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cessing
zgc261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processing 学习第二天笔记
第二天 连接点第二部分 今天的例子和昨天的类似,只不过我们将使用随机点代替固定点,连接点的时候也将采用不同的方式。如果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某一个我们定义的数,我们就把这两个点连接起来。并且将连线的透明度与两点距离相关联,距离越大,连线就越透明。 我们用 dist()函数来计算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前两个参数是第一个点的x坐标和y坐标。第三,第四个参数是另外一个点的x坐标和y坐标。返回值为一个floa转载 2013-11-25 23:51:57 · 1246 阅读 · 0 评论 -
processing第三天学习笔记
第三天是关于绘制三角形的,但我们并不是直接使用 triangle()函数,而是画点和线,我们会限制线条,只绘制基于规则三角形的网格。为了使它更有趣,稍后我们会加入一些动画效果。 图画的起始点位于窗口中央,因为我们要使线条动起来,所以我们需要跟踪当前点和前一个点的位置,把它们用线连接起来。我们还需要一个半径来计算新的点。我们最好在程序的开头就定义好这些变量。 float radius = 20;转载 2013-11-25 23:53:22 · 2211 阅读 · 0 评论 -
processing 第四天学习笔记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如何使用processing绘制更复杂的图形。我们会用到 beginShape(), endShape()和 vertex()这三个函数在屏幕上画一个星星。最开始我们声明一些变量,用来计算星星的点:内半径,外半径,尖角的个数和一个用来保存点坐标的数组。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数组的元素个数是 2*numSpikes(尖角数量的两倍),因为其中既有内半径上的点又有外半径上的点。 floa转载 2013-11-25 23:56:00 · 3302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