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顺序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概念

位的概念:在计算机中,一个0或1称为一位(bit)。

字节:连续的八位称为一个字节(Byte),字节是计算机中可单独处理的最小单位。即以字节
为基本单位来解释信息,规定1个字节是8个二进制位。

通常1个ASCII码用1个字节存放,1个汉字用2个字节存放,双精度浮点实数用8个字节存放。
下面列表C语言中定义类型所占字节以及数据范围。


类型标识符         类型说明    长度(字节)  范围                       备注

char               字符型           1      -128 ~ 127                -2^7~(2^7-1)
unsigned char      无符字符型       1      0 ~ 255                    0~(2^8-1)
short int          短整型           2      -32768 ~ 32767           -2^15~(2^15-1)
unsigned short int 无符短整型       2      0 ~ 65535                  0~(2^16-1)
int                整型             4      -2147483648 ~ 2147483647 -2^31~(2^31-1)
unsigned int       无符整型         4      0 ~ 4294967295             0~(2^32-1)
float              实型(单精度)   4      1.18*10-38 ~ 3.40*1038     7位有效位
double             实型(双精度)   8      2.23*10-308 ~ 1.79*10308   15位有效位
long double        实型(长双精度) 10     3.37*10-4932 ~ 1.18*104932 19位有效位


二、字节顺序由来

我们在写字符流时,因为字符型只占一个字节数,计算机只须按一个字符一个字符
写入文件即可。但是如果是处理整型时,由于整型占4个字节,所以一个整型内部的
字节存储排列的顺序直接关系到被计算机识别出来的整型值。某种意义上也可直接
理解计算机的识别顺序就是所谓的字节顺序。


三、一些有关字节顺序的解释

不同的计算机结构有时使用不同的字节顺序存储数据。例如,基于Intel的计算机存储数据
的顺序与Macintosh(Motorola)计算机就是相反的。Intel字节顺序称为“Little-Endian”,
反之Macintosh(Motorola),还有网络上采用标准是“Big-Endian”。在将应用程序从一种架
构类型迁移至另一种架构类型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字节排列顺序(endianness)问题。
字节排列顺序是数据元素及其单个字节在内存中存储和表示时的顺序。

通过以上分析,会发现有两类字节排列顺序:big-endian (通常为网络字节顺序)和
little-endian(主机字节顺序)。

下面是这些术语的废话解释。

Big-Endian        最重要的字节在整个内容的左端。 
Little-Endian     最重要的字节在整个内容的右端。 
对于big-endian处理器,在将字放在内存中时,是从最低位地址开始的,首先放入最重要的
字节。另一方面,对于little-endian处理器,如Intel处理器,首先放入的是最不重要的字
节。

说完上面的概念还是很模糊,个人认为对于不了解的字节顺序的人绝对是废话,网上大多都
是照搬照抄这几段废话。具体我们通过实际例子说明。


四、这里的解释说明

  我们先看下面的代码,看完啥都明白了。
  
  这是运行在HP-UNIX 9000/800下完整的C语言代码,即为 Big-Endian 方式。
  
  #include <unistd.h>
  void main()
  {
  
  int i=0x41424344;
  
  printf("int  Address:%x Value:%x/n",&i,i);
  printf("-------------------------------/n");
  
  char* pAddress=(char*)&i;
  int j;
  
  for(j=0;j<=3;j++)
  {
   printf("char Address:%x Value:%c/n",pAddress,*pAddress);
   pAddress++;
  }
  
  }
  
  编译输出(cc -g ...):
  
  int  Address:7f7f08f0 Value:41424344
  -------------------------------
  char Address:7f7f08f0 Value:A
  char Address:7f7f08f1 Value:B
  char Address:7f7f08f2 Value:C
  char Address:7f7f08f3 Value:D

