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提供的两种服务
在计算机通信中,一直存在的争议是网络层应该向运输层提供怎样的服务(面向连接的还是面向无连接的)。
争论的实质是在计算机通信中,可靠的交付应该由谁来负责?网络还是端系统?
- 面向连接的
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借鉴电信网的成功经验,使用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
这种方式的核心思想在于:当两台计算机要进行通信的时候,应该先建立连接(一条vc虚电路),以预留双方通信所需要的一切网络资源,然后双方就沿着已经建立这一条虚拟电路进行发送分组,这样的分组方式可以让分组的首部不用再填写完整的目的主机的地址,只用填写这一条虚电路的编号。 - 面向无连接的
使用电信网的方法进行通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网络通信不同于电信网,计算机见得通信涉及到计算机之间的不同的响应,要求是智能的某计算机需要有很强的差错处理能力。
互联网采用的设计思路
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
网络在发送分组的时候,不需要建立连接,每一个分组独立的发送,到达的先后顺序也是无关的(网络层不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
下面两张图表示的是虚服务电路和数据报服务报电路图形
数据报服务和虚电路服务的主要区别
二、网络协议IP
网络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要协议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互联网标准协议之一
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三个协议:
- 地址解析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 网络报文控制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 网络组管理协议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下图中画出了三个协议和网络协议IP的关系,在这一层中,由于IP经常使用ARP协议,所以将ARP放在了最下面,ICMP和IGMP也是由于经常会使用IP所以将其花在了最上面。
1、虚拟互联网络
①产生背景
产生由于大家的网络要求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将所有的计算机两两项链式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一个虚拟的大家的都可以连接到的虚拟的网络,绕后在使得计算机可以进行两两通信。
②创建虚拟互联网络的装备
一般来说,将网络相互链接起来需要一些中间设备,这些中间设备根据所在的不同层次有以下四种不同的中间设备:
- 物理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转发器
- 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网桥或者桥接器
- 网络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路由器
- 在网络层以及网络层以上使用的是网关。用网关将两个不兼容的系统需要在高层进行转换
③数据在虚拟网络上的传输
传输图:由于有了上述的各种的中间设备,让网络看起来像是一个虚拟的互联网络
2、分类的IP地址
①IP地址及其表示表示方法
IP地址是给这个世界上(至少在地球上)所有的计算机提供一个唯一的标识。
IP地址的编码方式共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 分类的IP地址。这是最基本的编址方法(也是下面要介绍的方法)
- 子网的划分。基于上面的编码方法的改进。
- 构建超网。这是比较的新的无分类的编址方式。
IP地址的分类就是将IP地址划分为唯一可以标识的地址:
分为两个部分: - 网络号:在地球上是唯一的
- 主机号:在一个网络号下要是唯一的
IP地址的分类:
从上图可以看出: - A类、B类、C类的网络号字段分别占据了1、2、3个字节长度,二每一个网络号的最前面的一到三位分别定义为了0、10、110
- A类、B类、C类的主机号字段分别占了3、2、1个字节长度
- D类用于多播
- E类以后使用
②常见的三种类别的IP地址
A类地址的网络号占了个字节,只有七个字节可以供网络号使用:可以指派的IP地址有2^7 - 2 个,减2的原因为全0和全1不会被用,全0为本机,全1作为本地区软件的回环测试,主机号占了三个字节(24位)
B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有两个字节,前面两位是标识位,剩余14为是可以分配的网络号,B的前两个是10,所以不会出现全1或者全0的状况,但是128.0.0.0是不可指派的所以B类的网络号有2^14 - 1 个
C类前两位是110,网络号占了三个字节
IP地址的指派范围
一般不使用的特殊指派地址
IP地址具有以下的重要特点
10. 每一个IP地址都是有网络号和主机号共同组成
11. IP地址是标识一台主机和一条链路的接口
