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副AR眼镜目前正处于史低价

这副AR眼镜目前正处于史低价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它们可作为随身携带的可穿戴显示器使用。

若您尚未准备好全套AR设备但又需要便携式图像投射功能,Rokid Max 2 AR眼镜目前正在亚马逊以399美元促销,创历史新低。PC Mag给予其"卓越"评级,其售价现已与TCL NXTWear S持平,但Rokid提供更广阔的50°视场角。新款设计比前代更流畅,仅重75克且造型如日常墨镜。鼻托缓冲垫获得改进,延长佩戴舒适度并减少滑落。

这款眼镜虽不提供完整混合现实功能,但能扫描周围环境,并通过Micro OLED显示屏作为高清便携显示器使用。120Hz刷新率与最高600尼特可调亮度,使其适用于游戏、观影、虚拟演唱会直播甚至无人机画面监控。离开办公桌时,它们还能处理基础 productivity 任务。

镜架上方的调节旋钮可校正清晰度,对近视用户友好;但不适合超过-6.00D的高度近视者(需额外配镜片)。兼容各类手机、笔记本、平板及游戏设备,通过USB-C充电。配备Hi-Fi音效与出色画质,是打造家庭或旅途影院级体验的优选。

相较前代,新版设计更精致、轻量且舒适,25%折扣颇具性价比。但超过-6.00D度数需单独配镜。请注意完整功能需搭配Rokid Station使用,将增加额外开支与携带装备。若您需要沉浸式可穿戴显示器而非独立AR系统,当前价格的Rokid Max 2 AR眼镜值得考虑。

Claude深度研究与Gemini、ChatGPT的对比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你在报告中需要详尽细节时
Anthropic公司开发的AI助手Claude可能不像ChatGPT、Gemini或Copilot那样频登头条,但它目前却是我最常使用的工具:它聪慧周全,回答问题时往往比许多竞争对手的输出显得更少机械感与奉承味。最近向Claude推出的新功能之一——它称之为"研究"(Research)——已能在谷歌和OpenAI的机器人中见到。这就像一次强化的网络搜索,你将得到一份详尽的长篇报告而非寥寥数段文字。正如其名所示,它适用于研究项目或任何需要深入探讨主题的场景。

不过,这些AI模型仅能依赖网络上的现有信息。因此如果你感兴趣的主题在线资料极少,它们的报告就不会那么全面。但若有资源可引用,这些深度研究工具通常能出色地整理信息,且总会附带引用来源和网页链接供你核查。撰写本文时,只有付费的Claude用户(每月20美元起)才能使用该研究工具——只需在提问窗口选择"研究"选项,再输入你想探究的内容即可。

为测试其能力,我让Claude与ChatGPT、Gemini的同类功能进行对比,选用我有所了解的课题(以便更易检查错误):三星Galaxy S25 Ultra和大卫·林奇的作品。提交给AI的提示如下:“我需要尽可能了解三星Galaxy S25 Ultra。其关键规格和特性是什么?与Galaxy S24 Ultra相比有何变化?与其他Galaxy S25机型相比如何?适合哪类用户?从中能看出2025年移动产业的哪些趋势?”

Claude立即投入研究,七分钟后生成报告。如需查看思考过程也可呈现。最终文件全面准确,每个观点都嵌入了网页链接作为佐证。虽然抓住了AI软件和S Pen降级等关键点,但部分文字略显泛泛而缺乏实质内容。其报告篇幅最短,仅1200词。

Gemini生成报告最快,略快于Claude,同时篇幅最长(超5500词)。它会先提交研究计划待用户审批,随后在搜索网络时提供详细进度更新。最终研究报告极其细致,甚至包含处理器时序和手机发布日期地点等信息。尽管准确且引用规范,但频繁套用三星官方宣传话术。

ChatGPT首先提出几个澄清问题,耗时比Claude和Gemini多一倍以上,最终输出5100余词。其工作过程会展示最详尽的进度细节(默认隐藏)。最终报告同样研究充分、格式规整、细节精选,不过Gemini提供的背景略多。与Gemini相似,ChatGPT也常直接引用三星新闻稿中的宣传用语。

转向大卫·林奇领域时,我的提示变为:“需要关于大卫·林奇影视作品的详细研究报告(无需涉及音乐和艺术)。哪些作品最具影响力?哪些最受赞誉且易于理解?如何定义’林奇风格’?他对行业有何影响?”

