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均比,PAR( Peak-to-Average Ratio)
概念引入:无线信号从时域上观测是幅度不断变化的正弦波,幅度并不恒定,一个周期内的信号幅度峰值和其他周期内的幅度峰值是不一样的,因此每个周期的平均功率和峰值功率是不一样的。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峰值功率是以某种概率出现的最大瞬态功率,通常概率取为0.01%。在这个概率下的峰值功率跟系统总的平均功率的比就是峰均比。在概率为0.01%处的PAR,一般称为峰值因子(CF CREST
Factor,CF)。
PAPR=E{max(y^2)/E(y^2)};
其中y为多载波叠加在一起的波形信号,假设载波数较多,可将其看做高斯信号,根据高斯分布函数,可以导出PAPR与载波数的关系。
影响系统峰均比的主要有4个因素
1.基带信号的峰均比(比如QAM调制的基带信号,峰均比就不为0,QPSK调制的基带信号为0)。
2.由于基带滤波器造成的振铃现象,也就是过冲带来的峰均比。
3.多载波功率叠加带入的峰均比(这个比如OFDM的10*logN)。
4.载波本身带来的峰值因子(3dB)。对于正弦波来说,电压峰均比为1.414/1,那么功率峰均比就是2,10*log2 = 3dB。
描述:比较好的对PAR的描述是CCDF。
PAR:峰值功率与均值功率的比。
crest factor:(波峰因素):波形之峰值除以有效值。
PAR针对功率而言。比如在频谱仪里面测量的显示结果
crest factor针对波形(电压)。比如在基带信号处理里面用的CFR (crest factor reduction)
采用PAR还是crest factor,取决于表示或测量的方便而以。
OFDM中,N载波的峰均比最大值是单载波的N倍。
理解峰均比的概念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功率的峰均比是电压的峰均比的平方,PAR一般是指功率的峰均比,但也有书上把他当做电压的峰均比来用。
2.如果功率幅值随时间没有变化,即“包络的最大值”与“包络的平均值”处处相等,即“恒包络”信号的峰均比为1或者是0dB。
3.如果只考虑一个周期的无线信号纯正弦波,功率峰均比就是2,即3dB;而其电压的峰值因子CF就是功率峰均比的平方根1.414。但一般情况下,峰均比很少是指这种情况。
4.调制技术、多载波技术都可能带来较大的峰均比,峰均比过大不是什么好事,会影响很多射频器件的应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