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将笔记本作为内网机,封禁无线网卡,只保留有线网口,通过网桥设备将无线内网转换成有线接入的方式,即插入笔记本网口就可以实现自动登陆内网,不暴露内网无线网账号密码信息。
登陆地址与账号密码
- 打开浏览器输入配置域名:http://vonets.cfg(或IP:192.168.254.254)-默认的
-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初始均为admin
操作步骤
- 登录管理后台
- 切换为网桥模式
- 启用MAC层穿透
更改成ssid认证登陆
输入内网的无线网密码,图中为随机举例
- 关闭DHCP服务
- 设置IP为10.18.254.254(只要没被使用的过地址就可以,要和内网地址在一个前缀里面)
- 子网掩码设置为255.255.0.0 和设置的IP对应
- 保存并重启设备
如果出现问题可以使用复位按键,按住三秒以上,并确保不断电,否则可能出现问题!!!!
知识点
什么是无线网桥
无线网桥,其实是一种网络设备,用来通过无线方式连接两个或多个局域网(LAN)
工作原理
无线电中继站,把一个网络的信号"搬运"到另一个网络
- 信号接收:一端的无线网桥接受到来自第一个局域网的网络信号
- 信号传输:无线网桥通过无线信号将接收到的网络信号发送到另一端
- 信号发送:另一端的无线网桥收到无线信号后,将其发送到第二个局域网
客服提供使用方式
- 连接计算机
- 打开浏览器输入配置域名:http://vonets.cfg(或IP:192.168.254.2540)-默认的
-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初始均为admin)
- WIFI搜索选中上一级热点,点击下一步
- 输入上一级无线热点的密码,点击"提交"按钮
- 点击"重启按钮",若连接成功,WIFI状态灯会快速闪烁
IP层穿透:
IP地址透明传输,指的是网络设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对数据包的IP地址进行修改,而是直接把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保持原样进行转发
为什么需要IP层穿透
在大多数家庭和企业网络中,路由器和防火墙会使用NAT来管理内部IP地址,NAT有效地隐藏了内部网络的真实IP地址,增加了安全性和IP地址的利用率.但是,这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外部设备无法访问内部设备
IP层穿透技术的存在,就是为了 帮助我们绕开这些障碍,让不同网络中的设备能够直接通信,常见的IP层穿透技术包括STUN,TURN,ICE
MAC层穿透:
MAC地址透明传输,就是网络设备在数据传输时,不对数据包的MAC地址进行修改或处理,而是直接将它们原封不动的发到目标设备
假设我们有三台设备:
A、B和中继器。设备A发一个数据包给设备B,中继器在中间负责转发。MAC层穿透的神奇之处在于,中继器不会改变数据包里的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
MAC层穿透的好处:
- 保持设备间的透明
- 提高网络效率
- 适用场景广泛
MAC穿透 vs IP穿透
MAC穿透(MAC Layer Transparency)
层次:数据链路层(OSI模型的第2层)
作用:负责让网络中的中继器、桥接器等设备转发数据包时,不对数据包中的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进行修改。
应用场景:
- 无线桥接器、中继器
- 局域网内部设备之间通信
举例:
- 设备A(源MAC:AA:BB:CC:DD:EE:FF)要向设备B(目标MAC:FF:EE:DD:CC:BB:AA)发送数据包。
- 中继器接收数据包后,直接转发给设备B,不修改MAC地址。
IP穿透(IP Layer Transparency)
层次:网络层(OSI模型的第3层)
作用:负责让路由器、中继器等设备转发数据包时,不对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进行修改。
应用场景:
- VPN(虚拟专用网络)
- NAT穿透(网络地址转换穿透)
- 远程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