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S的日常使用

1. 熟悉使用CVS进行代码同步。

CVS的日常使用

注意:第一次导出以后,就不是通过cvs checkout来同步文件了,而是要进入刚才cvs checkout project_name导出的project_name目录下进行具体文件的版本同步(添加,修改,删除)操作。

将文件同步到最新的版本
cvs update
不制定文件名,cvs将同步所有子目录下的文件,也可以制定某个文件名/目录进行同步
cvs update file_name
最好每天开始工作前或将自己的工作导入到CVS库里前都要做一次,并养成先同步 后修改的习惯,和Virvual SourceSafe不同,CVS里没有文件锁定的概念,所有的冲突是在commit之前解决,如果你修改过程中,有其他人修改并commit到了CVS 库中,CVS会通知你文件冲突,并自动将冲突部分用
>>>>>>
content on cvs server
<<<<<<
content in your file
>>>>>>
标记出来,由你确认冲突内容的取舍。
版本冲突一般是在多个人修改一个文件造成的,但这种项目管理上的问题不应该指望由CVS来解决。

确认修改写入到CVS库里
cvs commit -m "write some comments here" file_name

注意:CVS的很多动作都是通过cvs commit进行最后确认并修改的,最好每次只修改一个文件。在确认的前,还需要用户填写修改注释,以帮助其他开发人员了解修改的原因。如果不用写-m "comments"而直接确认`cvs commit file_name` 的话,cvs会自动调用系统缺省的文字编辑器(一般是vi)要求你写入注释。
注释的质量很重要:所以不仅必须要写,而且必须写一些比较有意义的内容:以方便其他开发人员能够很好的理解
不好的注释,很难让其他的开发人员快速的理解:比如: -m "bug fixed" 甚至 -m ""
好的注释,甚至可以用中文: -m "在用户注册过程中加入了Email地址校验"

修改某个版本注释:每次只确认一个文件到CVS库里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难免有时候忘了指定文件名,把多个文件以同样注释commitCVS库里了,以 下命令可以允许你修改某个文件某个版本的注释:
cvs admin -m 1.3:"write some comments here" file_name

添加文件
创建好新文件后,比如:touch new_file
cvs add new_file
注意:对于图片,Word文档等非纯文本的项目,需要使用cvs add -kb选项按2进制文件方式导入(k表示扩展选项,b表示binary),否则有可能出现文件被破坏的情况
比如:
cvs add -kb new_file.gif
cvs add -kb readme.doc

如果关键词替换属性在首次导入时设置错了怎么办?
cvs admin -kkv new_file.css

然后确认修改并注释
cvs ci -m "write some comments here"

删除文件
将某个源文件物理删除后,比如:rm file_name
cvs rm file_name
然后确认修改并注释
cvs ci -m "write some comments here"
以上面前2步合并的方法为:
cvs rm -f file_name
cvs ci -m "why delete file"
注意:很多cvs命令都有缩写形式:commit=>ci; update=>up; checkout=>co/get; remove=>rm;

添加目录
cvs add dir_name

查看修改历史
cvs log file_name
cvs history file_name

查看当前文件不同版本的区别
cvs diff -r1.3 -r1.5 file_name
查看当前文件(可能已经修改了)和库中相应文件的区别
cvs diff file_name
cvs
web界面提供了更方便的定位文件修改和比较版本区别的方法,具体安装设置请看后面的cvsweb使用

正确的通过CVS恢复旧版本的方法
如果用cvs update -r1.2 file.name
这个命令是给file.name加一个STICK TAG "1.2" ,虽然你的本意只是想将它恢复到1.2版本
正确的恢复版本的方法是:cvs update -p -r1.2 file_name >file_name
如果不小心已经加成STICK TAG的话:用cvs update -A 解决

移动文件/文件重命名
cvs
里没有cvs movecvs rename,因为这两个操作是可以由先cvs remove old_file_name,然后cvs add new_file_name实现的。

删除/移动目录
最方便的方法是让管理员直接移动,删除CVSROOT里相应目录(因为CVS一个项目下的子目录都是独立的,移动到$CVSROOT目录下都可以作为新的 独立项目:好比一颗树,其实砍下任意一枝都能独立存活),对目录进行了修改后,要求其开发人员重新导出项目cvs checkout project_name 或者用cvs update -dP同步。