Claude再次反应最快且最简洁,五分钟多产出近1200词。它准确甄别了林奇的经典作品并阐明原因,也出色指出了受其影响的其他影视作品。虽研究深度不及但提供了优质概述。Gemini耗时稍长,生成近7000词报告,同样先呈现研究计划。与三星报告类似,Gemini补充了更多细节:内容提要、职业生涯时间线(含表格)、对"林奇式"风格的精准解析(甚至引用本人语录)。研究林奇时这无疑是绝佳的起点。

ChatGPT比Gemini多花几分钟,提交近8000词报告。开篇仍带澄清问题。详细年表之外,报告精选了林奇广受赞誉或易于理解的作品,也挖掘了些冷门佳作,精准总结其独特风格——尽管似乎过度依赖少数资料来源。

很难判定胜负,因为变量太多。就报告长度而言,实际取决于你的需求。所有聊天机器人的研究表现都不错,但如果必须选择,我会倾向Gemini的报告:它们似乎比其他两者略更细致周密。

毫无疑问,AI搜索在此展现出价值——几分钟内生成详细且(看似)准确的报告,而人类可能需要数小时。当机器人处于这种模式并被迫核查工作时,理论上编造事实的概率应更低。据我观察,它们选择了可信的权威网站作为来源。

随着这种工作方式成为常态,引发两个问题:首先,我们自身研究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包括概括与写作能力)会受何影响?其次,当所有人时间都耗费在AI机器人而非开放网络上,最终结果会如何?如果AI导致其引用的多数网站倒闭,这些工具的效用将大打折扣。例如,未来机器人可能只能从Reddit和维基百科总结大卫·林奇的作品,而非援引专业评论家文章或行业人士访谈。

这是Claude、Gemini和ChatGPT的最佳应用场景之一——但仅因为它们能从浩如烟海的网络内容中汲取养分,而这些内容正因它们的存在而面临危机。

VR中的三种“行走”方式(以及为何它们都不够理想)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想要全向跑步机?那得花5万美元
最近参加增强现实博览会时,我开始思考虚拟现实的一个大问题:除非你有个空置仓库,否则VR游戏体验会因无法长距离行走而受限。探索广阔空间并完全沉浸其中是许多游戏和VR体验的核心,可当你总担心撞到咖啡桌时,这种沉浸感就难以实现。若想让VR设备升级,确有方法能将真实运动带入虚拟世界——尽管都不完美。有些方案价格亲民,有些则贵得离谱。从全向跑步机到电动鞋,以下是几种VR行走解决方案。

全向跑步机VR系统看似科幻,但已商业化——前提是你财力雄厚。上图是Infinadeck多向跑步机,它能感应脚步移动速度并支持任意方向行走。这看似解决了VR移动问题,但有个致命缺点:售价。该设备面向企业机构,价格与之匹配。官网未明确标价,但旧版网站显示在4万至6万美元之间。痛心吧?感兴趣可联系厂商。另有款更大的Omnifinity跑步机,但同样查不到报价。

在这些跑步机降价前,还有这些(相对)平价消费级选择。上图是Virtuix的Omni One,采用低科技方案解决VR移动问题:通过带传感器的滑溜凹面平台与固定背带,让你迈步时脚底自动回位。包含跑步机、独立VR头显和控制器的全套系统售价3495美元。同类产品KAT Walk C2 CORE VR跑步机采用倾斜平台设计,售价仅999美元。

或许解决方案不是移动地板或滑面平台,而是在鞋底装微型跑步机让你"伪行走"。Freeaim VR鞋就是这个理念:脚步会被悄无声息地导回原位。为避免摔伤需搭配背带支架(除非你够勇)。预计零售价1100美元,但尚未上市。说到未上市产品,还记得恶搞名称的Cyber Shoes吗?这款廉价鞋式设备曾试图实现"坐着走路",可能因反人类设计而销声匿迹。

Cyber Shoes的夭折与VR移动系统的低普及率或许表明:技术未成熟/需求不足/价格过高,或三者兼具。但也可能暗示人类本就不该在VR中行走。笔者短暂试玩Virtuix滑面平台时,对摔倒的本能恐惧阻止了深入体验。高价全向跑步机测试者反馈称,行走感与真实相差甚远。真正的步感已深植人类本能,而"在滑面上保持平衡"或"自动回位鞋"终难替代。

未来或许存在技术解决方案,但更可能我们找错了方向。要实现真正的"网络空间漫步",虚拟现实或许不是正确媒介。将虚拟元素叠加现实世界的增强/混合现实技术,无需5万美元跑步机或固定背带就能自由行走。虽无AR游戏能达到传统电子游戏的广阔度,但我们正接近目标——如Meta Quest僵尸游戏《Drop Dead: The Cabin》的混合现实模式:扫描房间后,游戏会将现实物品替换为虚拟场景(窗外变异界/边桌成枪架),随后僵尸破门而入。

尽管当前"入侵家园"模式设置繁琐体验有限,但当技术成熟时,我们有望看到将现实世界实时渲染为中土世界或外星球的游戏,让VR玩家能随心所欲地用双腿行走。在此之前,我们或许只能习惯挪家具、原地踏步,以及小心别打碎台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