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中的静态成员真是个让人爱恨交加的特性。我曾经在面试时,被主考官抓住这个问题一阵穷追猛打,直把我问的面红耳赤,败下阵来。所以回来之后,我痛定思痛,决定好好总结一下静态类成员的知识点,以便自己在以后面试中,在此类问题上不在被动。
静态类成员包括静态数据成员和静态函数成员两部分。
一 静态数据成员:
类体中的数据成员的声明前加上static关键字,该数据成员就成为了该类的静态数据成员。和其他数据成员一样,静态数据成员也遵守public/protected/private访问规则。同时,静态数据成员还具有以下特点:
1.静态数据成员的定义。
静态数据成员实际上是类域中的全局变量。所以,静态数据成员的定义(初始化)不应该被放在头文件中。
其定义方式与全局变量相同。举例如下:
xxx.h文件
class base{
private:
static const int _i;//声明,标准c++支持有序类型在类体中初始化,但vc6不支持。
};
xxx.cpp文件
const int base::_i=10;//定义(初始化)时不受private和protected访问限制.
注:不要试图在头文件中定义(初始化)静态数据成员。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样做会引起重复定义这样的错误。即使加上#ifndef #define #endif或者#pragma once也不行。
2.静态数据成员被 类 的所有对象所共享,包括该类派生类的对象。即派生类对象与基类对象共享基类的静态数据成员。举例如下:
class base{
public :
static in
C++静态成员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3-06-22 22:40:48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