项目发布导出不带CVS目录的源文件
做开发的时候你可能注意到了,每个开发目录下,CVS都创建了一个CVS/目录。里面有文件用于记录当前目录和CVS库之间的对应信息。但项目发布的时候 你一般不希望把文件目录还带着含有CVS信息的CVS目录吧,这个一次性的导出过程使用cvs export命令,不过export只能针对一个TAG或者日期导出,比如:
cvs export -r release1 project_name
cvs export -D 20021023 project_name
cvs export -D now project_name

 

CVS服务器配置简明手册

2007-01-10 23:33

(转 :http://club.21php.com/showthread.php?t=9909

 

[老马于2004117]

今天把CVS配置的一些经验总结了一下,再参考其他一些资料,写了这篇东西,大部分内容是我验证过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Red Hat Linux 8.0
9.0上设置CVS服务器

服务器的安装略过不提,因为安装了开发工具的话默认就已经有了CVS。就算没有,更新软件包就可以搞定,除非你一定要安装最新版本。

1
. 首先创建用于CVS的组和用户:

#groupadd cvs
#useradd cvsroot -g cvs
#passwd cvsroot


OK
,用户已经建立好了,cvsroot就是我们做CVS操作使用的。

2
. 修改配置文件

#more /etc/services | grep cvspserver


看看是否有

cvspserver 2401/tcp #CVS client/server operations
cvspserver 2401/udp #CVS client/server operations


2行。系统自带了CVS时,这2行也已经有了,只需要确认一下。如果没有,请自己加上去。
然后必须创建启动脚本:

#vi /etc/xinet.d/cvspserver


内容如下

service cvspserver
{
disable = no
flags = REUSE
socket_type = stream
wait = no
user = root
server = /usr/bin/cvs
server_args = -f --allow-root=/home/cvsroot pserver
log_on_success += USERID
log_on_failure += USERID
}


其中server指定CVS可执行文件路径,默认安装就是/usr/bin/cvsserver_args指定源代码库路径及认证方式等,例子中把源代 码存放在cvsroot的主目录中,也可以另外指定路径,但必须注意权限设置,pserver是密码认证方式,这种方式的安全性要差一些,但操作起来比较 简单。请注意每行等号左右都有一个空格,否则无法启动服务。

3
. 初始化CVS
切换到cvsroot用户,然后进行初始化:

#cvs -d /home/cvsroot init


这个路径应该与cvspserver文件中指定的路径相同,初始化后会在此路径下面创建CVSROOT目录,存放用于CVS管理的一些文件。此时重新启动xinetd服务,CVS服务器应该能够启动了。

#service xinetd restart


当然,重新启动计算机也可以。确认是否启动:

#netstat -l | grep cvspserver


如果能看到

tcp 0 0 *:cvspserver *:* LISTEN


说明已经正常启动,没有的话请重新检查配置过程是否有错误或者遗漏。最后还必须检查防火墙的设置,把2401端口打开。

4
. 用户管理
CVS
默认使用系统用户登录,为了系统安全性的考虑也可以使用独立的用户管理。CVS用户名和密码保存在CVSROOT目录下的passwd文件中,格式为:

用户名:密码:系统用户


也就是说,它把CVS用户映射到系统用户,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系统用户的权限设置来分配给用户不同的权限,而不需要让用户知道系统用户名和密码。
passwd
文件默认并不存在,我们必须自己创建。文件中的密码字段使用MD5加密,不幸的是CVS没有提供添加用户名的命令,所以我们借用Apache的命令来完成这项工作:

#htpasswd passwd username

创建以后,要想远程访问,还得修改/home/cvsroot/CVSROOT/passwd文件,在username那项后面加上:cvsroot


这个命令为username指定密码,并保存在passwd中,文件不存在时会自动创建。htpasswd命令不是为CVS而设,因此总有一些遗憾,它不 能自动添加映射到的用户名,不过没关系,我们设置好密码后,自己把这部分加上。我的做法是映射到cvsroot用户,如果需要映射其他的用户,请注意给相 应的目录设置好权限,否则CVS用户可能无法访问源代码仓库。
要彻底防止使用系统帐号登陆,可以编辑CVSROOT目录下的config文件,把

#SystemAuth=no


这一行前面的#去掉,CVS就不会验证系统用户了,否则当用户名不在passwd文件中时,CVS会进行系统用户的验证。
此外还必须配置读写权限,使用CVSROOT目录下的readerswriters文件进行这个工作。这2个文件默认也是没有的,没关系,自己创建就可 以了。readers文件记录拥有只读权限的用户名,每行一个用户;writers文件记录拥有读写权限的用户名,也是每行一个用户。注意, readers文件比writers优先,也就是说出现在readers中的用户将会是只读的,不管writers文件中是否存在该用户。

