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元数据:用数据的数据管理你的世界 Ch.1-2

元数据是一张地图,一种能用更为通俗易懂的形式表达对象复杂性的方法。

第一章 元数据概览

1、英语中的元数据一词最早出现于1968年,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集《形而上学》(Metaphysics)特别创造的词,指超脱于数据的事物,即有关于数据的一条或多条陈述。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这个词虽然是对希腊语前缀meta-的粗略翻译,却能与meta的日常用法保持一致,用于表明更高抽象层次的事物。

2、元数据前身:图书目录

尽管元数据一词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几千年来图书馆管理人员一直在工作中使用着元数据,只不过我们现在所谓的元数据在历史上被称为“图书馆目录信息”。图书目录中的信息解决了一个十分具体的问题:如何帮助用户在图书馆的馆藏书籍中找到具体的资料。

(1)第一套图书目录:卷录

收录著作的书名、作者、题材、摘要等,并按顺序进行排列,用户界面以卷轴的形式展现。

(2)排架表

手抄本出现,图书目录由原来以卷轴形式表现的用户界面转变为以图书的形式呈现。

(3)卡片式目录

分解了排架表,让添加、删除条目以及单独查找条目更加方便,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单独项目的记录以及所有项目共用的数据类别。

如果我们按照这两个维度分解目录卡,就能形成多个数据库以及现代现代化的元数据管理法。

3、既然我们拥有了对象本身,为什么还要保存有关对象的数据呢?

科学家、哲学家阿尔弗雷德 科日布斯基脍炙人口的名言“地图非疆域”可以回答这一问题:

在科日布斯基看来,语言就是一张地图,语言是一种手段,让我们把无比复杂的世界转化为一种更为通俗易懂的形式,指代某一事物的词语并不是事物的本身,仅仅是事物的简化表达而已。而地图分为许多类型,不同的地图发挥不同的作用,而且不可替代。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是将现实世界中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归结为人们在具体情形下需要的详细信息,地图非疆域,因为地图不仅仅是独立于疆域的对象,而且更加易于理解。同样元数据也是一张地图,元数据以一种更为通俗易懂的形式表达对象复杂性的方法。回到图书目录,图书目录能以简化的方式向图书馆用户表达图书馆藏书的信息,有了图书目录,图书馆用户能找到与自己需要的书相对应的记录,目录还能向用户提供最为关键的一条元数据:图书编目号码,图书编目号码与图书馆信息空间中的定位一一对应,用户能根据记录找到记录描述的实体对象。

为什么已经拥有了对象本身还要保存有关对象的数据呢?因为如果没有与存在于空间中的对象有关的数据,任何充分复杂的空间都与混乱没什么分别,即使某个对象存在于空间中,只要想再次找到这个对象,就要用到有关这个对象的元数据。

4、元数据,不再仅仅用于图书馆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