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工程
zhvsby
持之以恒,低调做人,认真做事,踏实前进,不要急功近利,万事先稳住,后思考再去做
展开
-
软件生命周期极各个周期任务
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也称为软件维护)3个时期组成,每个时期又进一步划分成若干个阶段。 软件定义时期的任务是: – 确定软件开发工程必须完成的总目标; – 确定工程的可行性; – 导出实现工程目标应该采用的策略及系统必须完成的功能; –软件定义时期通常进一步划分成3个阶段,即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 开发时期具体设计和实现原创 2008-11-25 22:51:00 · 2133 阅读 · 1 评论 -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的优点: –可强迫开发人员采用规范的方法(例如,结构化技术); –严格地规定了每个阶段必须提交的文档; –要求每个阶段交出的所有产品都必须经过质量保证小组的仔细验证。 瀑布模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基本上是一种文档驱动的模型。原创 2008-11-25 22:54:00 · 673 阅读 · 0 评论 -
快速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是不带反馈环的,这正是这种过程模型的主要优点: 软件产品的开发基本上是线性顺序进行的。能做到基本上线性顺序开发的主要原因如下: 快速原型的本质是“快速”。开发人员应该尽可能快地建造出原型系统,以加速软件开发过程,节约软件开发成本。原型的用途是获知用户的真正需求,一旦需求确定了,原型将被抛弃原创 2008-11-25 22:59:00 · 934 阅读 · 0 评论 -
螺旋模型
软件风险是任何软件开发项目中都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项目越大,软件越复杂,承担该项目所冒的风险也越大。软件风险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损害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产品质量。因此,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必须及时识别和分析风险,并且采取适当措施以消除或减少风险的危害。螺旋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使用原型及其他方法来尽量降低风险。理解这种模型的一个简便方法,是把它看作在每个阶段之前都增加了风险分析过程的快速原型模原创 2008-11-25 23:02:00 · 2924 阅读 · 0 评论 -
需求分析 之前该知道的几个问题
当决定要开始一个软件开发项目时, 通常我们要从"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做起. 但在开始具体的"需求分析"之前,首先要澄清以下问题: 1 程序是做什么用的? (the purpose of the application) 2 它的最终用户都是谁? (the target users) 3 开发小组都有那些人组成? (the staffing of the deve原创 2008-11-25 22:46:00 · 733 阅读 · 0 评论 -
需求分析之一
需求汇集最困难的部分不是记录使用者要什么而是在探索性开发性地帮助使用者找出他们到底要什么原创 2008-11-25 22:49:00 · 496 阅读 · 0 评论 -
敏捷的三种误区和五种改进
<br />三个主要误区<br />第一个是重视流程忽视人。敏捷宣言开明宗义指出“人和沟通胜过过程与工具”。但是仍然有很多企业试图通过创造一个完美的流程来实施敏捷。不可否认,合理的流程对于提高团队效率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企业真正要从敏捷改进中获益必须落实到人的改变上来。<br />第二个是重视管理轻视工程。很多团队将敏捷等同于开开站会、做做迭代、搞搞回顾。到头来,一切流于形式。敏捷说到底是对于软件工艺性的认识回归,那么持续集成、自动化测试、设计、重构这些手艺是绕不开的。不从这些根本的手艺上解决问题,各种眼花缭转载 2010-10-16 21:52:00 · 58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