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慧城市的中对智慧的理解


    自2010年IBM提出智慧城市概念以来,国内许多单位(政府、企业)纷纷提出建设“智慧+XX”口号,到底什么才能成为智慧?相比智能,区别在哪?

    有一类人认为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来自科普中国百科科学)

    另外也有一类人认为智慧城市是通过先进的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技术)解决长期遗留的甚至未来可能发生的城市问题,实现智慧化的城市治理。

    上面两种说法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看法,但依然还有千千万万种说法,至今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国家政府官方或者行业协会,对智慧城市的定义都未能形成一个统一标准。

    我认为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应该先回归本质,抛开杂念(比如政府/协会/企业为了迎合大环境所需,直接把以前方案中的“智能”二字改成智慧),站在人类历史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感悟。

    回顾人类历史,钻木取火让人类踏上了食物链顶端,文字表述让人类进入精神文明,蒸汽机引发人类工业革命,计算机引发人类信息革命,在这些实践的方法刚出现时,这绝对能称为最智慧的。然而反观当今时代,这个曾经能被称为最智慧的方法到现在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事了,因为它在当前的文明进程中已经无法推动文明的发展。

    以下是我个人的理解,关于智慧城市中的“智慧“的定义,我认为是指”通过技术(智能化、人性化)实践推动当前文明进步的方法论“,而智慧城市则是指”使用(或行为符合)该方法论的城市“。

名词解释:

智能化:运用了智力和能力的

人性化:具有人类思维特性的

实践:有意识的改变行为

文明:广义上指宇宙、自然、人类的

     狭义上指局部范围的文明,如个人的、企业的、局部地区的

进步:相对而言更具有积极意义的

方法论:指已经经过可行验证的经验

   举个常见的例子,就政府的政务服务而言,许多人都体验过去政府办事流程,一件事要跑多个地方、多个部门、多个窗口才能办好。这件事困扰了绝大多数人,因此政府推行实体政务大厅,把百姓常办理事项涉及的部门都搬到一块集中办事,这种管理技术出来后让人拍手叫好,在当时称为是智慧的决策都不为过。然而现在却几乎没有人会把它当做一个智慧的亮点去对待,认为这是很普遍的事。这个例子可以很好的论证我的观点,当这个文明(中国地区社会)运用了智力和能力,提出了相对当初非常人性化的实体大厅来有意识的改善环境,从而让地区的人类得到更便捷的体验的方法论,然而这个方法论并不能称为是先进的,因为在封建时代,以前的县府就采用了这方法论(集中办公+集权管理)。

       上面简单的举了这个例子,其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最后我想说的是,用的技术是否先进不重要,关键是能推进当前文明的进步。


-------------

以上仅是个人见解,不足之处欢迎交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