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的发明者是本贾尼·斯特劳斯特鲁普(Bjarne Stroustrup),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及C++发展背景的逐步说明:
1. 个人背景
- 出生时间:1950年12月30日(丹麦奥胡斯)
- 教育经历:
- 1975年获得丹麦奥胡斯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 1979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 职业经历:
- 曾在贝尔实验室(Bell Labs)工作,主导C++的初期开发。
- 现任摩根士丹利技术部门董事总经理、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
2. C++的诞生背景
- 动机:
- Stroustrup在博士期间使用Simula语言时,发现其面向对象特性强大但运行效率低,而C语言高效但缺乏抽象能力。
- 目标:结合C的效率与Simula的抽象机制,开发一种支持复杂系统开发的高效语言。
- 发展过程:
- 1979年:在贝尔实验室启动“C with Classes”项目,添加类(
class
)、继承等特性。 - 1983年:正式命名为“C++”(“++”表示对C的增强)。
- 1985年:发布首个商业编译器,出版经典著作《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 1998年:ISO/IEC发布首个国际标准(C++98),后续迭代包括C++11、C++20等重大更新。
- 1979年:在贝尔实验室启动“C with Classes”项目,添加类(
3. C++的设计理念
- 核心原则:
- 零开销抽象:高级特性不应牺牲性能。
- 直接映射硬件:保留C的底层控制能力。
- 多范式支持:融合面向对象、泛型(模板)、过程式编程。
- 关键特性:
- 类与对象、模板、异常处理、STL(标准模板库)等。
4. 影响与荣誉
- 行业地位:
- C++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Windows/Linux内核)、游戏引擎(Unreal)、高频交易等领域。
- 2022年TIOBE排行榜稳居前5,长期作为高性能系统开发的首选语言。
- 个人荣誉:
- 2018年图灵奖(计算机领域最高荣誉),表彰其“开创性贡献”。
-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等称号。
5. 著作与思想
- 经典书籍:
-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被称为“C++圣经”)。
- 《A Tour of C++》《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4th Edition》等。
- 核心观点:
- 强调“工具服务于需求”,反对过度设计。
- 倡导开发者理解语言特性背后的逻辑,而非机械记忆语法。
6. Stroustrup的持续贡献
- 长期参与C++标准化委员会(ISO/IEC JTC1/SC22/WG21),推动语言现代化。
- 提倡渐进式改进,例如C++11引入的自动类型推导(
auto
)、智能指针等。
总结
Bjarne Stroustrup通过C++成功平衡了效率与抽象,彻底改变了系统级软件开发范式。他的工作不仅创造了通用语言标准,更影响了Java、C#等后续语言的设计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