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敏捷迭代开发也有一个多月时间了,今天才突然想起来要写点东西,把自己学习和实践敏捷开发的想法写一下与大家分享,共同探讨什么是敏捷迭代开发?我们适合怎么样的敏捷模式?敏捷迭代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能否在实践中创新出中国式的敏捷迭代模式?
敏捷迭代开发早在几十年前其实就已经有雏形了。但似乎在计算机方面,中国总是要比国外“落后”那么多时间。从思想,到技术,再到计算机的核心-CPU等,长时间来我们都是在学习。哪一天出了一本书,关于一个新技术,立马会在国内各大论坛或博客掀起全民学习的热潮。但其实国外该项技术已经运用很广泛或者说已经处于一个非常稳定的阶段了。
敏捷迭代开发也不例外。在这10-20年时间,中国的计算机,或者准确点说是软件业,可以说是发展的很迅速,但依然摆脱不了跟在别人后面追的感觉。而且越追距离越远。敏捷在60年代美国宇航局(NASA)的一些项目中就已经开始实行了。当然当时也不叫敏捷开发,要说个准确点的名词,估计也就是“非瀑布”开发模式。60年代,我们还处在“三年灾害”,“大跃进”的时代,更别提什么计算机科学了,无线电已经算是当时很好的高科技产品了。但是在最近这20年内,国外的软件行业在敏捷模式的推动下,产生出了很多的大企业和知名公司,如微软、SUN、Yahoo、Oracle等,这些世界知名IT企业都是敏捷的先行者和推动者。我们现在学到的和实践到的敏捷概念,其实相比较而言,跟上世纪60、70年代的“敏捷”相比较而言,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了。从“非瀑布”模式到现在纯粹的敏捷迭代开发模式,让世界的软件行业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大量的软件技术应运而生,大企业更壮大,小企业成长无数。但有一点没有改变,就是我们中国的软件从业者依然在学习,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一本书或一个人完整介绍中国式敏捷迭代模式。我们是否应该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学习生涯中有所启示,有所总结,而不是一味的追求。
今天就先写个头,就当是整个系列的序吧。之后会介绍敏捷迭代开发方面的一些概念和思想,以及一些实际例子,包括自己亲身经历一些敏捷项目的经验总结。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