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基础架构:一条SQL查询语句是如何执行的?

本文介绍了MySQL的基本架构,包括连接器、查询缓存、分析器、优化器和执行器的工作原理。连接器负责建立连接并管理权限,长连接可能导致内存过大,可以通过定期断开或使用mysql_reset_connection来解决。查询缓存可能因频繁更新而失效,不适合更新压力大的环境。分析器进行词法和语法分析,优化器决定查询路径和表连接顺序,执行器执行SQL语句。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MySQL 的基本架构示意图:

大体来说,MySQL 可以分为 Server 层和存储引擎层两部分。

连接器

第一步,你会先连接到这个数据库上,这时候接待你的就是连接器。

连接器:负责跟客户端建立连接、获取权限、维持和管理连接。

长连接:指连接成功后,如果客户端持续有请求,则一直使用同一个连接。

短连接:指每次执行完很少的几次查询就断开连接,下次查询再重新建立一个。

长连接和短连接的选择:连理连接的过程通常比较复杂。应尽量减少连接的频率,因此尽量使用长连接。

长连接的弊端:MYSQL在执行过程中临时使用的内存是管理在连接对象里面的,连接断开时才释放,长连接累积下来会导致内存过大,导致MYSQL异常重启。

长连接弊端的解决方案:1、定期断开长连接。2、MYSLQ5.7及以上版本在每执行完一个比较大的操作后,通过执行mysql_reset_connection来重新初始化连接资源。

查询缓存

连接建立完成后,你就可以执行 select 语句了。执行逻辑就会来到第二步:查询缓存。MySQL 拿到一个查询请求后,会先到查询缓存看看,之前是不是执行过这条语句。之前执行过的语句及其结果可能会以 key-value 对的形式,被直接缓存在内存中。如果语句不在查询缓存中,就会继续后面的执行阶段。执行完成后,执行结果会被存入查询缓存中。

查询缓存的弊端:查询缓存的失效非常频繁,只要有对一个表的更新,这个表上所有的查询缓存都会被清空。对于更新压力大的数据库来说,查询缓存的命中率会非常低。因此不建议使用查询缓存。

分析器

如果没有命中查询缓存,就要开始真正执行语句了。分析器先会做词法分析。你输入的是由多个字符串和空格组成的一条 SQL 语句,MySQL 需要识别出里面的字符串分别是什么,代表什么。做完了这些识别以后,就要做语法分析。根据词法分析的结果,语法分析器会根据语法规则,判断你输入的这个 SQL 语句是否满足 MySQL 语法。

优化器

经过了分析器,MySQL 就知道你要做什么了。在开始执行之前,还要先经过优化器的处理。优化器是在表里面有多个索引的时候,决定使用哪个索引;或者在一个语句有多表关联(join)的时候,决定各个表的连接顺序。

执行器

MySQL 通过分析器知道了你要做什么,通过优化器知道了该怎么做,于是就进入了执行器阶段,开始执行语句。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