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要
- 规划成本管理:制定成本管理计划,用来指导后续的项目成本管理工作。
- 估算成本:估算各项进度活动的成本。(要使用管理储备时,走变更流程加入到成本基准中)
- 制定预算:把估算成本过程得出的各活动或工作的成本逐层向上汇总,建立成本基准。
- 控制成本:监督项目成本绩效,管理成本基准变更。
-
制定预算:项目预算=成本基准+管理储备; 合同价=利润+项目预算
- 成本基准的最大值 = 完工预算
-
控制成本 - 挣值管理
- 计划价值(Planned value)PV:在某个时间点,计划完成工作的预算价值
- PV=计划单价*计划工作量
- 挣值(Earned value)EV:在某个时间点,实际完成工作的预算价值 (EV的上限是完工预算BAC)
- 把计划工作挣回来的价值、“实现价值”。(在总的价值里,实现了多少)
- EV=计划单价*实际工作量
- 实际成本(Actual cost)AC:在某个时间点,实际完成工作所花费的成本,AC没有上限,
- AC=实际单价*实际工作量
- 完工预算(budget at completion)BAC:项目的总计划价值,PV的总和,又称为完工预算BAC,就是成本基准。
- 进度偏差 SV (大于0都是优秀的)
- SV=EV-PV=实际完成工作量预算单价-计划完成工作量预算单价
- =>(实际完成工作量-计划完成工作量)*预算单价
- 成本偏差 CV (大于0都是优秀的)
- CV=EV-AC=实际完成工作量预算单价-实际完成工作量实际单价
- => (预算单价-实际单价)* 实际完成工作量
- **进度绩效指数 ** (大于1都是优秀的)
- SPI=EV/PV
- => 实际完成工作量/计划完成工作量
- 成本绩效指数 (大于1都是优秀的)
- CPI=EV/AC
- => 预算单价/实际单价
- 完工尚需估算ETC:分两种情况 (剩余的价值)
- 非典型偏差:ETC=(BAC-EV)/1; 未来绩效将会改进,接下来的工作按时、按预算完成 拉回正轨
- 典型偏差:ETC=(BAC-EV)/CPI; 继续保持目前绩效,按目前趋势;(题目没有特殊说明默认典型偏差) 死性不改
- 完工估算EAC
- EAC=ETC+AC
- 非典型偏差:EAC= BAC-EV+AC;
典型偏差:EAC=BAC/CPI;
- 计划价值(Planned value)PV:在某个时间点,计划完成工作的预算价值
PMP之第七章-项目成本管理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4-07 19:53:38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