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实验室建设方案

本文介绍了大数据实验室的建设背景,包括国家政策的推动和行业现状。当前,大数据产业在中国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文章详细阐述了大数据专业的背景和现状,指出在教学资源、实训环境和项目案例等方面的挑战。建设目标包括精准的培养方案、完善的教学资源、实训基地和智能教学分析。红亚教学平台作为教学实践的一部分,提供了实验平台、职业路径和项目路径等多种学习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大数据技能和实践能力。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大数据实验室建设方案

 

 

 

大数据发展背景

国家政策

2017年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思路、原则和目标,将引导大数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有力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2018年9月

工信部公示“2018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公布了包括大数据存储管理、大数据分析挖掘、大数据安全保障、产业创新大数据应用、跨行业大数据融合应用、民生服务大数据应用、大数据测试评估、大数据重点标准研制及应用、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平台及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平台等10个方向200个项目。

2019年11月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和《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推进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务实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开展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

行业现状

据相关资料显示,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及产业的不断发展,全球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态势。至此,IDC研究报告指出,根据ZDNET的统计预计到2020年,中国产生的数据总量将超过8.5ZB,是2013年的10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大数据市场空间巨大的同时,其产业规模也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已达2800亿元,截止至2017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增长至4700亿元,规模增速进一步提高至30.6%,初步测算2018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将达62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1.9%。并预测在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增长突破万亿元,达到了10100亿元,同比增长26.3%。

2015-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由此可知,随着来自政策、技术以及市场等各方面的力量推进之下,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潜力绝不能小觑。对此,业内人士还预期称,我国大数据产业正在从起步阶段步入黄金期,2020年中国有望成世界第一数据资源大国。

专业背景

大数据及相关专业是以计算机为基础,以挖掘、分析为主,以搭建、工具使用为辅,紧密面向行业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方向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数据运维与开发、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并行计算等多个专业方向。目前全国各类院校已陆续开始围绕大数据专业建设展开研究并申报大数据专业。

2016年,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南大学率先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17年,教育部批准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复旦大学在内的共计32所高校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18年3月,教育部发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计255所高校获批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及“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2019年3月,教育部发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计228所高校获批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及“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是2016年教育部公布的新增专业。2017年共有62所职业院校获批“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2018年共有148所职业院校获批“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2019年度新增195所高职院校获批“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截止目前,总计405所高职院校成功申请该专业。

 

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实验室建设方案 一、项目背景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建设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一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技术为核心的"新 IT"浪潮风起云涌,信息化应用进入一个"新常态".章鱼大数据为积极应对"互联网+"和大 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要求,开发建设物联网大数据平台。 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打造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监测管理、预测预警、应急指挥、 可视化平台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以信息化提升数据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及时准确掌握社 会经济发展情况,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牢牢把握 社会经济发展主动权和话语权。 二、物联网行业现状 数字传感器的大量应用及移动设备的大面积普及,才会导致全球数字信息总量的极 速增长.根据工信部的统计结果,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在2011年已经超过2300亿元,虽然 和期望的"万亿规模产业"还有一定距离,但已经不可小视。其中传感器设备市场规模超 过900亿元,RFID产业规模190亿元,M2M终端数量也已超过2100万个。另一个方面,我国的 物联网企业也呈现出聚集效应,例如北京中关村已有物联网相关企业600余家,无锡国家 示范区有608家,重庆、西安等城市也有近300家。从区域发展来看,形成了环渤海、长三 角、珠三角等核心区以及中西部地区的特色产业集群。 在2009年以前,可能没有哪家企业说自己是物联网企业.一夜之间产生的上千家物联 网企业,他们的核心能力、产品或服务价值定位、目标客户和盈利模式都是如何呢?首 先来看这些物联网企业从哪里来.现在的物联网企业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前的公用 企业转型,最典型的是电信运营商,他们有自己的基础设施,有客户资源,因此自然转型 到物联网行业。除了电信运营商,一些交通基础设施运营商、甚至是气象设施运营商, 也都转型为物联网企业。第二类是传统IT企业,例如华为、神州数码,以及众多上市公 司等。这一类公司也是在传统的优势积累基础上开拓物联网新业务。第三类是一些制造 企业,包括传感设备制造企业,网络核心设备制造企业,还包括如家电等一批传统制造企 业。这一类企业不能说没有大企业,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的核心能力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传感器和智能仪表,第二是嵌入式系统和智能装备,第三是 软件与集成服务. 再来看我国物联网应用的领域。通过对多个部委和地区的物联网专项进行汇总,下 图列出了目前提到最多,也是应用最成熟的八个领域。但是换个角度再看,不管是工业 控制、供应链管理、精准农业,还是建筑自动化、远程抄表、ETC,其实都并不是新的技 术领域,而是在物联网这个大概念下重新包装后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总的来说,物联 网应用传感器改善了信息获取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同时智能终端改变了人们利用和使用 信息的习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应用过于碎片化,缺少满足用户需求的创新型产品 /服务,行业间缺乏信息共享和应用协同渠道,以及安全和隐私保护重视不够。 三、建设目标 章鱼大数据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是顺应目前信息化技术水平发展、服务政府职能改革 的架构平台。它的主要目标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实现企业信用社会化监督,建立 规范化共建共享投资项目管理体系,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决策提供及时、准 确、可靠的信息依据,提高政务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促进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 制定统一信息资源管理规范,拓宽数据获取渠道,整合业务信息系统数据、企业单位数 据和互联网抓取数据,构建汇聚式一体化数据库,为平台打下坚实稳固的数据基础。 梳理各相关系统数据资源的关联性,编制数据资源目录,建立信息资源交换管理标准体 系,在业务可行性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推进信息公开,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经 济形势分析制度。 在大数据分析监测基础上,为政府把握经济发展趋势、预见经济发展潜在问题、辅助经济 决策提供基础支撑。 四、建设原则 物联网大数据平台以物联网数据资源为重点,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坚持"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协同共享,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深化应用、创新驱动"的原则 ,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结合我省经济发展与改革领域实际需求,明确总体目标和阶段 性任务,科学规划建设项目.先期完成大数据平台的整体架构建设,后期分步完成业务系 统的整合及相互间数据共享问题. 2、整合资源、协同共享.对信息资源统一梳理,建立经济发展与改革信息标准资源库和数 据规范,逐步消灭"信息孤岛",加快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建设共享共用的大数据中心,实现 业务协同. 3、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目的,突出重点,注 重实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