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常用命令整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系统的各种常用命令,包括文件和目录的复制、删除、移动、查看,权限管理,后台操作,系统状态监控,网络管理,以及用户和组管理等。通过这些命令,你可以高效地管理和维护Linux系统。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文章目录

date(用于查看时区)

date -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表示我们国家的东八区(+0800)

cp(用于复制文件)

cp [-option] 源文件 目标文件

option:
	-r :递归处理,指定目录下文件与子目录一并处理
	-u :源文件较新或没有目标文件,常用于备份

rm(用于删除文件)

rm [-option] 文件名

option:
	-f :强制删除
	-r :循环递归删除,常用于删除目录
常用 rm -rf 删除文件夹及包含文件目录

mv(用于移动文件或目录)

mv 源文件 目标文件

cat(用于查看文件内容)

cat [-option] 文件名

option:
	-n :显示行号
	-b :显示行号,但空行不算
	-v :显示控制符号

more (查看文件内容)

more 文件名

  • 可以翻页显示文件内容,但只能向前移动

less 文件名(查看文件内容)

less [-option] 文件名

  • 可以上下翻页查看内容
  • -N :显示每行行号

head(用于查看文件头几行内容)

head [-option] 文件名

option:
	-n :指定显示多少行,默认是10行

tail(用于显示文件尾几行内容)

tail [-option] 文件名

option:
	-n :指定显示多少行,默认是10行
常用 tail -f filename 来循环读取打印尾部内容

ls -il

  • 查看inode(索引结点)号

chwon(用于变更文件目录的所有者和所属组)

chwon [-option] user:group 目录或文件名

option:
	-R :连同目录下所有文件以及子目录都变更

chmod(用于变更文件目录的权限)

chmod [-option] 目录或文件名

option:
	-R :连同目录下所有文件以及子目录都变更

1、权限掩码umask

有字母表示 1 ,无字母表示 0
例如:rwxrw_ _ _ _ 表示成二进制形式为111110000
例如八进制权限变更:chmod 760 filename

2、ugo法

权限属性分三组:所有者(user)、群组(group)、其他(other)
例如:chmod ug=rwx,o=r filename
//表示修改文件所有者和群组权限为读/写/执行,其他权限为读

3、ugo±法(用于增加或减少权限)

例如:chmod g-w,o+w filename
//表示文件所属组减少写权限,其他增加写权限

which(用于寻找可执行文件)

which 文件名

whereis

whereis [-option] 文件名

option:
	-b :只查找二进制文件
	-m :只查找说明文件

find(用于对指定目录及子目录进行文件搜索)

find [path] [-option] 文件名

option:
	-name filename :寻找文件名为filename的文件(可使用通配符)
例如:find /etc -name '*https*' //表示查询包含https的文件

locate(用于查找文件,比find快)

locate 文件名

  • 在已建立的数据库中查找,而不是在硬盘上查找

updatedb

  • 更新数据库

一、后台操作命令

在后台执行命令

	nohup command & 
		//nohup 命令默认将输出重定向到 nohup.out 这个文件,可以使用 tail 命令跟踪 nohup.out 这个文件观察程序的输出
	
	tail -f nohup.out
	
	find / -name 文件名 &	//表示查找文件并让他在后台运行

停止当前进程

	Ctrl + Z

查看正在运行的命令进程

	jobs

将程序调度到后台运行

	bg %[命令编号]

将程序调度到前台运行

	fg %[命令编号]

二、系统状态监控

ps(用于显示当前系统中运行的程序)

ps [-option]

常用命令:
	ps aux	//表示列出目前所有正在内存当中的程序
	
	ps -ef	//表示列出系统中所有的进程

w(用于查看当前系统负载)

vmstat(用于监控当前系统状态)

  • 了解负载压力具体在哪里(CPU、内存、磁盘等)

三、网络管理

ifconfig(用于显示或设置网卡)

例如:
	ifconfig etho 172.18.31.72	//表示修改系统ip地址为172.18.31.72,暂时修改
	
	ifconfig etho down 	//表示禁用etho网卡
	
	ifconfig etho up 	//表示启用etho网卡

netstat(用于显示网络状况)

netstat [-option]

