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介绍一下此前我在上海的流水账故事。
2014年12月我来到上海,从一所安徽普通的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而后通过家里人的介绍,在老家一位亲戚的公司获得了实习的岗位,亲戚的公司在嘉定区那边,他们帮我安排好了住宿。我就开始到公司工作,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前端什么时候后端,只知道一些基础的计算机基础网页编写,当然使用的编辑器还是Dreamweaver,那是学校教我们使用的编程工具,刚到公司那阵子领导和我聊了下问我会些什么,我说我会写网页,于是慢慢的我开始在领导的安排下变成一个前端程序员。
我离开亲戚的公司,出去独立找前端的工作,在此后的日子里一直在前端的领域深耕,在2014年之后刚刚赶上前端领域腾飞之际,从JQuery到AngularJS React Vue等框架应接不穷,此外H5技术也开始真正腾飞,CSS3和Canvas也开始深入,前端开始细分方向,各类小程序和混合App的开发方式开始出来,前端还开始深入后端领域,nodeJS开始流行,那个时候有焦虑也有希望,看着招聘网站满屏的nodeJS招聘公告基本上都是30k到40k,想着如果我也能拿到这么高的薪资该有多好啊。
时间还在继续推进,大约在2017年前后,大数据浪潮席卷而来,我和一个同事商量,要不我们开创一家专业提供BI数据引擎的公司吧,其实说的高大上名字叫BI商业引擎,实际上就是使用Canvas技术开发一系列的数据报表供应后端的数据渲染,因为那个时候大部分公司都在使用百度公司开源的echarts插件库,大部分前端工程师的能力也就仅仅局限于调用插件库,很难去根据定制化去更改,对Canvas熟练的也很少。如果我们专门去啃Canvas这块,接受大数据公司进行定制化引擎开发应该是很有市场的。同事没有和我一样的念想,他只想继续上班,这次创业只是有个念想,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启动就化为乌有。
时间还在继续,2018左右,我开始进入一家企业,担任了前端面试官,招聘前端工程师从无到有的组建了一个大团队,同时我自己也在不断的学习Java的后端知识,也参与了公司后端项目的开发,也在这家公司交了很多朋友,也有我现在的合伙人,在这家公司大概呆了一年的多,过的还是相当开心的。
2019年左右离开,而后我进入一家公司,那个时候中台概念开始盛行,我在公司中台战略部担任前端开发,当时在做一个共享仓库的产品,也偏共享概念和大数据概念,部门总监对我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激励,他表示如果我能将这个产品做活,我就是这个产品的负责人,然而这个产品并没有做成功,我们总监就离职了,总监离开之后不久中台战略部就开始并入平台事业部。
大约在2020年左右,新冠疫情开始爆发,一时间远程办公在线会议等成为热点话题,一时间各大厂商纷纷推出在线视频会议产品,国际上比较出名的有zoom,国内有腾讯会议等,但是他们都需要安装客户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接触网页端免客户端安装的视频直播技术,但是起先我们使用的仍然是使用第三方SDK的方式而后转成声网SDK,在使用声网不久后,我就发现声网上市了,一家做SDK的公司上市了。我开始对视频直播技术感兴趣,研究起了原生WebRTC技术,逐渐我可以不借助第三方商业SDK自己搭建视频直播平台,正当我准备告知公司,因为这是一个为公司减少采购成本的事。但是我还没找到机会开口,产品经理和我说因为我是别的部门合并过来的,平台业务负责人始终没有把我当自己人,我也逐渐开始感觉到确实受到了一些挤兑和故意甩给我的黑锅,于是我离开了那家企业,该说不说,也算是收获了很大的成长。
在这一年我28岁,通过家里以及亲朋的帮助,凑到了房子首付,在上海周边买了一套自己的房子,虽然产权不属于上海,但是是上海地铁可以到达的地方,这也是我和全家能承受的最大经济压力,每个月仅房贷支出就有一大笔钱。
而后我去的那家企业,当我向他们介绍了我的网页视频直播技术,负责人习惯性的问我使用的哪家公司的SDK,当我表示我可以不使用商业SDK,直接开发视频直播平台的时候,他们开始对我感兴趣,面试的时候我们聊了很多视频直播技术实现方式,后来我知道当时他们正准备搭建一个互联网医院,其中核心模块就是视频问诊和专家远程视频会诊,也是这个产品所需要的,于是我开始成为这个互联网医院项目的负责人,担任了公司的前端面试官负责前端的招聘工作。但是当我真正主持开发视频问诊核心模块的时候,公司领导不让我自己搭建视频直播平台,一定要使用公司购买的SDK,理由是担心这项技术人员不好招,以防止万一我离职以后项目没有人维护,于是我继续使用SDK来开发视频问诊和视频会诊项目。
大约六七个月左右我开发了互联网医院视频问诊、视频会诊、在线处方、医生管理、药房管理、药品管理、订单管理、预约管理、处方审核等多个用户端的核心模块。虽然我背负着房贷的经济压力,但是我心里一直想着创业以及如何自己搭建一个商业性的视频直播平台,我希望这个内核SDK完全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不在需要去购买第三方的视频直播SDK,此时我又动了创业的念头。
我和家里人说了一下我的念想,好在父母对我创业的事情给予了巨大的支持,爸妈一直说家里的事情不用担心,在上海放心大胆的干吧!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一个UI,她对创业也具有非常高的热情,我们一拍即合,但是我们还缺少了一个Java后端,于是我就在此前的工作经历中去搜索合适的朋友,当我发现有个合适的Java架构师,他正在开发特斯拉轿车的寻充电桩的应用,于是我便欣然前往邀请他加入我们的团队,他起初不愿意,在我三顾茅庐式的找他吃烧烤,几次恳谈到大半夜之后,他最终答应入股10%,担任Java开发。
在这个时候,我的团队初具模型,UI有了,前端有了,Java也有了。
下一章我将给大家介绍公司注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