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花姐,专注于分享 Python 技术的公众号博主。今天我们来聊聊最近在 AI 开发圈里炸裂的一个新名词——MCP。你可能会想:“这是什么鬼?我又得学新东西了?”别急,花姐带你一步步搞懂 MCP,顺便教你用 Python 写个 Hello World,保证你不掉队,甚至能领先一步!
什么是 MCP?
MCP,全称 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协议),是由 Anthropic(Claude 背后的公司)推出的一个开放协议。它的作用就像是 USB-C 接口一样,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让 AI 模型可以快速接入各种数据源和工具。你只需要配置一次,AI 就能通过 MCP 与数据库、API、文件系统等进行通信,再也不用为每个工具写一堆重复的代码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我们有个机器学习模型,它用来预测股票价格。如果没有MCP,当你输入“今天股市开盘如何?”这个问题时,模型可能无法正确理解你的意思,因为它没有清楚的上下文来处理股市的实时信息。而有了MCP,它就能清楚知道今天是“股市开盘时间”,“大盘的最新行情”,“个股行情”,根据最新的市场数据给出合理的答案。
这样,MCP就好比是一把“钥匙”,让模型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解锁不同的任务。😉
MCP 的架构非常简单,分为三部分:
- MCP 主机(Host):如 Claude、IDE、AI 助手等,发起与外部数据源或工具的交互。
- MCP 客户端(Cl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