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js 中 异步调用的猜想

js 进行网络异步调用大家都知道,核心是XMLHTTPRequest 对象.通过此对象可以跟服务器交互.但是异步在js 里面是如何实现的呢?

异步调用:当一个异步过程调用发出后,调用者不能立刻得到结果。实际处理这个调用的部件在完成后,通过状态、通知和回调来通知调用者。

同步调用:就是在发出一个功能调用时,在没有得到结果之前,该调用就不返回.

举个栗子:

同步调用:下班回家,要先用钥匙开门,然后才能进入房间;饭做好了,才能吃饭………;
异步调用:按下电饭煲的开始煮饭按钮,然后去看电视,同时等电饭煲哒的一声,就知道饭已经做好了.

默认情况下,js的代码执行都是顺序同步执行的.而且js是单线程的,这意味着你不能通过开一个新的线程来执行一个任务,然后又执行其它的任务.

不过js 可以用线程队列的方式来模拟多线程.比如我要执行一个费时的工作,但这个费时的工作,并不影响我做其它的事情,这个时候完全没有必要一直等它执行完成了,再去
做其它事情.

而是,把这个事情放到线程的队列里面,然后我再接着做别的事情.(注意这两个事情是没有任何关联的)

那么如何把费时的事情放到线程队列中,等待被处理呢?
下面是我个人的猜想: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async</title>

        <style>
            #message{
                color:red;
                width:500px;
                height:200px;
                border:2px green solid;
            }
        </style>
    </head>

    <body>
            <div id = 'message'>init</div>
    </body>

    <script>


        function hardOperate(count,callback){

            setTimeout(function(){

                var i = 0;  

                while(i < count)
                {
                    console.log('do :' + i )
                    i ++;
                }

                callback(i);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essage').innerText = 'Loading........'

        }


        function finished(value){
            document.getElementById('message').innerText = value+'';
        }


        hardOperate(100000,finished);


    </script>

</html>

在100000次循环中,浏览器页面并没有发生卡白.除了最开始加载页面代码的时候有一点短暂的卡,这个跟js代码执行没有关系.

参照:https://github.com/oadaM92/oadaM92-blog/tree/master/blogs/2016-03-21-setTimout(0)

发现自己的看法太片面,其实还有事件驱动模式,发布订阅模式和promise

极化码(Polar Code)是由土耳其科学家Erdal Arıkan在2009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纠错编码技术。它通过利用信道的极化现象,将虚拟信道分为误码率接近0和接近1/2的两类。在编码设计中,数据被放置在误码率极低的信道上,从而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极化码的主要优势在于其理论编码容量能够达到香农限,并且构造方法较为简单。 MATLAB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数学计算和编程工具,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在极化码的研究中,MATLAB可用于构建编码和解码算法,模拟数据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传输效果,验证理论性能,并优化相关参数。 SC(Successive Cancellation,逐位取消)译码是极化码的基本解码方法。它从最可靠的比特开始,依次解码每个虚拟信道,且每个比特的解码结果会影响后续比特的解码,因为它们之间存在依赖关系。虽然SC译码的实现较为简单,但其计算复杂度较高,随着码长的增加,解码时间会线性增长。 SCL(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逐位取消列表)译码是SC译码的改进版本。它通过引入列表机制,同时处理多个路径,从而增强了错误校正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错误率。与SC译码相比,SCL译码虽然需要消耗更多的计算资源,但能够提供更好的性能。 一个完整的MATLAB仿真资源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编码模块:用于实现极化码的生成,包括码字构造和极化矩阵操作等。 信道模型:用于模拟各种通信信道,例如AWGN(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或衰落信道。 SC/SCL译码模块:包含SC译码和SCL译码的算法实现。 误码率(BER)计算:通过比较发送和接收的码字,计算误码率,以评估编码性能。 性能曲线绘制:绘制误码率与信噪比(SNR)之间的关系曲线,展示不同译码策略的性能差异。 使用说明:指导用户如何运行仿真,理解代码结构,以及如何调整参数以进行自定义实验。 代码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