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播,组播

多播(multicast),也被称为组播,那些理论的概念就不解释了,自己看百度百科吧:

多播:http://baike.baidu.com/view/378050.htm

组播:http://baike.baidu.com/view/492256.htm

MD,这帮坑爹的,明明一个东西非要分开说,我最开始先看的组播,最让人郁闷的是一说组播,到处都说“加入一个组”“组成员管理”什么的,可从来没人说怎么“加入一个组”,组是个什么,后来看了多播以后才明白什么意思的,下面还是说说我自己的理解吧,通俗些才好懂:

多播是相对与单播和广播来说了。

单播是一个地址发送一个数据包,另一个地址收到;

广播是一个地址发送一个数据包,局域网中所有地址都收到;

多播就基于单播与广播之间,一个地址发送一个数据包,局域网中部分地址收到,部分地址收不到。

那疑问就来了,怎么才能让一部分地址收到一部分地址收不到呢?

做法就是:

首先选一个多播地址(后面介绍,暂且就当他是个地址)和端口,数据接收方选择一个网卡(要连接到局域网的)监听这个多播地址和端口,数据发送方向这个多播地址和端口发送数据,这样监听了多播地址与端口的接收方就都可以收到发送方的数据了,没有监听的自然也就收不到了!!!

这个多播地址也不是可以随便用的,在最初分配网络地址时就预留了一段地址用作多播地址使用,其中有些已经被指定给了有些协议,有些是可以咱自由使用的,具体怎么分的看我上面的两个百度百科地址吧。

这样来说的话,组的概念就好理解了,一个多播地址和端口就代表一个组,监听了这个多播地址和端口就相当于加入了这个组,不监听了就代表退出了这个组,向这个多播地址和端口发送数据就代表向这个组发送数据(MD,这叫一个绕)。

下面是我从别人处截来的一段接收多播消息的代码,借此说明各种网卡与多播地址绑定监听是怎么回事,也没验证过,改天自己写一个吧: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my_inet.h"
    #include <arpa/inet.h>

    #define MAXBUF 256
    #define PUERTO 5000
    #define GRUPO "224.0.1.1"

    int main(void)
    {
        int fd, n, r;
        struct sockaddr_in srv, cli;
        struct ip_mreq mreq;
        char buf[MAXBUF];

        memset( &srv, 0, sizeof(struct sockaddr_in) );
        memset( &cli, 0, sizeof(struct sockaddr_in) );
        memset( &mreq, 0, sizeof(struct ip_mreq) );

        srv.sin_family = MY_AF_INET;
        srv.sin_port = htons(PUERTO);
        if( inet_aton(GRUPO, &srv.sin_addr ) < 0 ) {
                perror("inet_aton");
                return -1;
        }
        if( (fd = socket( MY_AF_INET, SOCK_DGRAM, MY_IPPROTO_UDP) ) < 0 ){
            perror("socket");
            return -1;
        }
        if( bind(fd, (struct sockaddr *)&srv, sizeof(srv)) < 0 ){    /* 绑定一个多播地址与端口 */
            perror("bind");
            return -1;
        }
        if (inet_aton(GRUPO, &mreq.imr_multiaddr) < 0) {
            perror("inet_aton");
            return -1;
        }
        inet_aton( "172.16.48.2", &(mreq.imr_interface) );
        if( setsockopt(fd, SOL_IP, IP_ADD_MEMBERSHIP, &mreq,sizeof(mreq)) < 0 ){    /* 将一个网卡(172.16.48.2)绑定到socket的多播地址(224.0.1.1)上 */
            perror("setsockopt");
            return -1;
        }
        n = sizeof(cli);
        while(1){
            if( (r = recvfrom(fd, buf, MAXBUF, 0, (struct sockaddr *)&cli, (socklen_t*)&n)) < 0 ){    /* 正常的接收即可 */
                perror("recvfrom");
            }else{
                buf[r] = 0;
                fprintf(stdout, "Mensaje desde %s: %s", inet_ntoa(cli.sin_addr), buf);
            }
        }
    }