    我们回到Windows XP下,看看这段代码的输出。Little-Endian 模式。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i=0x41424344;
   printf("int  Address:%x Value:%x/n",&i,i);
   printf("-------------------------------/n");
   char* pAddress=(char*)&i;
   int j;
   for(j=0;j<=3;j++)
   {
    printf("char Address:%x Value:%c/n",pAddress,*pAddress);
    pAddress++;
   }
  }

  编译输出(VC 6.0):
  
  int  Address:12ff7c Value:41424344
  -------------------------------
  char Address:12ff7c Value:D
  char Address:12ff7d Value:C
  char Address:12ff7e Value:B
  char Address:12ff7f Value:A
   
  

    看完上面代码,应该就很清楚了,什么字节顺序?真是简单的要死!int i=0x41424344;
    采用16进制,我们知道A的ACSII码是65,16进制就是41,可以理解,本例是想通过输出
    A,B,C,D来验证字节顺序。我再对内存数据进行列表,相信会更有深层次的理解。
   

  Big-Endian的内存放置顺序如下:
  
  地址:0x7f7f08f0  0x7f7f08f1  0x7f7f08f2  0x7f7f08f3
  
        0x41        0x42        0x43        0x44
     
  Little-Endian的内存放置顺序如下:

  地址:0x0012ff7c  0x0012ff7d  0x0012ff7e  0x0012ff7f
  
        0x44        0x43        0x42        0x41

五、最后的说明

  主机字节顺序(Host)
  Little-Endian [ Intel、VAX和Unisys处理器 等]
  网络字节顺序(Network)
  Big-Endian [ IBM 370、Motorola和大多数RISC设计 ---- IBM 大型机和大多数Unix平台 ]

  字节转换多半应用在网络编程,或者代码移植的情况下。
  Unix环境下的一些相关函数:(必须包含头文件 #include <netinet/in.h>)
  
  htons()--"Host to Network Short"
  htonl()--"Host to Network Long"
  ntohs()--"Network to Host Short"
  ntohl()--"Network to Host Long"
  
  Windows .Net 一些相关函数:
  