常用命令:
	netstat -lnp	//用于显示当前系统启用那些端口
	
	netstat -an 	//用于显示网络连接状况
	
	例如:
		netstat -an | grep 22	//查看是否有程序占用22端口

ping(用于测试目标与本机的连接状况)

ping [-option] 目标

option:
	-c 数字 :用于指定测试次数,若不设置,将无休止的进行测试,可ctrl + c停止

四、Linux文件打包压缩命令

bzip2(压缩后缀为.bz2)

bzip2 [-option] 文件名

option:
	-d :解压被压缩的文件(支持.bz2、.bz、.tbz为后缀的文件)
	-z :压缩指定为.bz2为后缀的文件
	-k :压缩后保留原文件

gzip

gzip [-option] 文件名

option:
	-d :解压被压缩的文件(.gz为后缀的文件)
	-数字 :指定压缩率,1为最低(快),9为最高(慢,压缩后文件最小),默认为6

zip(用于将一个或多个文件压缩成一个压缩包)

zip 压缩名 文件列表

例如:
	zip ims.zip test1 test2 test3  //表示把test1 test2 test3三个文件压缩成ims.zip压缩包
	
	unzip ims.zip  //表示解压缩包

tar(打包工具,用于文件归档管理)

tar [-option] 包名 被打包的文件名

option:
	-c :建立一个包
	-t :查看包中文件
	-v :打包过程中显示被打包的文件
	-f :需要打包的内容为文件
	-x :解开一个包
	-z :同时启用gzip工具进行压缩或解压
例如:
	tar -cvf ims.tar test1 test2	//表示将多个文件打包成ims.tar包
	
	tar -xvf ims.tar	//表示解开ims.tar包
	
	tar -zcvf ims.tar test1 test2	//表示打包再压缩
	
	tar -zxvf ims.tar	//表示解包解压

reboot(系统重启)

shutdown -r now(系统重启)

halt

halt [-option]

option:
	-p :挂起系统后关闭系统

五、用户和组管理

groupadd(用于添加新组群)

groupadd [-option] 群组名称

option:
	-g GID :设定创建的群组GID
  • 不加 -g 系统会自动分配一个

groupdel(用于删除存在的群组)

groupdel 群组名称

option:
	-g GID :设定创建的群组GID

useradd(用于创建新用户)

useradd [-option] 用户名称

option:
	-u UID :设定UID,若不指定系统自动分配
	-g GID或groupname :指定新增用户所在群组,若不指定系统自动创建和用户名同名的群组
	-M :不建立“家”目录,若不使用,默认建立

userdel(用于删除已存在的用户)

userdel [-option] 用户名

option:
	-r :将该用户的家目录和邮件文件一并删除

usermod(用于修改用户信息)

usermod [-option] 用户名

option:
	-u UID :设定用户的UID
	-g GID或groupname :设定所属群组
	-G GID或groupname :设定附加群组

id

id [username]

  • 用于显示用户的UID、GID以及拥有群组

groups

groups [username]

  • 用于显示用户所属群组信息

六、磁盘管理

df(用于显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df [-option]

option:
	-i :使用inodes显示结果
	-k :使用KBytes显示结果
	-m :使用MBytes显示结果

du(用于查看目录文件所占空间大小)

du [-option] [目录名称]

option:
	-b :列出的值以bytes输出
	-k :列出的值以kb输出
	-m :列出的值以mb输出
	-s :只列出总值

fdisk (用于显示或进行分区)

fdisk [-option] [设备名称]

option:
	-l :显示分区情况
  • 不加参数表示分区

七、设备挂载

mount (用于挂载存储设备)

mount [-ahlv]

mount -t 文件系统类型 设备名称 挂载点

option:
	-a :依照/etc/fstab的内容挂载所有设备
	-h :mount帮助信息
	-l :列出当前挂载的所有设备与挂载点
	-v :列出mount的版本
	-t :指定挂载的存储设备的文件系统,比如vfat、fat、ext、ext2、ext3、ext4、iso9660、ntfs等
例如:
	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myd	//表示将设备/dev/cdrom挂载到挂载点/mnt/myd

umount(用于卸载已挂载的设备)

umount 挂载点或设备名称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