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url不同
Hash :Hash模式url里面永远带着#号,我们在开发当中默认使用这个模式。
History:如果用户考虑url的规范那么就需要使用History模式,因为history模式没有#号,是个正常的url适合推广宣传。当然其功能也有区别,比如我们在开发app的时候有分享页面,那么这个分享出去的页面就是用vue或是react做的,把这个页面分享到第三方的app里,有的app里面url是不允许带有#号的,所以要将#号去除那么就要使用history模式。
2.http请求
Hash :仅 # 之前的内容包含在 http 请求中,后面部分虽然出现在 URL 中,但不会被包括在 HTTP 请求中,对后端完全没有影响,因此改变 hash 不会重新加载页面。
History:将url替换并且不刷新页面,http并没有去请求服务器该路径下的资源
3.History出现404
history 在刷新页面时,如果服务器中没有相应的响应或资源,就会出现404。(比如在访问二级页面的时候,做刷新操作)
hash 模式下,仅 # 之前的内容包含在 http 请求中,对后端来说,即使没有对路由做到全面覆盖,也不会报 404。
解决方案:如果 URL 匹配不到任何静态资源,则应该返回同一个 index.html 页面,这个页面就是你 app 依赖的页面。(后端人员配置一下apache或是nginx的url重定向,重定向到前端首页路由上)。开发时用hash模式,build时用history。
4.实现原理
History:利用了 html5 history interface 中新增的 pushState() 和 replaceState() 方法。
Hash:原理是 onhashchange 事件,可以在 window 对象上监听这个事件。
/*历史模式*/
<a class="api a">a.html</a>
<a class="api b">b.html</a>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注册路由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api').forEach(item => {
item.addEventListener('click', e => {
//阻止默认事件
e.preventDefault();
//当前链接
let link = item.textContent;
//创建一个历史记录,注册一个路由
window.history.pushState({ name: 'api' }, link, link);
}, false);
});
//监听路由,前进后退的时候触发
window.addEventListener('popstate', e => {
console.log({
location: location.href,
state: e.state
});
}, false)
</script>
/*哈希模式*/
<a class="hash a">#a.html</a>
<a class="hash b">#b.html</a>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注册路由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hash').forEach(item => {
item.addEventListener('click', e => {
//阻止默认事件
e.preventDefault();
//当前链接
let link = item.textContent;
location.hash = link;
}, false);
});
//监听路由,用hashchange事件
window.addEventListener('hashchange', e => {
console.log({
location: location.href,
hash: location.hash
});
}, false)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