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T1聊天的简单记录。
起初,上帝创造了Internet,他告诉程序员,这协议里的一切,你们都可以用,唯有那树上的小甜饼(Cookie),你们不要去吃。吃了必死。
上帝认为,服务器端应该是始终无状态的,这样才能保持性能,分布性,可靠性。但是,Web的发展,越来越超出上帝的预料,从Cookie到Session,服务器端记录了越来越多状态。这些都是违背HTTP/URI/WWW的很多协议设计的本意的。
所以,Fielding主教出来说,你们要回归原始教旨,这样才能符合当初设计Internet的本意。
REST,简单的说,就是表现状态的迁移,
表现,不那么学术的说,就是HTTP协议中的Request和Response
状态,就是某一个静止的时刻,当你的请求已经得到了相应的状态
状态的迁移,就是指,你从一个页面,跳转到下一个页面
REST,就是我们5~10前的Web的情况。那个时候,大多数页面都是静态的。人们浏览网络,就是在HTML页面网络里跳来跳去。
REST这篇论文,就是告诉世人HTTP和URI到底为何这样设计,他们到底应该如何使用。哪怕是到了目前这样的应用复杂程度,我们还是不该违背当年设计者的初衷。
现在这个教义还是比较混乱的,除了主教,别无权威,还是看原文吧。
起初,上帝创造了Internet,他告诉程序员,这协议里的一切,你们都可以用,唯有那树上的小甜饼(Cookie),你们不要去吃。吃了必死。
上帝认为,服务器端应该是始终无状态的,这样才能保持性能,分布性,可靠性。但是,Web的发展,越来越超出上帝的预料,从Cookie到Session,服务器端记录了越来越多状态。这些都是违背HTTP/URI/WWW的很多协议设计的本意的。
所以,Fielding主教出来说,你们要回归原始教旨,这样才能符合当初设计Internet的本意。
REST,简单的说,就是表现状态的迁移,
表现,不那么学术的说,就是HTTP协议中的Request和Response
状态,就是某一个静止的时刻,当你的请求已经得到了相应的状态
状态的迁移,就是指,你从一个页面,跳转到下一个页面
REST,就是我们5~10前的Web的情况。那个时候,大多数页面都是静态的。人们浏览网络,就是在HTML页面网络里跳来跳去。
REST这篇论文,就是告诉世人HTTP和URI到底为何这样设计,他们到底应该如何使用。哪怕是到了目前这样的应用复杂程度,我们还是不该违背当年设计者的初衷。
现在这个教义还是比较混乱的,除了主教,别无权威,还是看原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