下面这个地址是上面代码的出处,也有代码解释:

http://blog.youkuaiyun.com/laohuang1122/article/details/7102827

去掉了下载分限制对于UDP的一些认识 利用UDP能在intarnet,internet上也数据报的形式进行数据的(在internet上进行,要求路由器支持IGMP(internet网关管理协议,这个协议是在IP出现以后,为了支持而出现的)).相对于极度消耗网络带宽的广来说(广只能在intranet内广),UDP有了很大的优化,只有终端加入到了一个广,UDP的数据才能被他接受到. UDP是采用的无连接,数据报的连接方式,所以是不可靠的.也就是数据能不能到达接受端和数据到达的顺序都是不能保证的.但是由于UDP不用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所有数据的传送速度是很快的.1. 的“根” 从概念上来讲分为两部分:控制部分和数据部分。控制部分决定着的对象的织方式。而数据部分决定了数据的传输方式。 控制层有“有根”,“无根”两种情况。对于有根的控制层,存在着一个root和若干个leaf. root负责管理这个,只有他能邀请一个leaf加入一个(ATM就是有根控制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对于无根的控制层,没有root,只有若干的leaf. 每一个leaf都能自己加入一个(IP就是无根控制的典型例子) 数据层也有“有根”,“无根”两种情况。对于有根数据层,从root发出的数据能到达每一个leaf,而从leaf发出的数据只能到达root.对于无根数据层,每一个leaf发出的数据能到达中的每一个leaf(甚至包括他自己)。每一个leaf也能接受里的任何数据包。二.IP地址 IP通信需要一个特殊的地址.IP地址是一D类IP地址,范围从224.0.0.0 到 239.255.255.255。其中还有很多地址是为特殊的目的保留的。224.0.0.0到224.0.0.255的地址最好不要用,因为他们大多是为了特殊的目的保持的(比如IGMP协议)三.IGMP协议 IGMP(internet网关管理协议)是IP的基础.在IP协议出现以后,为了加入对的支持,IGMP产生了。IGMP所做的实际上就是告诉路由器,在这个路由器所在的子网内有人对发送到某一个的数据感兴趣,这样当这个的数据到达后面,路由器就不会抛弃它,而是把他转送给所有感兴趣的客户。假如不同子网内的A,B要进行通信,那么,位与A,B之间的所有路由器必须都要支持IGMP协议,否则A,B之间不能进行通信。 当一个应用加入一个后,就会向这个子网的所有路由器发送一个IGMP加入命令,告诉他子网内有人对发送到某一个的数据感兴趣.路由器也会定时向子网内的所有终端发送一条查询消息,用于询问是否还有人对某个的数据感兴趣。如果有的话,终端就会回应一条IGMP消息,路由器则继续转发这个的数据。如果没有人回应这条消息,那么路由器就认为已经没有终端对这个的数据感兴趣,就不会在转发关于这个的数据了。在IGMP第二版中,一个终端推出以后,会向路由器发送一个推出消息,路由器也会通过这个消息来判断是否还要继续转发关于这个的数据了(IGMP第一版中没有这个功能)[这些事情都是底层的系统做的,你只要坐享其成就好了] 四. winsock 1 winsock 1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 建立支持数据报的scoket2. 把socket和本地的一个端口绑定(以后会通过这个端口进行数据的收发)3. 通过setsockopt IP_ADD_MEMBERSHIP加入一个4. 然后就能通过sendto / recvfrom进行数据的收法5. 通过 setsockopt IP_DROP_MEMBERSHIP离开一个6. 关闭socket如果你仅仅是想向一个发送数据,而不要接受数据,那么可不用加入,而直接通过sendto向发送数据五.winsock 2 winsock 2主要是通过WSAJoinLeaf来实现的(WSAJoinLeaf的行为,返回值根据socket的模式,的实现构架有很大的关系) winsock 2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 建立支持数据报的socket(用WSASocket建立socket,同2. 时设置的一些属性)3. 把socket和本地的一个端口绑定(以后会通过这个端口进行数据的收发)4. 通过WSAJoinLeaf加入一个5. 通过sendto / recvfrom进行数据的收发6. 直接关闭socket,7. 退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