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VLAN

本文介绍了VLAN(虚拟局域网),它是交换局域网基础上构建的逻辑网络。阐述了相关标准如IEEE 802.1Q和IEEE 802.1P,说明了交换机支持VLAN的工作过程。还介绍了划分VLAN的基本策略、使用VLAN的优点,以及支持VLAN交换机的基本连接类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什么是VLAN

作者: Badcoffee

Email: blog.oliver@gmail.com
Blog: http://blog.youkuaiyun.com/yayong
2005年4月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又称虚拟局域网,是指在交换局域网的基础上,采用网络管理软件构建的可跨越不同网段、不同网络的端到端的逻辑网络。一个VLAN组成一个逻辑子网,即一个逻辑广播域,它可以覆盖多个网络设备,允许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用户加入到一个逻辑子网中。


相关标准

1. IEEE 802.1Q

802.1Q协议,即Virtual Bridged Local Area Networks协议,主要规定了VLAN的实现。每一个支持802.1Q协议的主机,在发送数据包时,都在原来的以太网桢头中的源地址后增加了一个4字节的802.1Q标签头,之后接原来以太网的长度或类型域:
+------------+-------------+-------------+-----------------+---------------------+-------------+
| | | | | | |
| 目的地址 | 源地址 | 802.1Q标签头 | 类型/长度 | 数据 | 校验 |
| | | | | | (CRC32) |
| 6 bytes | 6 bytes | 4 bytes | 2 bytes | 46-1500 bytes | 4 bytes |
+------------+-------------+-------------+-----------------+---------------------+-------------+

根据上图,IEEE 802.1Q的最大桢长度是1522字节,最小桢长度是68字节.

其中,802.1Q的标签头格式如下:

+--------------+----------+------+------------+
| | | | |
| TPID | PRIORITY | CFI | VID |
| | | | |
| 16 bit | 3 bit |1 bit | 12 bit |
+--------------+----------+------+------------+

下面是802.1Q标签头格式的描述:

TPID- Tag protocol Identifier

TPID占16bit. 它被设置成值0x8100来标明这个桢是一个IEEE 802.1Q标签过的桢。

Priority

Priority占3bit,用来表明的IEEE 802.1p的优先级,主要用于流量大时的优先级处理。IEEE 802.1p的优先级共有8级(0-7)。

CFI- Canonical Format Indicator

CFI只有1bit,当其值为1时,表明MAC地址是非标准格式,如果是0则MAC地址是标准格式。

VID- VLAN Identifier

VID占12bit,是VLAN的ID,因为是12位二进制来表示的,也就是说可能的VLAN一共4096个(0-4095之间),每个支持802.1Q协议的主机发送出来的数据包都会包含这个域,以指明自己属于哪一个VLAN。实际上,由于VID 0和4095被802.1Q协议保留,所以VLAN的最大个数是4094(1-4094)个。

那么交换机是如何支持VLAN的呢?

下面就是一个二层交换机工作过程的描述:

接收模块:交换机的一个属于某个VLAN的端口进来一个以太网报文,交换机看到该报文有没有802.1Q标签头,如果没有,会根据该端口所属的VLAN 组,自动给该数据包添加一个该VLAN的标签 ,然后交给查询路由模块。

查询路由:交换机将接收报文交给查询路由模块,这个模块会查询数据库,根据报文的目的地址和所属的VLAN进行路由,之后交给转发模块。

转发模块:转发模块收到报文后,如果发现这是一个包含VLAN标签头的报文,就按照端口连接的设备是否支持802.1Q标签来处理。如果不支持,就会再将接收模块添加的VLAN标签头再去掉;如果支持,就不删除标签头了。

2. IEEE 802.1P

802.1p协议定义了一系列的其它协议,具体请参考协议文档。
802.1p协议还定义了优先级,对于那些实时性要求高的报文,发送时就可以在802.1Q桢头增加的3位 Priority中指明该报文优先级高,这样,交换机会考虑优先先转发。


划分VLAN的基本策略

1. 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
2. 基于MAC地址的VLAN划分
3. 基于网络层的VLAN划分
4. 基于IP组播的VLAN划分

使用VLAN优点

1、控制广播风暴 -- 隔离广播
2、提高网络整体安全性 -- 任意分组功能
3、网络管理简单、直观 --可跨物理网段

支持VLAN交换机的基本连接类型

2种基本连接类型:

1.Access links:

指的是只属于一个VLAN,且仅向该VLAN转发数据帧的端口,也叫做native VLAN. access-link设备不能与VLAN外通信, 除非数据包被路由。

2.Trunk links:

