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的iscsi磁盘共享

本文介绍了iSCSI协议,它是SCSI协议在以太网上的实现,用于创建存储区域网络(SAN)。iSCSI利用TCP/IP在不同服务器间传输SCSI数据块,提供低成本、高性能的存储资源共享。文章详细阐述了iSCSI的优点,包括基于常见标准、易于安装维护、高互操作性和无限传播等,并展示了在Linux中设置iSCSI服务端和客户端的步骤,包括创建共享存储、添加访问控制和挂载共享设备等操作。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iscsi磁盘共享########
ISCSI简介
iSCSI:Internet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iSCSI:Internet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
Internet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iSCSI)是一种基于TCP/IP的协议,用来建立和管理IP存储设备、主机和客户机等之间的相互连接,并创建存储区域网络(SAN)。SAN使得SCSI协议应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网络成为可能,这种传输以数据块级别(block-level)在多个数据存储网络间进行。
iSCSI(InternetSCSI)是2003年IETF(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制订的一项标准,用于将SCSI数据块映射成以太网数据包。SCSI(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是块数据传输协议,在存储行业广泛应用,是存储设备最基本的标准协议。从根本上说,iSCSI协议是一种利用IP网络来传输潜伏时间短的SCSI数据块的方法,ISCSI使用以太网协议传送SCSI命令、响应和数据。ISCSI可以用我们已经熟悉和每天都在使用的以太网来构建IP存储局域网。通过这种方法,ISCSI克服了直接连接存储的局限性,使我们可以跨不同服务器共享存储资源,并可以在不停机状态下扩充存储容量。

ISCSI优点
iSCSI(InternetSCSI)是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小组)制订并于2003年2月正式发布的标准协议,可以理解成SCSIoverTCP/IP,即网络上的SCSI。它实际是将SCSI命令压缩到TCP/IP包中,从而使数据块在网络上传输。服务器存储发展日新月异,早期的大型服务器存储使用DAS(DirectAttachedStorage),又称直连存储,随后SAN(StorageAreaNetwork,存储局域网络,的诞生,使存储空间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以及安装和管理更加有效。早期的SAN采用的是光纤通道(FC,FiberChannel)技术,所以,以前的SAN多半是指采用光纤通道的存储局域网络,到了iSCSI出现以后,为了区分,业界就把SAN分为FC-SAN和iSCSI-SAN称呼。
iSCSI的发展成了必然,其市场价值是很多服务器厂商看中的,也给无法承担FCSAN高成本光纤基础结构的中间市场客户所看中,主要因为iSCSI通过集SCSI、以太网和TCP/IP等技术于一身,存在很多优点:
1.建立在常见和稳定的标准上,很多IT工作人员对这些技术熟悉,更容易接受;
2.由于TCP/IP协议附件减少了聘请专业人员的需要,所以安装和维护成本较低,使用iSCSI创建TCO更低的存储局域网络;
3.由于减少了不同的网络和布线,使用常规以太网交换机而不必专用光纤通道交换机,很大程度提高了互操作性;
4.传播无极限!可以在全球IP网络上进行以太网传输,实际传播距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