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贪心算法
第1关:活动安排
题目描述:
学校的小礼堂每天都会有许多活动,有时间这些活动的计划时间会发生冲突,需要选择出一些活动进行举办。小刘的工作就是安排学校小礼堂的活动,每个时间最多安排一个活动。现在小刘有一些活动计划的时间表,他想尽可能的安排更多的活动,请问他该如何安排。
相关知识
c语言的qsort函数,用来排序的,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百度。
输入格式
第一行是一个整数n(1<n<10000)表示该测试数据共有n个活动。
随后的n行,每行有两个正整数Bi,Ei(0<=Bi,Ei<10000),分别表示第i个活动的起始与结束时间(Bi<=Ei)
输出格式
输出安排的最多的活动数
测试输入:
11
1 4
3 6
0 6
5 7
3 8
5 9
6 10
8 11
8 12
2 13
12 14
预期输出:
4
分析:
第一种思路: 因为同一时间段只能安排一个活动,这就需要我们选择哪个活动来举办,才可以再一天中举办最多的活动。
我们可以把每一个活动理解一条时间线,开始时间是头,结束时间是尾,我们要把这些时间线连起来,让这条时间线的尽可能长的,并且活动间没有冲突(即上一个时间线的尾小于当前时间线的头),这里可以思考一下:能不能再不找出每一条时间线的情况就知道那条时间线最长,很显然是不行的(就像你不能再不考试的情况下就知道,谁的成绩最好),所以必须把每一条可能的时间线都找出来。
另外再算时间线时我们可以利用dp算法:你可以很容易的发现,每个活动开始前的时间段的时间线是可以只算一次的,我们只需要再前面时间段的最长时间线上加上当前时间线,便是当前最长时间线(只要前面时间线的尾大于当前时间线的头,即可进行连接)
代码实现: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t comp(const void *a,const void *b)//用来制定排序规则
{
if(((int *)a)[0]==((int *)b)[0]) return ((int *)a)[1]-((int *)b)[1];
return ((int *)a)[0]-((int *)b)[0];
}
int main(){
int k;
scanf("%d",&k);
if(k==0){
printf("0");}//如果没有活动,输出0即可
else{
int a[k][3]; //a[k][0]记录开始时间,a[k][1]记录结束时间,a[k][2]记录当前时间线长度
for(int i=0;i<k;i++){
scanf("%d %d",&a[i][0],&a[i][1]);
a[i][2]=1;//a[i][2]记录当前最长时间线,默认为1
}
qsort(a,k,sizeof(int)*3,comp);//(因为输入的活动的先后可能是乱序的,所以需要先进行排序,也可以不排序,只要能找到当前时间线前面最长的时间线即可)
int max=1;//用来记录最长的时间线的长度
for(int i=1;i<k;i++){
for(int j=i-1;j>=0;j--){
if(a[j][1]<=a[i][0]){
//判断当前时间线之前符合条件的时间线
a[i][2]=a[i][2]>a[j][2]+1?a[i][2]:a[j][2]+1;//找出当前最长的时间线,记录下来
}
}
max=a[i][2]>max?a[i][2]:max;
}
printf("%d",max);
}
return 0;
}
第二种思路: 每次贪心结束时间最早。我们要想在有限时间内多安排活动,那么意味着,每个活动的占用时间需要最少,那为啥不能直接贪心活动时间最短呢?因为安排一个活动后,在这个活动结束时间之前,是不能在安排活动的,这就意味着两个活动在相同结束时间下,它占用场地的时间是等价的,换句话说:就是在每次选占用场地时间最短,不是看活动本身时间最短,而是看其结束时间是不是更早。
代码实现: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t cmp(const void *a,const void *b)//用来制定排序规则,按结束时间升序排列
{
if(((int *)a