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最简单的办法,逐一测试每一个不大于这两个数中较小的那一个数。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signed main(){
int a,b;cin>>a>>b;
if(a<b)swap(a,b);//确保a>=b,即a是较大的,b是较小的
int gcd=1;
for(int r=2;r<=b;r++){
if(a%r==0&&b%r==0)gcd=max(gcd,r);
}
cout<<gcd;
return 0;
}
上述代码可以简单优化一下,由于要求最大的公因数,所以从较小数递减可能会快一些。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signed main(){
int a,b;cin>>a>>b;
if(a<b)swap(a,b);//确保a>=b,即a是较大的,b是较小的
int gcd=1;
for(int r=b;r>=2;r--){
if(a%r==0&&b%r==0){gcd=r;break;}
}
cout<<gcd;
return 0;
}
然后就是经典的欧几里得算法。
欧几里得算法,也称为辗转相除法。原理是通过不断用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并取余,直到余数为0,最后的除数即为最大公约数。
先附上欧几里得算法本人写的拙劣证明(可能有问题,欢迎指正,这是当时上这门课的时候随便写的,保留原状拍过来了)。
设x和y是正整数,并且0<y≤x,则x和y的最大公约数gcd(x,y)满足以下性质:
(1) 如果 x mod y = 0, 则gcd(x,y) = y;
(2)否则,gcd(x,y) = gcd(y,x mod y)
代码如下: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signed main(){
int a,b;cin>>a>>b;
if(a<b)swap(a,b);//确保a>=b,即a是较大的,b是较小的
int gcd=1;
while(a%b!=0){
//核心原理:
//a与b的最大公因数等于b与a mod b的最大公因数
int r=a%b;
a=b;
b=r;
}
cout<<b;
return 0;
}
最后是一道题目,被包装了,不太容易发现是求最大公因数的题目。
给定1∼n的一个排列,问能否只通过有限次交换距离为k的两数,使之变成升序排列。
假设这个排列现在被存放在一个数组a当中(从下标1开始)。
初态:1∼n的一个排列,a[i]在i的位置上,a[i]的下标是i。
终态:1∼n的升序排列,i在i的位置上,i的下标是i(或者也可以说,a[i]在a[i]的位置上,a[i]的下标是a[i])。
移动:元素a[i]要从初始位置i被移到最终的位置a[i]上,需要移动|a[i]-i|个位置。
综上,移动距离是|a[i]-i|。
而规定只能选择距离为k的两数交换,所以|a[i]-i|一定是k的倍数,k一定是|a[i]-i|的因数。
即k一定是|a[1]-1|,|a[2]-2|,|a[3]-3|,...,|a[n]-n|的因数。
更进一步,k一定是|a[1]-1|,|a[2]-2|,|a[3]-3|,...,|a[n]-n|的最大公因数的因数。
所以分析到这里,你已经清楚了本题根本就不是什么排序题目,是求n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题目。否则你会被卡时间。
那么,对于这个求n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问题,有没有什么技巧可以说的呢?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int long long
int n;int k;
int g;//所有|a[i]-i|的最大公因数
void gcd(const vector<int>&a){
for(int i=0;i<n;i++){
if(a[i]!=i+1)g=__gcd(g,abs(a[i]-i-1));
}
}
bool ask(int x){
if(g%x==0)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
signed main(){
cin>>n>>k;//分别表示排列的长度和询问的个数
vector<int>a(n);
for(int i=0;i<n;i++)cin>>a[i];
vector<int>x(k);
for(int i=0;i<k;i++)cin>>x[i];
gcd(a);
for(int i=0;i<k;i++){
if(ask(x[i]))cout<<"YES";
else cout<<"NO";
if(i!=k-1)cout<<endl;
}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