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思考
文章平均质量分 59
yiweibin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计算机简史(三):从图灵机到IBM
自从图灵机的概念被提出之后,当时的计算机界掀起了一股计算机热潮。不久之后,冯·诺依曼则提出了更加实用的计算机思想。冯·诺依曼的重要三条思想是: 1、计算机硬件是由5大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采用二进制。 3、程序和数据一样存放在存储器中。从中可以看出该思想和现在的计算机已经十分接近了,实际上现代计算机的理念基本上是传承与冯氏思想的,不同的只是硬件,现代计算机原创 2009-01-03 17:56:00 · 2657 阅读 · 2 评论 -
今年之阅读计划
在这两年的工作学习中,虽然也看了不少技术方面的书。但老是觉得知识不够用,往往是缺哪补哪,从来都没有有计划而又系统地进行阅读和学习。所以制定一个系统而又长期的学习计划是很有必要的。一、阅读计划之内功篇哪些方面是我们作为软件开发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内功?我认为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体系,了解现代计算机的运行原理、组成结构。2、操作系统,我们所编写的程序都依赖于某个特定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原创 2009-01-04 22:18:00 · 1014 阅读 · 1 评论 -
计算机简史(一):从算筹到乘法机
每件事物都有它的一段历史,现代计算机更是经历了加法机、乘法机、分析机、图灵机等阶段。如今的电脑到底是怎么发展到如今这个样子的呢?我相信你一定很感兴趣。最早的人们我猜想是用手指头来算数,所以大部分的古代文明都是用的十进制。但是发现十个指头不够用,于是人们使用一些木棍、石头、草绳之类的东西来计数。不过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计算工具是中国在春秋时期发明的算筹。在算筹计数法中,以纵横两种排列方式来表原创 2009-01-02 20:17:00 · 3711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简史(二):从乘法机到图灵机
虽然乘法机能够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但是人们需要一种更加聪明的机器,能够按照人类的意愿自动完成任务的机器。1819年,巴贝奇制作了一台"差分机"。所谓"差分"的含义,是把函数表的复杂算式转化为差分运算,用简单的加法代替平方运算。1812年,20岁的巴贝奇从法国人杰卡德发明的提花编织机上获得了灵感,差分机设计闪烁出了程序控制的灵光──它能够按照设计者的旨意,自动处理不同函数的计算过程。巴贝奇耗费了整整原创 2009-01-03 16:06:00 · 3344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