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自互联网。
*IP地址就像家里的门牌号,MAC地址就像你的身份证号,只知道MAC地址是无法知道你在什么位置的,除非是有个超大功率的扩音器,世界上所有人都能听到:你在哪?然后你再用着一个扩音器喊:我在这。然后通信才能这样进行。而IP地址呢?不管你人去了哪?总会有个邮件地址,比如北京市海淀区闵庄路87号一样,很容易就会定位到你的位置。
1. 什么是IP地址
首先,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IP地址,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的全称叫作互联网协议地址,它的本义是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配置一个唯一的逻辑地址,用来与物理地址作区分。
那么,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我们这里着重讲的是IPv4地址,IP地址是由32位的二进制数组成,它们通常被分为4个“8位二进制数”,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4个字节,它地格式表示为:(A.B.C.D)。其中,A,B,C,D这四个英文字母表示为0-255的十进制的整数。例:192.168.1.1
最初设计互联网络时,为了便于寻址和层次化构造网络,每个IP地址包括两个标识码(ID),也就是网络ID和主机ID。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使用同一个网络ID,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包括网络上工作站,服务器和路由器等)有一个主机ID与其对应。
2. 什么是MAC地址
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的全称叫做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也称作局域网地址,以太网地址或者物理地址。MAC地址用于在网络中唯一标示一个网卡,一台设备若有一或多个网卡,则每个网卡都需要并会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MAC地址共48位(6个字节)。前24位由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决定如何分配,后24位由实际生产该网络设备的厂商自行制定。例广播地址:FF:FF:FF:FF:FF:FF
MAC地址是啥?MAC地址是MAC(Media Access Control)协议所使用的地址,最早是在以太网中使用的,后来在IEEE中定义的802协议中被广泛使用,但也不是全部。因此,MAC地址只在802协议的网络中才有,MAC协议是数据链路层的子层,并不能说MAC地址就是数据链路层地址。
3.了解OSI模型
接下来,我们先来了解下OSI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模型是一种概念模型,它是一个标准,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
在OSI模型中的物理层(Physical Layer):它是提供物理链路,传递电信号或者光信号用的,在局域网上传输数据帧(data frame),它负责管理计算机通信设备和网络媒体之间的互通。包括了针脚、电压、线缆规范、集线器、中继器、网卡、主机接口卡等。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负责网络寻址、错误侦测和改错。当表头和表尾被加至数据包时,会形成帧。而且此层还负责MAC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