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捣鼓Altium
记录使用Altiuim Designer的心得、经验和技巧。
零一美
专注嵌入式技术
展开
-
爱捣鼓Altium第14集:怎样建立自己的原理图元件标号命名规则?
在进行原理图设计过程中,对于元件标号(英文为:Designator,即元件符号的标号,默认简称为:元件标号)的命名规则,一直都没有特定的标准,一般采用的是约定俗成的命名规则和企业与公司内部的命名标准。在企业和公司内部的元件标号命名标准或者规则,一般也遵循电子行业约定俗成的规则,对于有歧义的元件标号和专有元件或模块等情况,在其标准中根据自己企业或公司内部情况商定。因此,作为硬件研发工程师,在设计原理...原创 2020-04-14 16:21:03 · 3481 阅读 · 0 评论 -
爱捣鼓Altium第13集:怎样理解和设置元件符号设计区域的属性及参数?
在Altium Designer 18元件符号设计区域任意空白位置,单击左键,此时,再单击元件符号编辑器右侧的“Properties”标签,打开属性管理器,显示如图1所示的元件符号设计区域的属性。一、Selection Filter过滤选项过滤选项的功能是控制元件符号设计区域所有元素的激活状态。当元素未激活时,在元件符号设计区域中的元素相当于被锁住的状态,我们无法对该元素进行选中、移动、删...原创 2020-04-14 16:09:13 · 826 阅读 · 3 评论 -
爱捣鼓Altium第12集:设计发光二极管元件符号
在分享完AD18中元件符号图形元素相关的知识后,今天,我将通过设计一个发光二极管的实例来演示通过精确调整线段绘制元件外形的方法。在本实例中,将会用到调整元件符号设计区栅格和设置图元参数两种方法。在大家阅读文章过程中,请留意这两种方法的操作过程。对于刚刚接触AD18的朋友,建议可以按照下文的步骤练习设计发光二极管元件符号的方法,以便熟练掌握在AD18中设计元件符号的操作技能。第1步依次单击T...原创 2020-04-14 16:04:15 · 6605 阅读 · 0 评论 -
爱捣鼓Altium第11集:详解元件符号图元的属性参数
一、线段的属性参数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线段的主要属性集中在“Vertices”属性标签下的两个顶点。线段就是由两个坐标点表示的。图1中十字交叉处为坐标“0,0”,线段第1个起始点坐标为:“0,200”,第2个终点坐标为:“500,200”,该线段是在零点Y轴以上200mil位置,长度为500mil(X轴长度)。因此,对于线段属性,我们要修改其长度和倾斜角度,仅需要调整两个顶点的坐标值即可。...原创 2020-04-14 15:47:52 · 678 阅读 · 0 评论 -
爱捣鼓Altium第10集:怎样精确调整元件符号图元外形?
当我们设计元件符号时,会涉及到精确调整图元尺寸,让元件符号的整个外形看起来比较协调和美观。今天,我就以设计一个发光二极管额例子,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总结的精确调整元件符号图元尺寸的操作方法。一、调整元件符号设计区域栅格法在Altium Designer 18(下文简称:AD18)中,打开“MiniPC.PrjPcb”工程文件或自己新建一个元件符号库,在AD18的元件符号设计界面中,随便单击...原创 2019-09-30 13:27:39 · 645 阅读 · 0 评论 -
爱捣鼓Altium第9集:元件符号属性的新操作方法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在我使用Altium Designer 18(下文简称:AD18)这个软件中的元件符号设计功能时,发现AD18在编辑修改元件属性方面的变化和新操作方法,并顺便介绍一下元件符号的属性。一、元件符号设计界面的操作方法打开前面章节中用AD18生成的元件符号库“MiniPC.SCHLIB”,在左侧“SCH Library”菜单中选择名称为“XTAL-1-3-4”的有源晶振元件...原创 2019-09-30 12:52:46 · 1011 阅读 · 0 评论 -
爱捣鼓Altium第8集:元件库的自动操作功能
在从项目中生成元件库中,我们已经知道,从原理图、PCB和项目工程中获得元件符号、元件封装和集成元件库的方法。在第6集中,我们发现一个小插曲,就是在我们介绍从PCB中生成元件封装库时,发现生成的元件封装库名称不是:“MiniPC.PcbLib”,而是:“MiniPC1.PcbLib”。为什么会在元件封装库名称上多一个序号数字“1”呢?这就是本章介绍的3个Altium Designer 18(下文简称...原创 2019-09-30 12:47:11 · 522 阅读 · 0 评论 -
爱捣鼓Altium第7集:从项目中生产元件库
