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
半夜3:41醒来,怎么都睡不着,睡不着时间不能就这么着浪费,就随便想想了,对生活的一些感悟。
- 选择要走什么路,这是一个很难的选择,有些人比较幸运,很早就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余生专注于走路,幸运的在青年时期有所成就,以后的路看起来一片光明,就算没有那么幸运的人,在走入社会时也是会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以后的路也不会差。
-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己要选择的路只有一条,不太可能会像一些人这条路走好走到路的尽头,走的很好很开心,再换一条路再来走好。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走好一条路已经是很不错了。
- 这一条路如此的重要,如何才能选择出一条正确的路呢?说来更难,首先这个正确的定义就难以划清界限,暂且以庸俗的社会观,金钱和地位来评判是否正确。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路,自然需要不断尝试再尝试,发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幸运的人可能需要几年就找到了路,没有那么幸运的人可能需要几十年找到了路,找到了路并不等于以后就走这条路,路选好了,但路上总会有风雨,路上的人还会担心这条路是否是适合的正确的路,还会在路上徘徊、犹豫不前,至于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走多久还是一个未知数,至少找到路的人还是幸运的。那么有没有什么辅助方法可以减少找到路的时间呢?答案是有的。人的前期成长环境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比如,父母走的路的影响,比如父母从事某方面的工作,孩子更有可能从事该行业(具体数据有待考证),比如父母可以提供你接触事物的范围,比如从小能接触到的都是吉他、钢琴,长大后不大可能称为一个数学家,反过来同样是。前期的成长环境,再加上10000小时法则,有益于找到正确的路,我猜想天才由来有这种可能。如果没有那么幸运,前期的成长中没有找到路,那在求学期间只能是走入社会前最后一个比较好的机会。如果前期成长还不错,求学期间进入了一所国外/国内的不错的大学,遇到不错的老师和学长学姐以及同学,接触到大学能提供的相对较好的事物,有许多许多尝试犯错的机会,更有可能找到适合的路。如果依然没有那么幸运,求学期间只能进一所普普通通的大学,可能没有好学校可以提供的优秀资源,那么只能靠自己,创造许多许多可以尝试犯错的机会,尽可能找到适合的路,中间的辛苦也许只有走过的人才能明白。
- 合适自己的路是否适合社会?在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但这条路是否能适合社会?是否能获取到金钱和地位?一部分很幸运,合适的路刚好适合当时的社会,能获取到金钱和地位。没有那么幸运的人,那么就要重新考虑,如果真正喜欢自己的路,愿意为自己的路献尽余生,并且能经受住社会的种种压力,那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放屁去吧;如果不能承受住社会的压力或其他原因,很抱歉,可能就要重新选择路,残酷的事实是,到了这个年龄却需要重新选择,付出的必然会比别人要多许多,如果错过了人学习的适合年龄,难度会更加大。
最后结论是:尽早找到正确的路,如果从社会角度来判断,找到适合社会的路;如果从个人角度来判断,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 角色扮演,在不同的环境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那如何扮演不同的角色,前提是首先能区分是在不同的环境。星爷的《喜剧之王》,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即使我是一个跑龙套的。既然是一个演员,就要做“专业”的演员,而不要做一个“业余”的演员。在公司,演好作为员工的角色,在学习演好作为学生的角色;
- 有些时候,你做了那么多都不如别人什么都不做,这就是现实,认清现实,并坦然接受。
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中写到: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英文:there is only one heroism in the world, to see the world as it is and to love it.
《老友记》:welcome to the world, it sucks, but you are gonna love it. - 社会与个人,相对社会,个人是无比渺小的,社会不会关心个人如何,是否开心快乐,是否幸福,个人也不会阻挡社会发展的进程,如果想让社会关心你的想法,除非你变成马云;
- 人更多的是愿意相信耳朵听来的,而不是眼睛真真实实看到的。
- 社会并不是在帮助弱者,更多的是你强大才会帮你,并且是越多的人愿意帮你;
- 羡慕别人取得的成绩时多看看别人背后的付出;
- 以前我纯粹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现在我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往好的方面想,最后希望自己不要变成自己讨厌的人。
没想到写了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