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准
GB:GB/T 17626.2 IEC:IEC61000-4-2
2.实验波形
3.静电放电波形参数
4.测试等级
5.RS485接口防护
该器件具有7V和12V不对称的工作电压,ESD: SDT23C712L02(君耀电子)
6.ESD干扰的机理
ESD电压是以参考接(大)地板为基准,因此形成共模干扰电流;
两个导体间电压大于它们之间的空气或绝缘介质的击穿电压时,就会产生放电现象,产生电弧,1~10ns内,电流达到几十A甚至100A;
空气放电,会放电致距离最近的导体;
Tips:爬电距离的定义:沿绝缘体表面的最短距离。电弧通过介质的表面比通过空气传播得更远;
ESD的影响:
- 损坏器件
- 流经导体上产生电压脉冲,dv=L*di/dt
- 产生1~500MHz的强 瞬变磁场 ,感性耦合到临近的每一个布线回路
- 电磁场会耦合到长的信号线上(等效为天线)
任何用户可以接触到的点均需要测试;
7.ESD处置措施
7.1、通过绝缘阻断放电现象
空气隙够宽,爬电距离够大,能阻断静电放电(含二次放电)现象;
6mm爬电距离 ~ ±8kV空气放电,10mm爬电距离 ~ ±15kV空气放电;
加大距离也能弱化静电产生的电磁场的影响;
7.2、通过屏蔽防止ESD
利用金属机箱或屏蔽罩可以阻止ESD电弧影响以及相应的电磁场;对于接大地的机箱,爬电距离≥2.2mm,可以防止二级电弧;
PCB上设计静电引导PE线(ESD的放电棒);
机箱设计tips:开孔,孔径≤20mm,槽长≤20mm,孔比槽好,减少孔缝,开槽方向与ESD电流流向平行;
PCB边缘走一圈PE线(宽>2.5mm),圈开缺口,避免形成闭环。
7.3、通过良好的塔接与接大地泄放掉ESD电流
预计产品中ESD电流流过的路径;
设计低阻抗泄放通路(短而宽的带状导体,长宽比<5:1,3:1更优),通过大地泄放,电容也是高频电流通路。需减小路径中的寄生电感,敏感电路远离泄放路径。
7.4、通过良好的PCB布局布线弱化ESD的影响
环路、悬空的导线(天线)、寄生电感、分布电容,会接收ESD的影响;
减小环路面积,避免悬空的导线,减小地平面阻抗、减小走线电感、加大布线间距(减小分布电容)等主要措施
详细的设计注意事项,后续会单独写一篇文章。
7.5、做好IO接口的ESD防护
电缆拔插会产生瞬态的冲击电流与电压,被拔插的电缆上常带有静电荷;
用到的器件,齐纳管、肖特基二极管、TVS、ESD、电阻、电容、PCB上设计放电尖等;
也可能用到磁珠、共模电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