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你所认识的世界不一定是真实的

本文通过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探讨了人们对于现实认知的局限性。故事中,洞穴内的囚徒将影子误认为真实,直到有人走出洞穴发现真相。作者指出,当意识到真实世界后,试图改变他人观念往往遭遇抵制。建议通过大胆试错和提高收入来升级思维,以打破固有的认知舒适区。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你手握着这个世界的真相,想要告诉整个世界,可你一张嘴,就被全世界人们的唾骂声所淹没,他们听不见你的声音,听见的人不愿意相信,相信的人却是凶手。

在柏拉图《理想国》第七卷有个著名的故事,我们称之为”洞穴隐喻“,讲的是现象和事实的关系。

在这个故事中,柏拉图描述了一个洞穴式的山洞,只有一条长长的通道连接着外面的世界,才有很弱的光线照进洞穴。一些囚徒从小就被束缚在这里,他们身上被绑着厚厚的枷锁。

不能回头,也不能左顾右盼,所以从小到大,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样子,也不知道有类似的和自己相似的人存在过。

在他们背后的上方,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囚徒之间是一堵墙,墙外是一条通往洞口的路。

在墙的后面,还有一些士兵,他们的工作就是每天拿着各式各样的人偶,让人偶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这些士兵常年累月在这做这份工作,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关在这里,为什么会做这份工作。

而墙里面囚徒看到投射到面前墙壁的影像,便错把这些影像当做整个世界。 他们开始给这些影像起不同的名字。 比如看见一匹马,他们可能起名为A, 看见一个人可能起名为B。
然后他们开始预测和统计每次出现的时间与数量,得出了一些计算公式,他们会为自己能发现快速通过的影响而沾沾自喜,会因为自己准确预测下一个出现的是什么而开怀大笑。
这时,有一个囚徒解除了枷锁,他站起来环顾四周,并朝洞外走去,于是他就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这么多年所见之物,皆为假象。而外面一片祥和,有风,有树,有花,有草。
甚至有各种各样的声音。

他开始觉得洞中最厉害的人,也不过是那些能够及时预测下一个会出现什么影响的人,突然感觉那个厉害的人也不过如此,甚至觉得有些可怜。 他想拯救他的同伴。

于是他又冒死回到了洞穴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互联网老辛

你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