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的最小生成树prime算法【数据结构上机】

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Prim算法求解最小生成树的方法。通过详细的C++代码实现,展示了如何构建图的邻接矩阵,并利用Prim算法找到图的最小生成树。最后,输出了最小生成树的构成和总权重。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define MAXV 20			//最多顶点数
#define INF 32767       //INF表示∞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sum=0;

//typedef struct
//{
//	int num;						//顶点编号
//} VertexType;					//顶点类型
typedef struct  				//图的定义
{
	int edges[MAXV][MAXV]; 		//邻接矩阵存储图
   	int n,e;   					//顶点数,边数
//	VertexType vexs[MAXV];		//存放顶点信息
} MGraph;						//图的邻接矩阵类型

void Prim(MGraph g,int v)
{

	int lowcost[MAXV];			//顶点i是否在U中
	int min;
	int closest[MAXV],i,j,k;
	for (i=0;i<g.n;i++)          	//给lowcost[]和closest[]置初值
	{
		lowcost[i]=g.edges[v][i];
		closest[i]=v;
	}
	for (i=1;i<g.n;i++)          	//找出n-1个顶点
	{
		min=INF;
		for (j=g.n-1;j>=0;j--)       //在(V-U)中找出离U最近的顶点k
			if (lowcost[j]!=0 && lowcost[j]<min)
			{
				min=lowcost[j];
				k=j;			//k记录最近顶点的编号
			}
        sum=sum+min;
		printf(" 边(%d,%d)权为:%d\n",closest[k],k,min);
		lowcost[k]=0;         	//标记k已经加入U
		for (j=0;j<g.n;j++)   	//修改数组lowcost和closest
			if (g.edges[k][j]!=0 && g.edges[k][j]<lowcost[j])
			{
				lowcost[j]=g.edges[k][j];
				closest[j]=k;
			}
	}
}
int main()
{
	int i,j;
	MGraph g;
	g.n=6;g.e=10;
	int a[6][6]={
	{0,5,8,7,INF,3},
	{5,0,4,INF,INF,INF},
	{8,4,0,5,INF,9},
	{7,INF,5,0,5,6},
	{INF,INF,INF,5,0,1},
	{3,INF,9,6,1,0}};
	for (i=0;i<g.n;i++)		//建立图9.13(a)所示的图的邻接矩阵
		for (j=0;j<g.n;j++)
			g.edges[i][j]=a[i][j];
	cout<<"从顶点0开始的最小生成树构成如下"<<endl;
	Prim(g,0);
	cout<<"权值和为:"<<sum<<endl;
	printf("\n");
}

 

用c++实现一 实验目的 语法分析是编译程序中的核心部分。本实验通过设计一个典型的自上而下语法分析程序——LL(1) 语法分析程序,进一步理解并掌握语法分析的原理和实现技术。 二 实验原理 语法分析的主要任务是“组词成句”,将词法分析给出的单词序列按语法规则构成更大的语法单位,如“程序、语句、表达式”等;或者说,语法分析的作用是用来判断给定输入串是否为合乎文法的句子。 按照生成语法树的方向不同,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有两类:自顶向下分析和自底向上分析。自顶向下分析是从文法的开始符号出发,试推导出与输入单词串相匹配的句子。自底向上分析也称移进-归约分析方法,从输入单词串开始,试归约到文法的开始符。 预测分析法(LL(1)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从文法开始符S出发,从左到右扫描源程序,每次通过向前查看 1 个字符,选择合适的产生式,生成句子的最左推导。 三 实验步骤与要 1、 复习第4章,进一步理解LL(1)方法的原理和实现技术。根据预测分析程序模型,编写一个语法分析程序。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以下三项(由易到难)之一作为分析算法的输入:  根据文法,人工构造分析表M,在程序中直接输入表M。  输入文法的FIRST集和FOLLOW集,由程序自动生成该文法的预测分析表M。  输入文法,由程序自动生成该文法的预测分析表M。 2、 程序具有通用性,即所编写的LL(1)语法分析程序能够适用于不同的LL(1)文法以及各种输入单词串。 3、 有运行实例。对于输入的一个文法和一个单词串,语法分析程序应能正确地判断此单词串是否为该文法的句子,并能够输出分析过程。 4、 设计合理的数据结构,特别是文法、预测分析表、分析栈等的存储结构。 5、 画出程序流程,编写源程序。 6、 上机录入程序并调试通过,请指导教师审查程序和运行结果并评定成绩。 7、 撰写并上交实验报告,报告内容要见实验一。 四 上机安排 本实验共需8个学时,课内安排4个学时 五 补充材料 一个预测分析器由三部分组成: 1. 预测分析程序:即分析器的总控程序,基本上不随文法的改变而改变。下面给出预测分析程序的伪代码: BEGIN INITIAL: PUSH‘#’; PUSH 文法开始符 S; 读入第一个字符送a; REPEAT POP X; {弹栈,送入X} IF X∈VT THEN IF X=a THEN 读入下一个字符送a ELSE ERROR IF X∈VN THEN CASE M[X,a] OF ‘X→X1X2…Xn’:PUSH XnXn-1…X1; ‘X→ε’: SKIP; {空操作} ‘空白或错误码’:ERROR ENDCASE UNTIL X=‘#’ IF X=a=‘#’ THEN 正确接收输入串并停止 ELSE ERROR END; 2. 分析栈:存放替换当前非终结符的某个候选式的符号串(逆序存放在栈中) 3. 预测分析表(即LL(1)分析表),它是一个二维矩阵,根据FIRST集和FOLLOW集构造,表的每一行对应一个非终结符,每一列对应一个终结符,分析表可用数组M[A,a]表示,A∈VN,a∈VT或#。M[A,a]的内容(值)存放关于A的一条产生式,表明非终结符A和终结符a匹配时,应选择的后选式。当M[A,a]无内容时,表明出错。 分析器的总控程序大同小异,而LL(1)分析表却千差万别。所以,LL(1)分析表是进行预测分析的核心。 若能够构造一个不冲突的LL(1)分析表,则可知该文法是LL(1)文法,可使用LL(1)分析法进行分析。 LL(1)分析表构造算法: 对给定文法,先各产生式的FIRST集和FOLLOW集。 假定初始时分析表为空。 i:=n; {n是最大产生式编号,即产生式数} REPEAT 将编号为n-i+1的产生式A→α填入M[A,a]中 {填α即可} i:=i-1 UNTIL i=0 其余空白M[A,a]填入‘出错码’ {也可用空白表示出错}
最新发布
05-29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