12. 按照互联网的特点,使用转发器或者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还是一个网络
13. 在IP地址上所有分到网络好的网络都是平等的
3、IP地址与硬件地址
①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区别
- IP地址是 网络和以上各层使用的逻辑地址
- 物理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的地址
如下图所示
三个需要注意的点 - 在IP层抽象的互联网上只能看到IP数据报,
- 虽然在IP数据报首部有源站IP地址,但路由器只根据目的站的IP地址进行选择路由器
- 在局域网的链路层,只能看到MAC帧
4、地址解析协议ARP
①ARP协议的作用
如上图所示,ARP协议的主要作用是从网络层使用的IP地址解析出出数据链路层所使用的的硬件地址
②实现的方法
当主机A想要在一个网络中向主机B通信,使用广播的方式想GIA网络号的所有的主机发送请求B,当B接受到的时候就返回B 的硬件地址。若是没有人反馈,就是B不存在
三、划分子网
1、划分子网
①为什么要划分子网:
由于早期的分配IP地址不合理,使得IP地址不够使用。
1、IP地址的空间利用率有时很低
2、给每一个物理网络分配一个网络号会使得路由表边的太大而使得网络变差
3、两级IP不够灵活
②划分子网的基本思路
1、一个拥有很多物理网络的单位,可以将所属的物理网络划分为若干个子网。划分子网纯属于单位内部的事情,这个单位对外依旧表现为一个网络
2、划分子网的方法是从网络的主机号借用若干位作为子网号,这时网络号也就会减少相应的位数,这时,IP地址就变为了三级地址 网络号 + 子网号 + 主机号
3、由路由器接收到数据IP的时候,由路由器在本网络内寻找对应的目的主机
2、子网掩码
A类默认的子网掩码是255.0.0.0
B类默认的子网掩码是255.255.0.0
C类默认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
例题计算:
3、使用子网时的分组的转发
在进行子网划分之后路由表必须包含以下的内容
目的网络地址、子网掩码和下一跳地址。
四、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存在理由
为了更有效的转发IP数据报和提高交付的机会
1、ICMP报文的种类
ICMP报文有两种类型:ICMP差错报告报文和ICMP询问报文
2、ICMP差错报文有四种:
- 终点不可达:当路由器和主机不能交付数据报的时候就向源点发送不可达
- 时间超过:在预设的时间内没有到达
- 参数问题:在目的主机收到的数据报的首段中的字段不对的时候,丢弃该数据报
- 改变路由(重定向):路由器将主机的数据报返回,并发送了一个对的路由器
3、ICMP询问报文种类
- 回送请求和回答 :在主机向目的主机发送数据报的时候,目的主机必须向源主机发送一个收到
- 时间戳请求和回答:是源主机请求某台主机询问回答当前的时间和日期
五、互联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1、路由选择协议的几个基本概念
①理想的路由算法的特点:
- 算法必须是正确的和完整的
- 算法在计算上应该简单
- 算法能适应通信量和网络拓扑的变化
- 算法应该具有稳定性
- 算法应该具有公平性
- 算法应该是最佳的
②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 外部网关协议IGP:BGP
2.内部网关协议 GEP:RIP、OSPF
2、内部网关协议RIP
①工作原理
是一种基于分布的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②RIP协议的特点
- 仅仅和相邻的路由器交换信息
- 路由器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现在的路由表
- 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信息
③存在的问题
当网络出现故障的时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将信息传送到所有的路由器
3、内部网关协议OSPF
①OSPF的基本特点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为了克服RIP的缺点所研发出来的
②优势所在
- 在本自治系统中所有的路由器发送信息
- 发送的信息就是与本路由器相邻的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
- 只有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路由器才向所有的路由器发送信息
4、外部网关协议BGP
①出现原因
- 互联网的规模太大,使得自治系统AS之间路由选择非常困难
- 自治系统AS之间的路由选择必须考虑有关策略
5、路由器的构成
1、作用
路由器是一种有多个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的专用计算机,其任务是转发分组
2、组成
路由器由路由选择部分和分组转发部分组成
路由选择也叫作控制部分
分组转发协议由三个部分组成:
- 交换结构
又叫做交换组织,他的作用是对分组进行处理,将某个输入端口进入的分组从一个合适的输入输出转发出去 - 一组输入端口
- 一组输出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