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酞菁钴和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用于电还原催化剂

通过原位聚合方法制备的酞菁钴/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能,电还原CO2的起始过电位低,法拉第效率高达90%,并且具有高催化转化频率和长期稳定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聚酞菁钴和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用于电还原催化剂

借助于碳纳米管特有的一维结构特点,利用酞菁钴聚合物与碳纳米管复合后产生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聚酞箐钴的导电性和电催化活性位点数量,加快了电催化还原CO2的动力学过程,从而获得了更佳的电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剂还原CO2的起始过电位可以和贵金属Au,Ag媲美,CO2转化生成CO的法拉第效率高达90%,且在相同过电势下的催化转化频率(TOF)超过了目前绝大多数有机或无机催化材料。此外,该催化剂能够维持长达24小时以上的电催化性能。

采用简单的原位聚合方法制备出聚酞箐钴/碳纳米管(CoPPc/CNT)复合材料。他们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方法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化学组成和形貌。结果显示,生成的CoPPc/CNT保持了碳纳米管原有的一维结构,且聚酞菁钴在碳纳米管外壁形成了一层厚度均匀的聚合物层(图二)。研究者们利用拉曼(Raman)、红外(FT-IR)、紫外可见吸收(UV-vis)、同步辐射(XANES、EXAFS)等光谱分析手段进一步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 (图三)。综合上述结果,此模板导向聚合的方法能够成功地制备出聚酞菁钴和碳纳米管有机-无机复合结构,得到了充分证实。区别于传统的大环分子与碳材料相互间的共价或非共价的键连方式,该工作中采用的模板导向聚合作用能够大大提高有机相的物理化学稳健性。

图二. CoPPc/CNT催化剂的制备流程及结构表征,包括SEM,TEM,HAADF以及EDS mapping

 

产品名称 别名 英文名称 cas
酞菁二锂   Phthalocyanine Dilithium 25510-41-2
5,10,15,20-四苯基-21H,23H-卟啉锌(II)
锌(II)TPP
四苯基卟啉锌(II) 5,10,15,20-Tetraphenyl-21H,23H-porphine Zinc(II)
Zinc(II) TPP
14074-80-7
2,3,7,8,12,13,17,18-八乙基卟啉 2,3,7,8,12,13,17,18-八乙基-21H,23H-卟吩 2,3,7,8,12,13,17,18-Octaethylporphyrin 2683-82-1
二氯酞菁锡(IV) 酞菁二氯化锡(IV) Tin(IV) Phthalocyanine Dichloride 18253-54-8
酞菁二钠   Disodium Phthalocyanine 25476-27-1
5,10,15,20-四(2,4,6-三甲苯基)卟啉 5,10,15,20-四(2,4,6-三甲苯基) -21H,23H-卟吩 5,10,15,20-Tetrakis(2,4,6-trimethylphenyl)porphyrin 56396-12-4
5,9,14,18,23,27,32,36-八丁氧基-2,3-萘酞菁铜(II)
铜(II)-5,9,14,18,23,27,32,36-八丁氧基-2,3-萘酞菁
5,9,14,18,23,27,32,36-Octabutoxy-2,3-naphthalocyanine Copper(II) Copper(II) 5,9,14,18,23,27,32,36-Octabutoxy-2,3-naphthalocyanine 155773-67-4
四苯基卟啉氯化铁(III) 5,10,15,20-四苯基-21H,23H-卟啉氯化铁(III)
5,10,15,20-Tetraphenyl-21H,23H-porphine Iron(III) Chloride
Iron(III) Tetraphenylporphyrin Chloride 16456-81-8
酞菁铁(II) (升华提纯) Phthalocyanine Iron(II) (purified by sublimation) Iron(II) Phthalocyanine (purified by sublimation) 132-16-1
[5-[双(4-己基苯基)氨基]-15-[2-(4-羧基苯基)乙炔基]-10,20-双(3,5-二-叔丁基苯基)卟啉]合锌(II) YD2 [5-[Bis(4-hexylphenyl)amino]-15-[2-(4-carboxyphenyl)ethynyl]-10,20-bis(3,5-di-tert-butylphenyl)porphyrinato]zinc(II) 1201915-91-4
酞菁锡(II) Phthalocyanine Tin(II) Tin(II) Phthalocyanine 15304-57-1
酞菁镁(II) Phthalocyanine Magnesium(II) Magnesium(II) Phthalocyanine 1661-03-6
5,10,15,20-四(2,6-二氯苯基)卟吩 5,10,15,20-四(2,6-二氯苯基)卟啉 5,10,15,20-Tetrakis(2,6-dichlorophenyl)porphyrin 37083-37-7
2,3,7,8,12,13,17,18-八氟-5 ,10,15,20-四(五氟苯基)卟啉 全氟-5,10,15,20-四苯基-21H,23H-卟啉 2,3,7,8,12,13,17,18-Octafluoro-5,10,15,20-tetrakis(pentafluorophenyl)porphyrin 121399-88-0
酞氰化锌 (升华提纯) 酞菁锌 Zinc Phthalocyanine (purified by sublimation)
内容概要:本文针对火厂参与直购交易挤占风上网空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风火打捆参与大用户直购交易的新模式。通过分析可再生能源配额机制下的双边博弈关系,建立了基于动态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博弈模型,以直购直购量为决策变量,实现双方收益均衡最大化。论文论证了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并提出了基于纳什谈判法的风-火利益分配方法。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增加各方收益、促进风消纳并提高网灵活性。文中详细介绍了模型构建、成本计算博弈均衡的实现过程,并通过Python代码复现了模型,包括参数定义、收益函数、纳什均衡求解、利益分配及可视化分析等功能。 适合人群:力系统研究人员、能源政策制定者、从事力市场交易的工程师分析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理解风火打捆参与大用户直购交易的博弈机制;②为力市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技术支持;③评估不同政策(如可再生能源配额)对力市场的影响;④通过代码实现可视化工具辅助教学研究。 其他说明:该研究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通过详细的代码实现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此外,论文还探讨了不同场景下的敏感性分析,如证书价格、风比例等对市场结果的影响,进一步丰富了研究内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