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描述
输入输出格式
输入格式:一个正整数N(1<=N<=500),表示阶梯的高度。
输出格式:一个正整数,表示搭建方法的个数。(注:搭建方法的个数可能很大)
输入输出样例
输入样例#1:
3
输出样例#1:
5
说明
40%的数据:1<=N<=20
80%的数据:1<=N<=300
100%的数据:1<=N<=500
正解:卡特兰数+高精乘+gcd
为什么是 卡特兰数 ?
玄学:n=1 , ans=1 ; n=2 , ans=2 ; n=3 , ans=5 ;于是想到了卡特兰数。。。
正解:我们发现对于任何大小为 ii 的树屋阶梯,都可以由左上角放一块大小为 jj 的以及右下角放一块大小为i−j−1 的树屋阶梯,再在空缺的地方由单个大块的矩形填充即可构成,这个构成的树屋阶梯一共有 (j)+(i−j−1)+1 个钢材,正好是 i 个。因为 j 可以在 0 到i−1取且可以证明每一个构成的树屋阶梯一定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可以得到树屋阶梯方案与大小关系的递推式fi = fi−1 × f0 + fi−2 × f2 + ... + f0 × fi−1 。同时,我们规定 f0 =f 1 = 1。哦,这不就是卡特兰数的递推式吗?于是我们就可以安心将这道题当作卡特兰数的模板题食用了。
附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cstdio>
#define MAXN 510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a[MAXN],b[MAXN],ans[MAXN*10];
int gcd(int x,int y){
if(!y)return x;
return gcd(y,x%y);
}
void mul(int x){
int c=0;
for(int i=1;i<=ans[0];i++){
ans[i]*=x;ans[i]+=c;
c=ans[i]/10;
ans[i]%=10;
}
while(c){
ans[++ans[0]]=c%10;
c/=10;
}
}
int main(){
cin>>n;
for(int i=2;i<=n;i++){a[i-1]=n+i;b[i-1]=i;}
for(int i=1;i<n;i++)
for(int j=1;j<n;j++){
if(b[j]==1)continue;
int g=gcd(a[i],b[j]);
if(g!=1){a[i]/=g;b[j]/=g;}
if(a[i]==1)break;
}
ans[0]=ans[1]=1;
for(int i=1;i<n;i++){
if(a[i]==1)continue;
mul(a[i]);
}
for(int i=ans[0];i>=1;i--)printf("%d",ans[i]);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