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成员函数的特性,掌握静态成员、友元等概念。
实验内容
1、调试下列程序,写出输出结果,并分析输出结果。
程序如下:
//sy4_1.cpp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My
{
public:
My(int aa)
{
A=aa;
B-=aa;
}
static void fun(My m);
private:
int A;
static int B;
};
void My::fun(My m)
{
cout<<"A="<<m.A<<endl;
cout<<"B="<<B<<endl;
}
int My::B=100;
int main()
{
My p(6),Q(8);
My::fun(p);
Q.fun(Q);
return 0;
}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如下:
程序分析:非静态数据成员从属于某个对象,而静态数据成员从属于整个类。 执行语句 1 调用构造函数,使得对象 P ,Q 的数据成员 A 的值分别是 6 和 8,因 此 fun( )中输出数据成员A的值分别是6和8。 数据成员B的值的初始值是100,执行语句1,创建对象P时,B的值改变为94,再创建对象Q时,B的又有被修改为86,因此fun( )中输出数据成员B 的值都是86。
2、分析并调试程序,完成下列问题。
//sy4_2.c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