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字,是由于和部门同事的一次关于离职的谈话。
事情的起因是,部门里有个同事小赵,因为他朋友开了一家公司,找他过去帮忙,给他的薪资比现在涨了50%,所以小赵离职去了他朋友的公司。关键是,这件事直接影响部门里的另一个同事小周,也开始心思浮动,工作心不在焉,有意无意的有离职的打算。
见此情况,我特地找小周聊了一次,想听听他的想法或打算。莫约一个小时的谈话,大体情况如下:
我:有离职的想法吗?
小周:确实有离职的想法。
我:因为什么原因呢?
小周:小赵离职了,我们一起入职的,在公司好几年了,剩下的同事大都比我们晚,小赵走了,所以也想走。
我:……还有其它原因吗?
小周:小赵现在工资比我高很多,我也想跳槽涨一下工资。
我:小赵现在的工作是他朋友的公司,所以工资比较高,高于你们现在职位的市场薪资不少,你这道这件事情吗?
小周:知道。
我:所以,你即便跳槽,你的薪资可能会涨,但也很难涨到他的程度。
小周:我知道。
我:所以,你还是因为他走了,所以你也想走。
小周:是的。
……
团队中,某一个人离职,原有的工作环境被打破,影响其它人也人心浮动而想离职的情形,我相信很多人都碰到过。特别是小团队,长期一起工作,关系很融洽,一旦其中有人离职,特别是如果离职的比例还比较高,剩下人的感受就是强烈的想离职,不为什么原因,就是不习惯环境的打破,也想换一个环境,出现盲从心理。典型的为了离职而离职。
回来再说小周,他现在面临2个问题:
1、盲从的离职心理;
2、希望加薪;
先说第一个问题。我给小周的建议是:面对同事的离职,你不认为现在是一个机会吗?
小周愕然。
我给小周解释我的建议。公司员工在职的服务年限分布,是一个金字塔形,越往塔尖,服务年限越长,人数也越少。同时,公司管理层的分布也是一个金字塔形,越往塔尖,级别越高,人数也越少。通常这两个金字塔有很高的匹配度,不信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公司的这两个金字塔结构,是不是这样。
虽然,IT行业的公司并不是论资排辈的,但是,如果你在一个公司呆的时间越长,你就会越了解这个公司的运作,熟悉公司的产品和业务,相对于不熟悉这些的同事,你自然会被放在管理的位置。当然,前提是你的能力足够,否则在哪家公司也都一样上不去。相反的,在一个公司呆的时间比较短,对公司的运作,公司的产品以及业务,肯定会生疏些。也就必然的无法和公司的资深员工相比。这就是时间带来的优势。
当然,上面是大概率情况。不排除部分新晋员工,勤奋而且有天赋,很快就能做得比老员工还要好。这种情况也有,但是并不多。而且,在老员工和这种新晋员工能力相当的情况下,公司多数会用老员工来管理。因为,公司还需要考虑人际关系的因素,老员工多数情况下,更能拢得住人。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能明白,面对同事的离职,为什么建议小周这是一个机会了。因为,小周在公司的金字塔上,又往塔尖的方向挪了一步。小周现在需要做得就是更加用心的熟悉公司业务,提升自身的能力,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机会。
再来说第二个问题。关于跳槽加薪。
大家都知道跳槽加薪比在公司每年加薪要快很多。但是,当你面对加薪这个问题时,你要考虑你的沉没成本问题,而不仅仅只看能加多少钱。你需要考虑你已经在目前工作中的投入,换了新工作后,你熟悉新工作需要产生的投入等等。特别是你目前所在公司的发展情况,以及你在目前公司的上升通道,你是否应该抛弃。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马云和他的十八罗汉,最初拿着几百块钱,一直坚持干到公司上市。当然,能赶上阿里巴巴这种公司,比彩票中奖概率还低,但是,道理是一样的。
最后说一句,小周最终接收了建议,半年后,他因为工作出色,已担任了Leader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