/Y/Zmoderm 下可以设置上传和下载的目录
剩下的你只要在用SecureCRT登陆linux终端的时候:
发送文件到客户端:sz filename
zmodem接收可以自行启动.
从客户端上传文件到linux服务端:
只要服务端执行 : rz
然后在 SecureCRT 里选文件发送,协议 zmodem
简单吧,如果你以前一直使用ssh,而又没有对外开放ftp服务,你就直接使用这种方式来传输你的文件

工作比较忙,图就不传了

<think>好的,用户现在想了解如何正确集成Systemd到根文件系统,并通过内核参数指定其路径。首先,我需要回顾之前的对话,确保这次回答连贯。之前已经解释了Systemd在启动流程中的位置,由内核启动,而内核由U-Boot加载。现在用户关注的是具体的集成步骤内核参数设置。 首先,用户可能正在开发嵌入式系统,使用开发板,可能使用如Yocto或Buildroot这样的工具构建根文件系统。他们需要知道如何将Systemd包含进去,并正确配置内核参数。需要分步骤说明,结构清晰,确保用户能一步步操作。 接下来,需要考虑用户可能的背景。他们可能有一定的嵌入式开发经验,但对Systemd的集成细节不太熟悉。需要详细解释每个步骤,包括构建根文件系统时的配置选项,如何确保Systemd的二进制文件配置文件正确安装。此外,内核参数的设置是关键,需要举例说明如何在U-Boot中设置bootargs,特别是init参数文件系统的路径。 可能还需要提到常见的构建工具,如YoctoBuildroot,因为它们常用于嵌入式系统的根文件系统构建。在Yocto中,需要在conf文件中启用Systemd,而在Buildroot中需要选择Systemd作为init系统。这些具体步骤对用户来说非常实用。 另外,需要注意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如何验证Systemd是否正确安装,如何检查内核配置是否支持Systemd的依赖项,如cgroupsautofs。还需要提醒用户确保根文件系统的路径正确,避免启动失败的情况。 最后,常见问题部分可以帮助用户解决实际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例如启动时找不到init程序,或者Systemd启动失败的可能原因。需要给出具体的命令检查步骤,如检查根文件系统挂载,查看内核日志等。 总结来说,回答需要结构清晰,分步骤说明如何集成Systemd到根文件系统,如何配置内核参数,并涵盖验证步骤常见问题解决。同时,使用用户友好的语言,避免过于技术化的术语,确保用户能够理解操作。</think>以下是关于在嵌入式系统中正确集成 Systemd 到根文件系统并通过内核参数指定其路径的详细说明: --- ### 一、根文件系统集成 Systemd 的核心步骤 #### 1. **构建根文件系统时启用 Systemd** Systemd 的集成需在**构建根文件系统阶段**完成,常用工具包括 **Yocto**、**Buildroot** 或手动编译安装。 - **方法 1:使用 Yocto** 在 `conf/local.conf` 中设置: ```bash # 选择 Systemd 作为初始化系统 DISTRO_FEATURES:append = " systemd" VIRTUAL-RUNTIME_init_manager = "systemd" # 移除 SysVinit 兼容(可选) DISTRO_FEATURES_BACKFILL_CONSIDERED = "sysvinit" ``` - **方法 2:使用 Buildroot** 在配置界面中启用: ```bash System configuration → Init system → systemd ``` - **方法 3:手动编译** 下载 Systemd 源码并交叉编译,将生成的二进制文件(如 `systemd`、`journalctl`)配置文件(`.service`, `.target`)复制到根文件系统的对应路径: ```bash # 示例路径 /usr/lib/systemd/ # Systemd 主程序与模块 /etc/systemd/ # 自定义配置文件 /bin/systemd # Systemd 可执行文件(符号链接到 /sbin/init) ``` #### 2. **验证 Systemd 是否集成成功** 挂载根文件系统后检查关键文件: ```bash # 检查 Systemd 可执行文件 ls /usr/lib/systemd/systemd /sbin/init # 检查单元文件(如基本服务) ls /usr/lib/systemd/system/*.service ``` --- ### 二、配置内核参数指定 Systemd 路径 #### 1. **内核启动参数设置** Systemd 的启动依赖内核参数 `init=` `root=`,需通过 **U-Boot** 传递给内核。 - **关键参数**: - `root=...`: 指定根文件系统的设备或分区(如 `/dev/mmcblk0p2`)。 - `init=...`: 显式指定用户空间初始化程序路径(默认为 `/sbin/init`,通常指向 Systemd)。 - **示例 U-Boot 环境变量**: ```bash # 设置内核启动参数 setenv bootargs 'console=ttyS0,115200 root=/dev/mmcblk0p2 rw init=/usr/lib/systemd/systemd' # 加载并启动内核 setenv bootcmd 'mmc dev 0; ext4load mmc 0:1 0x80000000 zImage; ext4load mmc 0:1 0x82000000 dtb; bootz 0x80000000 - 0x82000000' saveenv ``` #### 2. **内核配置依赖项** 确保内核编译时启用了 Systemd 所需的功能: ```bash # 必须启用的内核选项(通过 make menuconfig) CONFIG_CGROUPS=y # 控制组支持 CONFIG_AUTOFS4_FS=y # 自动挂载 CONFIG_TMPFS_POSIX_ACL=y # 临时文件系统权限 CONFIG_DEVTMPFS=y # 设备节点管理 ``` --- ### 三、常见问题与调试方法 #### 1. **启动时卡在 "Failed to execute /init"** - **可能原因**: - Systemd 二进制文件未正确安装到根文件系统。 - 内核参数 `root=` 指定的根文件系统路径错误。 - **解决步骤**: ```bash # 检查根文件系统挂载 mount | grep " / " # 验证 Systemd 路径是否存在 ls -l /usr/lib/systemd/systemd ``` #### 2. **Systemd 启动后服务失败** - **调试命令**: ```bash # 查看启动日志 journalctl -b # 检查服务状态 systemctl status <service-name> ``` #### 3. **内核未传递正确的 init 路径** - **验证方法**: 在内核启动参数中添加 `debug`,通过串口查看内核日志: ```bash setenv bootargs '... init=/usr/lib/systemd/systemd debug' ``` --- ### 四、总结与最佳实践 1. **根文件系统集成要点** - 通过构建工具(Yocto/Buildroot)启用 Systemd。 - 确保 Systemd 二进制文件、配置文件符号链接(如 `/sbin/init → systemd`)正确部署。 2. **内核参数关键配置** - `root=` 必须指向正确的根文件系统分区。 - 若 Systemd 路径非默认(`/sbin/init`),需显式指定 `init=/usr/lib/systemd/systemd`。 3. **验证流程** - 检查根文件系统挂载是否成功。 - 确认 Systemd 进程以 PID 1 运行: ```bash ps aux | grep systemd ``` --- **附:嵌入式系统中 Systemd 集成流程示意图** ```mermaid graph TD A[U-Boot] -->|加载内核与设备树| B[Linux Kernel] B -->|挂载根文件系统| C[根文件系统] C -->|执行 init 程序| D[Systemd] D -->|启动服务| E[用户空间服务]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