在下载Altium官方元件库的方法中,我们已经知道,对于元件库而言,我们的上上策,一般是从各种渠道获得已有的元件库,这样可以让我省去很多不必要的劳动,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使用这些经过其他人验证过的元件库,可以防止因自己的疏忽,产生元件符号或封装的错误,导致PCB设计后,投板生产失败。在本系列文章,第1集中已经介绍了从Altium公司官网直接下载元件库的方法。在该文章中,我们还提到从Altium公司间...原创 2019-09-30 12:42:55 · 394 阅读 · 0 评论 -
爱捣鼓Altium第6集:养成使用右侧Properties菜单的习惯
在使用Altium Designer 18(下文简称:AD18)过程中,大家会发现部分快捷键功能不能使用了,在原来的菜单下也找不到原来的菜单选项。我们会感觉很不顺手,甚至会怀疑AD18是不是把对应的功能删掉了。其实,AD18并没有删掉以前的好用功能,只是改变了操作方法而已。其中,我的体验后,得出的暂时性经验时,有问题,就点开AD18右侧的“Properties”菜单看看,一般都会发现自己要找的功能...原创 2019-08-20 19:34:19 · 9469 阅读 · 0 评论 -
爱捣鼓Altium第5集:PCB布线宽度为0的的短路错误
今天,一位同事让我看看他设计PCB时遇到的错误。该错误如图1所示。我在他工位上,找了几分钟,确认排针封装1脚和布线的网络名称都是“V_VCC”,布线能正常布到排针焊盘1脚上,也证实了网络名称不存在错误。把排针1脚上的布线删掉后,1脚依旧是绿色圆圈密集的报警状态。这到底是什么错误呢?留个疑问:我可以明确的高速大家这是0宽度布线造成的错误,问题是,您能从图1中看出那根布线宽度为0的线吗?如果您能找到0...原创 2019-08-20 19:25:55 · 1133 阅读 · 0 评论 -
爱捣鼓Altium第4集:元件符号边界和零参数图元
在元件符号设计界面新建和修改元件符号时,有一个隐形的元件符号边界。元件符号边界根据图形元素(包括:引脚、线段、图形和文字等,简称:图元)的位置来自动绘制的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当我们把元件符号放置在原理图设计区域,并单击选中元件时,元件符号上显示的绿色虚线框就是元件符号边界。在边界的4个角各有一个绿色小方块。其效果如图1所示。在原理图中,元件符号边界有以下两个作用:表示已选中该元件; 当放...原创 2019-08-20 19:14:26 · 350 阅读 · 0 评论 -
爱稻谷Altium第3集:PCB叠层和电磁兼容之间的关系
在设计PCB时,对于单层板和双层板而言,一般不用考虑电路板的叠层结构。只有在设计四层以上的PCB时,才需要考虑PCB的叠层设计和阻抗控制问题。今天在这里不讨论PCB的阻抗控制方面的内容,主要讨论一下PCB叠层设计和电磁兼容之间的关系。在PCB叠层设计中,一般的参考原则是:在两个电源地层之间的信号层为最好布线层。 与电源地层相邻的信号层为较好布线层。 与电源正极层相邻的信号层为次级布线层...原创 2019-08-20 19:07:46 · 428 阅读 · 0 评论 -
爱捣鼓Altium第2集:使用Altium官方元件库的方法
当我们按照“精研Altium Designer 18第1集:下载Altium官网元件的方法”操作,下载好自己需要的元件库后,我们可以使用Altium Designer 18(下文简称:AD18)软件打开该集成元件库,查看其中的元件符号和封装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若满足要求,则无需更改,直接按照以下操作方法使用该集成元件库。若不满足设计要求,请按照后续文章介绍的创建元件符号和封装的操作方法进行修改后保存...原创 2019-08-20 18:52:55 · 1936 阅读 · 0 评论 -
爱捣鼓Altium第1集:下载Altium官方元件库的方法
Altium Designer 18(下文简称:AD18)元件库包括用于绘制原理图的元件符号库和进行PCB设计的元件封装库。由于在AD18下的集成元件库中包含元件符号库和封装库,且两者互相对应,即在集成元件库中,每一个元件符号除了设置自身一些参数外,其都应设置和选择好在同一集成元件库中封装库内对应的封装,在使用集成元件库时,一般不需要单独更改元件符号封装等参数。另外,在安装好AD18后,在Libr...原创 2019-08-20 18:46:29 · 1495 阅读 · 0 评论 -
学习和使用Altium的匠人心态及学习方法
我从2002年上大学到现成一直使用Altium公司生产的EDA软件设计原理图和PCB。在大学和参加工作的前两年,一直使用的是非常经典的Protel 99 SE这个版本的设计软件。后来使用Protel DXP一小段时间,最后主要使用的是Altium Designer10这个版本的软件。这个版本的软件也是相当好用的一个版本,在网上,也有人说Altium Desinger15同样好用,我也用了以一段时间...原创 2019-08-20 18:39:54 · 779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