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轨道共振计算器

本文介绍了一个MatLab程序,用于计算Kerbal Space Program游戏中的共振轨道,特别是在部署卫星时,利用共振轨道的特性可以经济高效地部署子卫星。程序能够画出示意图,并在GitHub上提供,支持计算特定数量的卫星部署。未来计划扩展为适用于任意星球的共振轨道高度计算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卫星轨道共振计算器

  写了一个小小的MatLab程序,用来计算共振轨道。这个程序目前只能针对KSP,也即Kerbal Space Program这个游戏原版内置的星体。

  共振轨道在通讯卫星和导航卫星的部署(例如一箭双星的北斗)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两条相切轨道共振,其周期呈现整数倍,这样,一条轨道上的母卫星通过在切点释放子卫星,然后子卫星进行轨道调整的方式,就可以在数个周期内(例如部署三颗子卫星需要三个周期),将子卫星均匀精确部署在轨道上。

  这种方法经济性好(火箭单次发射成本高),操作性强(母星几乎不需要变轨机动),效果出众(轨道均匀整齐),而且观赏性强(说白了就是利于装X),所以非常好,非常棒。

  最近又改进了一下我的轨道共振计算器。现在已经把它做成一个可以画示意图的,可执行文件了。感兴趣的话可以参阅我的GitHub:轨道共振计算器。里面有一个可执行文件,如果你有MatLab的话,下载这个就可以玩了。不需要MatLab程序,仅需要运行库的版本我还在开发,进一步的只需要C语言之类的版本我也正在研究。

  这个程序非常简单,就是依据开普勒定律计算轨道半长轴。程序涉及三条轨道。第一条是卫星最终规划部署所在的正圆轨道A,离心率是0,周期为T。第二条是轨道低点(近地点,Perigee,或者Periapsis)与正圆轨道A相切,轨道高点(远地点,Apogee,或者Apoapsis)高于A的椭圆轨道,焦点是绕转星体的椭圆轨道,其周期为(n+1)T/n。第三条是轨道高点与A相切,轨道低点低于A的椭圆轨道,周期为(n-1)T/n。其中,n是准备部署在轨道上的子卫星数目。根据开普勒定律,对于同一个公转绕转星体,卫星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轨道周期的平方成正比(还是要说,这个是一阶情况,实际情况要复杂很多)。由于T值在特定的例子内是个常参量,能够消去,因此可以在不知道具体T值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