配置完毕,先测试一下:

#cvs -d “:pserver:username@127.0.0.1:/home/cvsroot” login


这里假设用户名是username,本机登陆。出现密码提示,输入正确的密码后,登陆成功。如果提示访问被拒绝,请检查用户权限、目录权限以及防火墙设置。建议设置环境变量CVSROOT

#export CVSROOT=:pserver:username@127.0.0.1:/home/cvsroot


以后就不需要输入-d参数了,但-d参数会覆盖这个环境变量的设置。

5
. 源代码仓库的备份和移动
基本上,CVS的源代码仓库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完全可以用文件备份的方式进行备份。需要注意的只是,应该确认备份的过程中没有用户提交修改,具体的做法可 以是停止CVS服务器或者使用锁等等。恢复时只需要把这些文件按原来的目录结构存放好,因为CVS的每一个模块都是单独的一个目录,与其他模块和目录没有 任何瓜葛,相当方便。甚至只需要在仓库中删除一个目录或者文件,便可以删除该模块的一些内容,不过并不建议这么做,使用CVS的删除功能将会有一个历史记 录,而对仓库的直接删除不留任何痕迹,这对项目管理是不利的。移动仓库与备份相似,只需要把该模块的目录移动到新的路径,便可以使用了。
如果不幸在备份之后有过一些修改并且执行了提交,当服务器出现问题需要恢复源代码仓库时,开发者提交新的修改就会出现版本不一致的错误。此时只需要把CVS相关的目录和文件删除,即可把新的修改提交。

6
. 更进一步的管理
CVSROOT
目录下还有很多其他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modules文件。这个文件定义了源代码库的模块,下面是一个例子:

Linux Linux
Kernel Linux/kernel


这个文件的内容按行排列,每一行定义一个模块,首先是模块名,然后是模块路径,这是相对于CVS根目录的路径。它定义了两个模块,第一个是Linux模块,它位于Linux目录中,第二个是Kernel模块,这是Linux模块的子模块。
modules
文件并非必须的,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索引,部分CVS客户端软件通过它可以快速找到相应的模块,比如WinCVS

7
. 协同开发的问题
默认方式下,CVS允许多个用户编辑同一个文件,这对一个协作良好的团队来说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多个开发者同时修改同一个文件的同一部分是不正常的,这 在项目管理中就应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说明项目组内部没有统一意见。而多个开发者修改文件的不同部分,CVS可以很好的管理。
如果觉得这种方式难以控制,CVS也提供了解决办法,可以使用cvs admin -l进行锁定,这样一个开发者正在做修改时CVS就不会允许其他用户checkout。这里顺便说明一下文件格式的问题,对于文本格式,CVS可以进行历 史记录比较、版本合并等工作,而二进制文件不支持这个操作,比如word文档、图片等就应该以二进制方式提交。对于二进制方式,由于无法进行合并,在无法 保证只有一个用户修改文件的情况下,建议使用加锁方式进行修改。必须注意的是,修改完毕记得解锁。
1.6版本开始,CVS引入了监视的概念,这个功能可以让用户随时了解当前谁在修改文件,并且CVS可以自动发送邮件给每一个监视的用户告知最新的更新。

8
. 建立多个源代码仓库
如果需要管理多个开发组,而这些开发组之间不能互相访问,可以有2个办法:
a
. 共用一个端口,需要修改cvspserver文件,给server_args指定多个源代码路径,即多个―allow-root参数。由于xinetd server_args长度有限制,可以在cvspserver文件中把服务器的设置重定向到另外一个文件,如:

server = /home/cvsroot/cvs.run


然后创建/home/cvsroot/cvs.run文件,该文件必须可执行,内容格式为:

#!/bin/bash
/usr/bin/cvs -f /
--allow-root=/home/cvsroot/src1 /
--allow-root=/home/cvsroot/src2 /
pserver


注意此时源代码仓库不再是/home/cvsroot,进行初始化的时候要分别对这两个仓库路径进行初始化,而不再对/home/cvsroot路径进行初始化。
b
. 采用不同的端口提供服务
重复第2步和第3步,为不同的源代码仓库创建不同服务名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