Trunk也叫做聚合,是一种封装技术,它是一条点到点的链路,链路的两端可以是交换机,路由器,甚至是主机。它通过两个或多个端口并行连接同时传输以提供更高带宽、更大吞吐量,大幅度提供整个网络能力。

VLAN的trunk link指的是能够转发多个不同VLAN的通信的端口。trunk link使你的单独的1个端口同时成为数个VLAN的端口,这样可以不需要层3设备。当你在交换机之间使用了trunk link,多个VLAN的信息将从这个连接上通过。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回答用户关于VLAN的定义及工作原理的问题。首先,我需要回顾一下VLAN的基本概念。根据引用[3],VLAN是为了解决以太网的广播问题和安全性而提出的,它可以将一个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上的独立广播域。这意味着即使设备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中,如果属于不同的VLAN,它们的广播流量也不会互相干扰,这有助于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效率。 接下来,用户询问了VLAN的工作原理。根据引用[1]中的内容,VLAN聚合通过Super-VLAN和Sub-VLAN的映射关系,将三层接口与物理接口结合,实现多个Sub-VLAN共享一个网关,节省IP地址。同时,引用[2]提到,VLAN通过限制广播帧的转发范围来分割广播域,例如不同颜色的VLAN(用VLAN ID区分)之间的广播流量不会互相转发。此外,引用[3]指出,VLAN的实现依赖于交换机端口的类型设置,例如访问端口和干道端口的配置,这决定了数据帧如何被标记和转发。 在解释工作原理时,需要结合这些引用内容,说明VLAN如何通过划分广播域、使用VLAN ID进行标识,以及交换机如何处理不同VLAN的流量。同时,可能需要提到VLAN的两种链路类型:访问链路和干道链路,访问链路用于连接终端设备,而干道链路用于交换机之间的通信,携带多个VLAN的标签。 用户可能还希望了解VLAN的具体应用场景或优势,比如节省IP地址(如Super-VLAN的例子)、增强网络安全性等。需要确保将这些点有条理地组织起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同时正确应用LaTeX格式标注技术术语和公式,比如VLAN ID的表示或相关协议的名称。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围绕VLAN的基本原理、配置方式、类型以及与其他技术的结合等方面提问,以帮助用户进一步学习。需要检查所有引用是否正确对应,确保回答的准确性和可靠性。</think>### VLAN的定义及工作原理 #### 一、VLAN的定义 **虚拟局域网(VLAN)** 是一种通过逻辑方式将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独立广播域的技术[^3]。它基于交换机端口、MAC地址或协议等标准,将设备分组到不同的逻辑网络中,即使这些设备物理上连接在同一台交换机上,也能实现广播域的隔离。 #### 二、VLAN的核心原理 1. **广播域分割** VLAN的核心目标是限制广播帧的传播范围。例如,同一VLAN内的设备可以相互通信并接收广播流量,而不同VLAN的设备即使物理连接同一交换机,也无法直接通信[^2]。 数学描述:若设备$A \in \text{VLAN}_1$,设备$B \in \text{VLAN}_2$,则$A$的广播帧不会被转发到$\text{VLAN}_2$。 2. **VLAN标识(VLAN ID)** 每个VLAN通过唯一的**VLAN ID**(范围1-4094)标识。数据帧在交换机间传输时,会携带VLAN ID标签(如IEEE 802.1Q协议),交换机根据标签决定转发规则[^2]。 3. **链路类型与端口角色** - **访问链路(Access Link)**:连接终端设备,仅承载单一VLAN流量,数据帧不带标签。 - **干道链路(Trunk Link)**:连接交换机,可承载多个VLAN流量,数据帧携带VLAN标签。 公式化表示: $$ \text{Trunk端口} \Rightarrow \text{帧格式} = \text{原始帧} + \text{4字节VLAN标签} $$ 4. **VLAN聚合(Super-VLAN)** 通过将多个Sub-VLAN映射到一个Super-VLAN,实现多个子网共享同一网关,节省IP地址[^1]。例如: - Sub-VLAN仅包含物理接口,隔离广播域。 - Super-VLAN通过三层VLANIF接口提供网关,Proxy ARP实现跨Sub-VLAN通信。 #### 三、典型应用场景 - **IP地址优化**:如Super-VLAN方案,减少子网划分的IP浪费[^1]。 - **增强安全性**:隔离敏感部门(如财务部与研发部)的流量。 - **灵活组网**:跨物理位置的逻辑分组(如远程办公团队统一VLAN)。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