  HostToNetworkOrder
  NetworkToHostOrder
  

 
<think>嗯,用户让我介绍一下UF2文件头的32字节信息的详细解释。首先,我需要确认自己对这个主题的了解程度。UF2文件格式,我记得是微软推出的一种用于烧录到微控制器闪存的文件格式,特别常见于树莓派Pico或者其他RP2040开发板。它的设计是为了让文件传输更简单,比如直接拖放就能烧录程序。 接下来,我需要详细回忆UF2文件的结构,尤其是头部的32字节。每个字段的位置和含义是关键。可能需要查阅UF2的官方文档或相关资料来确保准确性。比如,UF2文件的头部通常包含魔数、标志位、目标地址、数据大小等信息。 首先,魔数部分,应该有两个魔数,起始和结束的标志。比如,起始可能是0x0A324655("UF2\n"的某种编码),结束可能是0x0AB16F30。这两个魔数用于验证文件的有效性。 然后是标志字段,32位,用来指示不同的属性。例如,是否有扩展区段,是否是家庭ID类型,或者是否包含MD5校验和等。需要详细解释每个标志位的含义。 接下来是目标地址,即数据应该被写入的闪存地址,以及数据大小,通常是256或512字节。数据部分后面的块号,总块数,以及文件大小或家族ID,这些字段也需要逐一解释。 另外,可能需要注意数据区的填充部分,比如保留字节或者可能的扩展用途。比如,某些保留字段可能目前未使用,但未来可能有用途,或者用于对齐。 在整理这些信息时,需要确保每个字段的偏移量正确,比如从0开始的字节位置,每个字段的长度(如4字节或8字节),以及它们的用途。例如,前四个字节是魔数,接下来的四个字节是标志位,再接下来是目标地址,以此类推。 此外,用户可能对实际应用中的例子感兴趣,比如如何解析这些字段,或者常见的标志位设置。比如,当标志位为0x00002000时,表示不进行主控重置,这对于开发者调试可能很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用户可能有一定的开发背景,但可能对UF2文件结构不太熟悉,所以解释时需要保持清晰,避免过于专业的术语,或者在必要时进行解释。例如,解释什么是家庭ID,可能举例常见的RP2040的ID,这样用户更容易理解。 最后,总结UF2文件头的作用,比如确保文件正确性和提供烧录所需的信息,帮助用户理解为什么这些字段是必要的。可能还需要提醒用户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查看这些信息,比如使用十六进制编辑器或解析工具。 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字段或可能的错误。例如,确保数据长度和数据部分的位置正确,以及家族ID的位置和用途。如果有不确定的地方,可能需要进一步验证,比如确认家族ID是否是32位,以及保留字段的具体位置。 总之,需要将UF2文件头的32字节分解成各个字段,逐一解释其含义和用途,同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信息。</think>**UF2文件头(前32字节)详细解释**: UF2是微软为微控制器设计的固件更新格式,常见于树莓派Pico(RP2040)等开发板。其文件头包含关键元数据,以下是32字节头部的字段解析(按字节偏移顺序): --- ### **1. 魔数1(Magic Number 1)** - **偏移**:`0x00-0x03` (4字节) - **值**:`0x0A324655` (ASCII: "UF2\n") - **作用**:标识文件为UF2格式的开头标志。 --- ### **2. 标志位(Flags)** - **偏移**:`0x04-0x07` (4字节) - **说明**:32位掩码,常用标志: - `0x00000001`: 文件包含扩展区段。 - `0x00002000`: 烧录后不重置主控(用于调试)。 - `0x00001000`: 使用家族ID(而非文件地址)。 - **示例**:`0x2000` 表示禁用烧录后自动重启。 --- ### **3. 目标地址(Target Address)** - **偏移**:`0x08-0x0B` (4字节) - **值**:32位闪存地址(如 `0x10000000`)。 - **作用**:数据应写入的物理地址(需对齐块大小)。 --- ### **4. 数据长度(Payload Size)** - **偏移**:`0x0C-0x0F` (4字节) - **值**:实际数据长度(通常 `256` 或 `476` 字节)。 - **注意**:数据区固定512字节,剩余部分用`0x00`填充。 --- ### **5. 块序号(Block Number)** - **偏移**:`0x10-0x13` (4字节) - **说明**:当前块的序号(从0开始),用于重组多块文件。 --- ### **6. 总块数(Total Blocks)** - **偏移**:`0x14-0x17` (4字节) - **说明**:文件总块数。例如,10块文件每块此字段均为10。 --- ### **7. 家族ID(Family ID)** - **偏移**:`0x18-0x1B` (4字节) - **作用**:标识设备类型(如RP2040的ID为`0xE48BFF56`)。 - **注意**:若标志位启用`0x1000`,此字段替代目标地址。 --- ### **8. 保留字段(Reserved)** - **偏移**:`0x1C-0x1F` (4字节) - **值**:全`0x00`,保留未来扩展。 --- ### **9. 魔数2(Magic Number 2)** - **偏移**:`0x20-0x23` (4字节) - **值**:`0x0AB16F30`,验证块结束。 --- ### **示例解析(Hex形式)**: ``` 0A 32 46 55 | 00 00 20 00 | 00 00 00 10 | 00 01 00 00 00 00 00 00 | 01 00 00 00 | 56 FF 8B E4 | 00 00 00 00 30 6F B1 0A ``` - **魔数1**:`0x0A324655` → 有效。 - **标志位**:`0x2000` → 不重置设备。 - **目标地址**:`0x10000000` → RP2040闪存起始地址。 - **数据长度**:`0x100` → 256字节。 - **家族ID**:`0xE48BFF56` → 匹配RP2040。 --- **实际应用**: - **烧录工具**:通过解析文件头确定写入位置和方式。 - **调试**:设置`0x2000`标志避免频繁重启。 - **兼容性**:家族ID确保固件匹配设备。 如需深入UF2结构,可参考[官方规范](https://github.com/microsoft/uf2)。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