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从来不晚
来源: 孙挺的日志
0.
今天几乎高兴了一天,不为自己,而是为一位朋友——
Ubao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了。
中午和丹吃完饭,刚走回办公室门前,遇见系主任James Smith,他说:"he is in the admitting list."
大概这就是所谓的“幸福来的太突然”,丹居然停工看《北爱》以示庆祝。
Anyway,这实在是一个太好的消息,于是我一定要写点什么。
1.
印象中最初的Ubao几乎可以被归为园子里的“问题少年”——游戏、宅,样样不少。
或许是因为他年龄小于作为同学的我们,在水工51这个家里,大家对他既会督促,又有些宽容。督促的结果是,他很融入集体,学习也就不至于落下太多;宽容的后果也很显然,他离所谓的“优秀”貌似有点远。
最初的两年匆匆而过,眼看身边一个个同学多多少少都在这个园子里攒了些什么;但Ubao好像还是Ubao,直到大三丹开始准备托福口语,随和的Ubao自然被“骗”去作伴。
2.
大概是丹对自己比较“苛刻”的习惯蔓延到了Ubao,游戏、宅这些关键词逐渐从Ubao这个篇目中被剔去了。我们每个人都能感觉到,Ubao不再是那个Ubao了。时间也进入了推研,这个本科中最后决定的时刻。
尽管较之以往有很大的进步,但Ubao没能像“理想”的那样——留在园子里继续读研,而是外推到了中科院。
“理想”和理想是不同的,大四时的Ubao用行动告诉着我这两个词的差别——
从以往观览别人游戏的“小弟”,转变为我们本科最后一年的班长,能有勇气去承担这个责任,并把水工51继续推向前进,其间的辛劳远非常人眼中推研过后的大四学生那种模样;
和我一起承担“绿化屋顶”的项目,负责模型验证部分的他,总会“纠缠”做实验的我,为几个参数“不依不饶”,让我不能也不敢偷懒;
……
“这小子,未来不会简单。”当时的我这么想,但还无法看到究竟他会有多么不简单。
3.
离开了园子,Ubao的消息少了起来。但每次大小的班级聚会见到他,总会觉得这个当年的“小弟”,又成熟了一些。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见过他之后,都会觉得:“嗯,这小子更学术了。”
的确,作为一名硕士生,这几年间Ubao的学术成就足以让我这个土博汗颜。但汗颜过后,却是由衷的为他高兴——他在努力着,他在成长着。
成长的细节我已无法补记,但去年夏天那个特殊的班会上,他那令人印象深刻的发言,才让我可以概画离开园子的两年里,他那努力付出的模样——就如顾校长所言的“去除光环意识,留住责任意识”,在中科院那个环境里,和从前的自己暗暗较劲,向未来的自己徐徐前行。
因为努力,所以发表SCI、托福过百、牛校Offer等等这些他的收获,在我于一个朋友的视角看来,都是那么赏心悦目。
4.
知乎上有个问题:大意是“我数学不好,是否还能做计算机的理论研究呢?”排名第一的答案在短短一周之内得到了130多票赞同,这个答案只有一句话——
"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在由衷为Ubao高兴的今天,写下这些字,给Ubao,给自己,给正在努力和将要努力的你们,因为努力从来不晚。
来源: 孙挺的日志
0.
今天几乎高兴了一天,不为自己,而是为一位朋友——
Ubao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了。
中午和丹吃完饭,刚走回办公室门前,遇见系主任James Smith,他说:"he is in the admitting list."
大概这就是所谓的“幸福来的太突然”,丹居然停工看《北爱》以示庆祝。
Anyway,这实在是一个太好的消息,于是我一定要写点什么。
1.
印象中最初的Ubao几乎可以被归为园子里的“问题少年”——游戏、宅,样样不少。
或许是因为他年龄小于作为同学的我们,在水工51这个家里,大家对他既会督促,又有些宽容。督促的结果是,他很融入集体,学习也就不至于落下太多;宽容的后果也很显然,他离所谓的“优秀”貌似有点远。
最初的两年匆匆而过,眼看身边一个个同学多多少少都在这个园子里攒了些什么;但Ubao好像还是Ubao,直到大三丹开始准备托福口语,随和的Ubao自然被“骗”去作伴。
2.
大概是丹对自己比较“苛刻”的习惯蔓延到了Ubao,游戏、宅这些关键词逐渐从Ubao这个篇目中被剔去了。我们每个人都能感觉到,Ubao不再是那个Ubao了。时间也进入了推研,这个本科中最后决定的时刻。
尽管较之以往有很大的进步,但Ubao没能像“理想”的那样——留在园子里继续读研,而是外推到了中科院。
“理想”和理想是不同的,大四时的Ubao用行动告诉着我这两个词的差别——
从以往观览别人游戏的“小弟”,转变为我们本科最后一年的班长,能有勇气去承担这个责任,并把水工51继续推向前进,其间的辛劳远非常人眼中推研过后的大四学生那种模样;
和我一起承担“绿化屋顶”的项目,负责模型验证部分的他,总会“纠缠”做实验的我,为几个参数“不依不饶”,让我不能也不敢偷懒;
……
“这小子,未来不会简单。”当时的我这么想,但还无法看到究竟他会有多么不简单。
3.
离开了园子,Ubao的消息少了起来。但每次大小的班级聚会见到他,总会觉得这个当年的“小弟”,又成熟了一些。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见过他之后,都会觉得:“嗯,这小子更学术了。”
的确,作为一名硕士生,这几年间Ubao的学术成就足以让我这个土博汗颜。但汗颜过后,却是由衷的为他高兴——他在努力着,他在成长着。
成长的细节我已无法补记,但去年夏天那个特殊的班会上,他那令人印象深刻的发言,才让我可以概画离开园子的两年里,他那努力付出的模样——就如顾校长所言的“去除光环意识,留住责任意识”,在中科院那个环境里,和从前的自己暗暗较劲,向未来的自己徐徐前行。
因为努力,所以发表SCI、托福过百、牛校Offer等等这些他的收获,在我于一个朋友的视角看来,都是那么赏心悦目。
4.
知乎上有个问题:大意是“我数学不好,是否还能做计算机的理论研究呢?”排名第一的答案在短短一周之内得到了130多票赞同,这个答案只有一句话——
"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在由衷为Ubao高兴的今天,写下这些字,给Ubao,给自己,给正在努力和将要努力的你们,因为努力从来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